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第2/2页)

褚寻真回来后,盛佑帝考虑再三,又下旨命她也参与进来,不管是出试题或担任监考,在蔚朝来说,女子与试皆为第一次。

此圣旨一出,便有那古板不知变通之人反对。

“这是否于理不合?从古至今,我蔚朝还从未有过女子出题并担任监考官一职过。”有人找到孙祭酒道。

虽然只是数学监考,但……

孙祭酒:“怎么于理不合?数学乃是栖宁县主发起并且著书,由她主出题与监考,不是名正言顺吗?”

“但她是女子,自古以来……”

“自古以来,女子巾帼不让须眉者不胜枚举,可要老夫列举一二?”孙祭酒好整以暇道。

对面好友不说话了。

他倒也不是恶意,只是略有些老顽固的思想,认为女子三从四德,还是在家里相夫教子的为好。

孙祭酒挑起茶釜,为他倒了杯茶,“皆说女子要勤俭、坚忍、慈爱、大度,以贤德于家中……”

好友忍不住争论道:“那也没说错,古人云:‘一出茶饭便知妻,要知贤母看儿衣’,女子德行好,则家中和睦,温馨美满。”

“女子家中相夫教子,孝敬公婆,操持家务,是自古传下来的道理,古德云:‘治国平天下之权,女人家操之大半,盖以母教为本也’,老夫……”

孙祭酒急忙止住他的话头,道:“你说的都有道理,但你且看,我蔚朝风气开放,可不是只要女子在家相夫教子的,古来亦有不输男子的女子,才情品行无可论述。”

“你且细数栖宁县主所做之事,若她只在家绣衣缝花,哪里会出现雁溪先生,又哪里会出现诸多有益于百姓和蔚朝的东西?”

“若你来,可能做到如此?”

好友略一想,面色微红的摇头,“老夫来,当做不到如此。”

孙祭酒:“近说,她一女子独自在越北四月之久,种植出土豆,又因此及时解了建州危机,如今陛下尚未赏赐,虽不敢揣测圣意,但细想之下,却也能够体会的到陛下对栖宁县主的看重。”

“如今旨意以下,你若带头反对,可真是嫌日子过得太清闲。”

话一出,好友脸色立即变了变,道:“栖宁县主不是寻常女子,确实不能以寻常眼光来看待她,是老夫狭隘了,这便回去,还请孙老……”

孙祭酒摆手道:“老夫就当你从未来过。”

好友闻言,神情略缓,拱手道谢后便离开了,之后,对于栖宁县主监考一事的反对声慢慢沉寂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