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第2/2页)

杨七郎气结,新阳在这时提议道:“夫君不妨以退为进?”

“怎么个以退为进?”

“我们再刺杀陛下一次。”新阳说:“之前那几次刺杀,为了担心将夫君你牵扯其中,规模安排得都不算大。不如我们就来一次狠的——夫君故意放几个刺客进入宫闱,潜入陛下身边。但是又别让他们真的杀了陛下。那几人最好是肯为杨氏效死的忠贞之士,我也不要求他们刻意去留什么证据,他们刺杀不成后,就需即刻自杀。”

“我刻意放人进宫,陛下难道不会怀疑到我身上么?”

“当然会。但是夫君,你可相国的侄孙,他的心腹。”

“你这是要我赔上身家去嫁祸相国?”

“不,是以退为进。”新阳说:“你是相国的孙辈,在陛下眼里,刺杀之事是相国指使你而为之;在相国眼中,则是陛下想要对付他,故而借遇刺而兴风作浪。无论如何,你都只是一个可怜的牺牲品。”

“但是,你又是一个地位关键的牺牲品。”新阳继续道:“褚党发展多年,内部早已不是铁板一片。你的获罪,将会使多少人心寒,那些人则可以为你所用。”

“你这计划太草率了。”杨七郎摇头,“万一我不能复起呢?万一我们的计策被识破了呢?”

新阳低垂眉目,“说来也是,既然夫君不同意,那就算了吧。”

元光三年,新阳与杨七郎已经有了一个健康的儿子,她将全身心都扑在了相夫教子上,放下了公主的架子侍奉翁姑,杨氏上下皆以“贤”字夸赞她,偌大的家族,没有一个人不喜欢她。

就这样一晃眼到了元光四年。

元光四年没什么大事发生,北边依旧在打仗,朝堂依旧在褚相的压制下暗流涌动,常昀也依旧宠幸方士任用宦官。

但是有一件事,却被提上了议程——立后。

重新挑起这一话题,是因为东安君之女褚念。

元光四年,琅琊的东安君忽然大张旗鼓的将自己的女儿送上了前往洛阳的马车,所有人都在猜测,这位褚家的外孙,是否就是未来的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