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第2/3页)

特点就是,再聪明也因为局限而很好笼络。

为了更好的交流,大家要不要一起来学习一下大历文字!

对对对,就是你们尊敬的盖亚婆婆的故乡,那个神秘的东方大国的文字,学费?不不不,我们这是义务教育,希望大家都能领略我们大历文字文化的美好!

好处?

当然有,能力优秀的,通过考核,可以成为亭长村长。

就是管理你们这个地方的人。

麻烦?

不会,我们家乡离这里太远了,愿意来的人不多,我们也想早些完成任务回家,所以你们有自己人管理自己人,最好不过了。

土地私有化,再每家每户送上大历专有(新出)的绢布绸缎,抛出教育的噱头,底层的人就差不多全收服了。

别看投入看似很大,其实也并没有什么,这批绢布绸缎,是江南织造新开发的织机做出来的,虽然比不上人手精织出来的,胜在速度快,量大。

织出来的布匹,对内并没有多大需求,可是在海外,这些差一等的布,依然是受欢迎得很。

只要十年,这里就可以勉强教化,三代之后,这里就完全属于大历了。

移风易俗,只要不是残忍剥削外族,对于拥有几千年先进文化的大历来说,简直不要太容易了。

和帝远在京城,收到这些信的时候,心情是复杂的。

上一次的乌龙,让他发现了自己的自大,可是,作为皇帝,多疑真的改不了。

别看他给人给物,给的那么大方,其实他不过是在赌罢了。

赌几代帝皇对许家的信任。

幸好,他赌对了,他做到了他父亲、爷爷都没有做到的事情。

开疆扩土!

那位老太太,果然是有福之人。

可惜了……

和帝已经肯定,那位老太太已经不可能回到大历了。

毕竟年纪已经这么大了。

然而,依然是谁都没有想到的结局。

十年过去了,那位将近百岁的老太太却依然健在,即使距离大历万里之外,依然能每年按时让船队给他带回一种新的良种。

他绝对不会承认,当初愿意放这位老太太出京的原因,更多是因为,他害怕再次犯混被打。

他的母亲,太后娘娘也在前年太子出生第二年之后,满足地闭上了双眼。

因为各种原因,他还是再娶了以为皇后,以兼祧的借口,为皇兄留下的血脉。

皇后是一个传统教育下的娴淑女子,并不算善良,该有的手段一点也没少,在太后手把手的教导下,很快就掌控了后宫。

不过,皇后能做到信服信任他,对于和帝来说,就足够了。

太子聪颖健康,后宫安稳,大历国力每年都在飞速的提升中,他很满足。

至于曾经的皇后人选,赵簪,现在某海峡上最大的海盗头头,他正每天努力的将她遗忘中。

不过,那个家伙存在感太强,似乎每年都志在恶心他,找存在感般,在他的生日送来抢眼表功的礼物。

阴魂不散。

幸亏没有娶她,不然,日子真没法过了。

一年一次被怼还好,忍忍,当乐子就好。

如果天天对着,互相折磨,他会疯!

和帝以为日子会这样,不缓不急的慢慢过下去的时候,他中毒了!

下手的人,是赵丞相,推手人是李丞相。

“善终,当然,我为你鞠躬尽瘁,陛下你绝对会看在我如此可怜,让我安享晚年的,不过,你为什么会那么天真?对于一个无后的我来说,活到老善终有何吸引?即使死了,我也是断子绝孙的命,我为什么还求一个善终!”被查出来的赵丞相很是疯狂:“已经没有后路的我,为什么不能疯狂一把,即使做不到九五之尊,也能做一个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九千岁?”

“大历和百姓与我何干,会关心这些的,只有许家那群疯子而已,陛下不是一直都很清楚,我赵某人,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小人!”

至于李丞相,他却是非常冷静的:“陛下,我不是老赵那个傻货,应该说,你会让绝后的老赵安享晚年,可是我却不会,就凭我一直暗中操控后宫的种种,你也不会让我死的痛快的!明明知道自己最终的下场不会好了,拼命一击又如何?后悔?成王败寇罢了,我认了。”

“不过,陛下你是真的聪明,不愧是先帝的儿子,有先帝的气魄,懂得将最重要的底牌放到最关键的地方!如果不是许家那群奇葩在,陛下的命早就不在了!或许陛下你没有发现,其实现在大历,已经不需要陛下你的存在了!”

之后,两人都默契的服毒自杀了。

让被毒折磨得快疯的和帝想将两人凌迟都做不到。

他以为能一直控制下去的两把套了鞘的刀,竟然噬主了。

如果不是恰好那天皇后也在,他大概就成为过去了。

两人没有成功,不过是因为,皇后带着远渡重洋那位老太太特意给太子打造的一套小人农具前来说笑,谈笑之下,抢和了他的茶,死的就是他了。

只是可惜,皇后去了,他也中毒不轻,寿命不长了。

唯一庆幸的只有,下手的人似乎没有针对太子,他还是安全的。

这是和帝有生以来第一次疯狂的大开杀戒!

即使知道这是李丞相那饭话的最终目的,可是他还是忍不住做了!

什么叫做大历已经不需要他的存在?

就让他们体会一下天子一怒的下场好了。

疯狂的下场,导致的是,即使身在在深宫,他也能闻到午门吹来的浓郁血腥味。

他是不想认命的,可是,他似乎真的支撑不下去了。

太子还只有四岁不到!

这种关头,和帝第一时间想到的,竟然是那位敢于打他的老太太!

他竟然将希望寄托于一位已经年纪过百,随时可能闭眼的老太太!

太可笑了。

更加可笑的是,他似乎会比那位老太太先行一步。

因为全民热衷于海外淘金,大历的船只速度更新换代得不要太快,特别是那位折腾完城建又来折腾战船的赵瓒加入个中研究之后,一种可以逆风而行的蒸汽轮船已经出现了。

所以撑了大半年,终于等到那位老太太回归,将太子和一块新的打手板亲手交给老太太之后,和帝再也撑不住,一睡不起了。

他的太子这么聪明,交给这位老太太,绝对能教出一个比赵簪更加厉害的主。

按照和帝的遗旨,赵簪封为赵王,掌天下兵马,赐如朕亲临金牌,加封太子太傅,太子成年之前,代掌朝政,与太夫人一起教导太子成人。

刚被清洗一轮的朝廷,安静如鸡,加上许家的威望,老太太那一身行头,所有人都没有意见的接受了。

和帝的葬礼和太子的登基典礼有条不紊的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