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第2/2页)

就真的只是过来打声招呼这般简单?

但,她和他应该不熟吧。

可若是要褚寻真想些别的答案,却也想不出来,唯一有点可能的,戚奉景不是已经定下了皇子妃吗?

翌日,褚寻真将两个问题的答案张贴在报墙之上。

经过一晚,报墙上多出来不少回答,然而,先前青年留下的问题却还没有人解答。

答案张贴出来后,不少人过来围观。

有人念出第一个问题的答案:“两个物体接触面之间有阻碍其相对运动的作用力叫做摩擦力,摩擦是一种现象和特性。

当表面粗糙,布满起伏不平的纹路时,阻力便会增加,掌心有对其阻碍的力,自然就会更容易握住。

同理,当走在洒了油或水的地面上时容易滑倒,也是因为摩擦力的减小…………”

后面列举了许多例子,皆是生活中容易发现却不会深究的常识,众人面上惊叹,不禁觉得这样的解释新颖奇特却也合情在理。

接下来,便迫不及待的想看第二个问题的答案。

当往容器里注水时,即使闭着眼睛也能根据声音听出水量的高低,这是为什么?

答:因为随着水量的增多,空气柱的长度会减少,振动频率增大时,耳中听到的音量自然也会增大。

何为空气柱?

空气柱没有特定的形状,是为容器里的空气,可流动,当容器里随水量注入的空间越少时,余下被挤压的空间便为空气柱。

回去后亦可做实验,找相同的容器,往容器里注入不同量的水,依次敲击,声音不同,便是空气柱振动频率的高低不同。

“竟然可以这样解释。”先前在报墙上留下答案的一人感叹。

其余之人议论纷纷。

“敲击时水也会振动,是否也是影响音调大小的原因?”

“回去做下实验看看,竟有些好奇……”

“此报墙有点意思,不若我们也留下几个问题,看都会得到些怎样的解答?”

“李兄,我记得你前日也被一道题难住,可解答出来了吗?没有,那不如…………”

留在报墙上的问题多了起来,第二日,青年留下的问题也有了解答。

一笔狷狂的字迹写于其上,叫人看得为之一怔,尤其是青年,不禁问于报墙下看守的人,答案是由谁写的?

下人的神情恭敬:“是殿阁大学士白大人所写,昨日车马偶然经过这里,白大人觉得新奇便下车来瞧,提笔解了第一人留下的问题。”

褚寻真不算,且留下的问题已有答案,第一人便是青年。

殿阁大学士白浍,当代有名的书法大家,以一手矫若惊龙,行云流水般的狂草闻名于京城。

此笔走龙蛇的狂草字迹,在京城里独具一格,再无其二。

很少有人会写狂草,因为狂草书法于读书科举等并不适用,虽有人临过白老的字帖,但却没有他一笔而下的张狂与力度。

墨客楼里至今还挂着白老提笔写的诗词,供人观赏与瞻仰,因此,青年虽一眼认出,但心中却不敢肯定。

如今得到下人确切的回答,脸上的神情当即控制不住了,“白老竟然会回答我的问题……”

他看向那张留有解答字迹的纸,那、那这岂不是白老的墨宝了?!

“我能自己留下这张纸吗?”青年当即问道。

下人点头:“自然是可以的。”

青年激动的模样不予言表,旁人瞧见整个过程却羡慕至极,纷纷觉得青年的运气实在是好,若他们是第一个…………

唉,现在说什么都悔之晚矣。

白老于报墙上提笔留字的事情被宣扬出去,能得书法大家亲自解答并留字,是他们以前想都不敢想的。

而现在,却真实发生在一个普通的书生身上……

报墙不应该叫报墙,应该叫有缘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