第50章(第2/3页)

“很高兴看到今天的出勤率这么高。”教授开口,嗓音温润低沉,听得人一股麻意从耳朵直达心底。

“但是我还是要花一点时间点名。”教授微笑道,“凡是没有被我点到名的同学,还请离开教室,将座位让给真正上这门课的同学们。”

教室里响起一片遗憾的哀叹。

“感谢同学们那么认同我的教学。”教授笑意盈盈,“你们可以在下学期选修我的课。现在,我开始点名。其余同学可以离开了——”

前来蹭课的学生不得不起身离去。那几名外语系的女生满脸遗憾,一步三回首,人走了,魂还留在了教室里。

教授逐一点名:“……任勤勤?”

“到!”任勤勤高举起手,一脸灿烂笑意。

教授朝她点了点头,继续念名单。

*

这位教授,正是任勤勤报考T大的目的之首,郭孝文提到过的熟人,江雨生教授。

江教授是国内生物界新秀,成果累累,SCI论文不胜枚举,荣获国家及国际多项大奖。本人主持一间尖端实验室,又开有一家生物科技公司……

这样一位学术界的大牛,才到不惑之年,又生得英俊儒雅,风度翩翩,是一位风靡全校的男神。

所以每年秋季开学,新生们闻名而来,江教授的课堂总被挤得爆满。

作为公认的男神,江雨生教授却并不高高在上。他亲自教本科的生物学,课件做得清晰又有条理,讲课又生动,批改作业也特别细心,学生们都相当喜欢他。

男神英年早婚,却没有儿女,只把外甥女养在膝下。那个外甥女也是个超级天才,只比任勤勤他们大两三岁,就已博士毕业,如今也在江教授的实验室里工作。

任勤勤曾洋洋洒洒地对沈铎赞美过江教授:“江教授和我很像。听说他家里也不富裕,他年轻的时候为了供自己念书到处打工。后来他得到了资助,凭借勤奋和聪明才智取得了今天的成绩。他就是我的榜样!可惜江教授的实验室不招本科的实习生。要是能混进他的实验室,哪怕每天喂兔子养老鼠,我都心甘情愿!”

沈铎看她这一长篇不分段,甚至漏标点符号的短信,看得眼抽筋,回道:“你有这个嗜好,当初怎么不去报考农业大学的畜牧养殖专业?”

任勤勤喷笑。

不说全校,光是系里,江教授的崇拜者就车载斗量。

任勤勤仗着脸皮厚,又算是关系户,追江教授追得最紧。每次一下课,她总是第一个冲过去拦住江教授问功课。

这一届新生里,任勤勤是出类拔萃的一个。她勤学好问,基础课学得非常扎实,头脑机敏能举一反三。

人都有爱才之心。江教授看任勤勤学东西快,也鼓励她先自学后面的课程,有什么不懂的就来问。

于是,任勤勤成了江教授办公室的常客。

江教授的办公室,是一间标准的学者的办公室。

两面大窗户都向阳开,到处都堆满了书本。窗外不远处就是篮球场,风穿堂而过,带来球场上的欢呼声。

助理端来两杯酽酽的普洱茶,任勤勤和江教授在窗下对坐。

“我的课才讲到第三章,可我看你已把课本看了大半了?”江教授翻着任勤勤的课本,“真的很喜欢这个专业?”

任勤勤老实承认:“其实我进大学前,对这个专业都没有什么概念。听了您的课,对这一门学科有了具体的了解后,我才逐渐喜欢上这个专业的。”

“人都是在成长中逐步了解自己的。”江教授笑道,“国内的生物制药业,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在国际上没有什么竞争力。国内制药企业许多都以生产仿制药为主。于是很多人也觉得这个产业前途暗淡,学成了也不过进药企做一个民工。”

“可您不同呀。”任勤勤说,“我看过您的那几篇car-t的临床实验报告。当然,以我现在的专业水平,和读天书也没啥区别。但是您并没有只满足于做仿制药,您一直在突破进取,顶着压力和偏见也要走自己的路。所以您成功了。”

“除了个人的努力外,我的成功还有运气的成份。”江教授感慨,“我一进入这行,就得到好心人的鼎力资助,让我没有后顾之忧,可以一心扑在科研上。不过,我看你也是个幸运的孩子。沈总其实亲自给我来过电话,还托人送了一份厚礼,让我关照你。”

任勤勤好生一愣。

做好事却不留名,这雷锋风格倒确实符合沈铎别扭傲娇的个性。

“你哥哥很疼你的。”江教授说,“虽然说做科研要甘于清贫,可是没钱什么科研都做不了。你人还没有入学,沈总就已经在和系里商量捐赠实验器材的事了……”

任勤勤耳朵里嗡嗡一阵响。

她或许不知道珠宝的价格,但是实验器材是什么价位,她多少还是清楚的。往往一台不起眼的小仪器,就能几十、上百万坐地起价!

“也不要有负担。”江教授笑道,“只要你能一直这么勤奋,认准一个目标前进,你将来在这行的天地会比我还广阔。”

任勤勤恭敬道:“您放心,我也不会辜负了父母给我起的这个名字的。”

“这两本书,你拿去看吧。”江教授又从书架上找出两本半旧的书,递了过去,“不要心急。大一大二先把基础知识学牢固,进入专业学习后,才能学得更透彻。”

江教授英俊清癯,待人如沐春风。

被他温暖的目光注视着,任勤勤的鼻根忽而有点发酸。

*

任勤勤:“沈铎,江教授这么温柔、慈爱,又有身份的长辈,能做他的女儿,该是几辈子修来的福气呀?不怕你笑。我小时候曾幻想过自己并不是我爸亲生的,而是别家走丢的孩子。我亲父母一直在寻找我。将来有一天,他们会敲响我家的门,或者在学校门口等着我,把我带回真正的家……”

沈铎:“亲子关系也人生中的考验之一。你要相信,我们从对父母的失望中获得的领悟,是很多人要花半辈子才能从社会上学到的。”

“可如果毕生都没有经历这些伤痛,不是更幸福吗?”

“谁有信心自己会毫无挫折地过一辈子呢?勤勤,生活教会我们的东西,都是有用的。”

*

任勤勤和沈铎微信联络很频繁,每天都会往返好几条。

不同于过去的言简意赅,只谈论工作或者人生哲理,任勤勤如今事无巨细都爱和沈铎说,成天拉着沈铎叨家常。

天凉啦,食堂开始卖大闸蟹啦,作业太多赶不完啦,连买了杯网红奶茶,都要拍个照发给沈铎。

让任勤勤有些意外的,沈铎或许回复得慢,但从来不会置之不理。

沈铎的回复还很认真,有一种老干部的语气。对着文字,都能想象得出他在那一头认真地打字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