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嫁给知青男主后09(第2/3页)

钱宝丽从人挤人的供销社出来,转身就朝不远处的商店走去,那里因为价格比较贵的关系,店里面的人相比起来少了些,不是那么拥挤。

她在那边转悠了一会儿,出来时借着背篓的遮掩,把提前准备好的包裹和一些日常用品、吃食等等拿出来放在竹篓里,上面盖着几张油纸遮挡。

做好准备后,钱宝丽立马赶往邮局,刚好来得及在邮局门口和刚刚寄完家信的卫斯年碰上头。

“你怎么过来了,东西买好了?”卫斯年迎上来问道。

钱宝丽颠了颠背后的竹篓说,“供销社那边人多还在排着队呢,我等耐不住,就在外面的商店里逛着买了点。”

卫斯年看出那重量不轻,连忙过去给她卸下,打算自己帮着背。

钱宝丽也没拒绝,顺势脱下肩带,示意卫斯年先等一下,紧接着她就从盖着油纸的竹篓里拿出一个黑布包裹。

“这是我刚刚准备的一些小玩意,你随信一同寄回家去吧。”说着,她就将打的结实的包裹往卫斯年手里塞,面上似有羞色。

卫斯年不傻,立刻明了这是小媳妇特地买来送给婆家人的礼物。

这让他感到心头火热,心间酥麻不已。

“你有心了。”最终,他眉眼含笑地接过了包裹。

钱宝丽被那双灼热的凤眼看的禁不住耳红脸热,赶紧挥挥手,让他抓紧时间趁信刚寄出去,赶紧去追回来补上包裹,不然还要再邮寄一次、多费一笔钱。

卫斯年点头说好,然后拉上她一起再次走进邮局。

这年头寄信并不会那么快邮递出,所以卫斯年方才刚寄上的信还在邮寄员的办公桌上呆着,方便他过去更换一下邮票,顺便在信上多加上几笔,然后将寄信改成寄包裹,很快就把事情办理妥当。

待到重新出来,卫斯年带着钱宝丽又去了供销社,见人少了些才在那儿继续排队等着。

等到前头的队伍走完,终于轮到钱宝丽这里了。

她按照钱母的吩咐,拿着钱和票先扯了几尺布,再买些油盐酱醋针头线脑,在售货员不耐烦的神情下迅速结账走人。

之后他们两个又去国营商店、副食品店等地方逛了一圈,糕饼、糖果、罐头之类的买了一大堆,把两个背篓塞的满满当当,相应的花销也不小。

其中一部分是钱宝丽付的账,用的小空间里放的钱。

票什么的因为有年代日期限制,很多都不能用了,但是钱还是可以的,购买力也不错。

当然她付账的次数少的很,毕竟身边还跟着卫斯年,大多数时候都是他掏腰包,一圈下来从他的出手程度来看,他手里的钱票应该不少。

所以,钱宝丽就不免心生疑问了。

既然这人手里有钱有票,之前又怎么把自己弄的那么瘦?

难道是那段时间生过病,刚大病初愈?

花了人家那么多钱票,钱宝丽也想关心关心他的事,因此稍后犹豫了下试探地问出来,却得到一个意外又不意外的答案。

卫斯年解释说他饭量大,发给知青的那份口粮根本不够他吃的,也不太好天天往镇上跑着加餐,只能趁着每次过来的机会弄点罐头什么的放着,但那些味道再好也毕竟比不上正经的饭食养人。

三餐吃不饱,再加上又过了一个能把人累得脱层皮的春耕,人不瘦才怪。

钱宝丽不巧,来到这个世界看到卫斯年的第一眼,就是他瘦的跟骨头架子似的模样,当时心里下意识就很不是滋味。

“那我让妈以后做饭多做些,咱家肯定不会让你再饿着,不说想吃啥就吃啥,填饱肚子是没问题的。”听卫斯年说完,钱宝丽立即拍着胸脯保证道。

而且在他们家里,他完全不用遮遮掩掩,以后她估计会常来镇上,每次都捎上他就是了。

卫斯年看着她笑,点头说了声好。

到了这个时候,事情都办的差不多了。

钱宝丽和自家男人腻歪一会儿,打算去说好的地点集合,准备坐车回去。

只是没等她叫上卫斯年往回走,后者就已经选了个方向,拉上她一块过去,片刻后,两人停在镇政府的民政局大门口。

钱宝丽看到门牌上那几个大字,心里已是有所预料,但仍旧不免紧张起来。

“来这里干嘛?”她忐忑地问道。

卫斯年露出愉悦的笑意,一边带着傻愣住的她拾阶而上,一边朝她落下一个大雷。

“领证。”

简单的两个字听在耳朵里,将钱宝丽狠狠震了一震。

她当然知道结婚是要领证才完整才合法,但之前家里都没人提起,而且乡下人在这个年代好像都不讲究这一点,所以她也就没多事,想着万一将来哪天卫斯年真‘移情别恋’跑了,她正好还是个未婚的清白姑娘,就像钱母说的,想再找还不简单。

谁成想卫斯年竟然惦记着这件事,现在更是动作利索地付出了行动。

“等一下。”钱宝丽想到这里,连忙扯住了卫斯年一往无前的步伐,小声提醒,“真的要领证吗,你确定?”扯了证可就再不能反悔啦。

不然以后卫斯年若是对不起她,大概她会借此让他知道一下花儿为什么那样红。

即便收拾不了他,估计也会膈应的他和新欢过不下去。

钱宝丽的神情很严肃,语气也很认真,看得卫斯年蓦地粲然一笑,趁着四下无人揉了把她的脑袋。

他以同样严肃又认真的态度回答,“我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咱们既然结婚了,当然得领证,还是……你想吃了不负责?”最后一句问话被他含在嘴里低头轻声地碾磨而出,听来有种莫名的威胁力。

钱宝丽立即摇头否认,完全不背这个锅。

卫斯年满意颔首,见她老实了,索性不再磨叽地拖着人进去办手续。

民政局这会儿人很少,除了里面的办事员几乎没人过来,因为周边都是乡下村子,小老百姓们大多都没这个意识,所以也就没什么人过来了,典型的清闲衙门。

这年代领取结婚证的手续简单,交上身份证明,确认一下双方意见,然后发个大奖状就可以了,连照片那一步都不用,因为民政局里根本木有照相机。

当卫斯年和钱宝丽进来时,民政的干事看见了过来接待他们,天天闲着难得有人来,干事大妈的办事态度还可以。

卫斯年将材料递交过去,分别是他自己的身份证明和钱家的户口簿,后者已经翻到钱宝丽所在的那一页。

干事大妈翻了下,目光像探照灯似的在两人之间瞧上一个来回。

“成年了吗?”这话明显是问女方的。

因为男的一看就是成年的男子汉了,即便岁数不会多大。

钱宝丽神色顿了下,在干事大妈犀利的视线中连忙点头,“成、成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