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第2/3页)

做不好?

就可以开心的裁员了。

这个起始于包阎着六元及第的状元来到翰林院之后。

以颜立本为首的科举代表,就以自身的遭遇,通过合理的评估推测,痛陈了士大夫、权贵们再为所欲为,土地兼并趋势要起头种种,言明此风不正,宋不过百载必亡……

摆出了科学的数据,让文武百官都无话可说。

颜立本,是公认的包阎党,同一届考出来的,被包阎挤下了六元及第的位置,成为榜眼。

虽然是榜眼,但是他仿佛一点都不介意,行事作风十分有包阎风范。

抛出了这么一个捅破了天的大砖块后,跟在包阎身后,引动了天下人的讨论,辩斥得天下人无话可说 。

美名其曰,辩论,用事实说话。

以此为开始,掌握着节奏般,一步一步地,点燃了平民和权贵们阶层之间的火气。

双方代表,开始为了一个一个的问题争论不休。

期间还扯出了举孝廉和科举考试,自上而下的各种辩论,将举孝廉、科举、恩荫选材对国家的好处和坏处,该如何改革云云。

一吵,就吵了五年,至今还没有吵出真正的结果。

但是有包阎这个主火力,颜立本带领着一群书生意气的翰林平民文官集团作为舆论控制人士,各施所能,翻找着种种的案例,拿出来辩论之后,种种争议之后,在大义之下,大宋的各种律法,以及职能部门,以不可思议的速度,不断的完善着。

父皇尝到甜头之后,将有心改革的暗示宣扬下去后,联合了朝中有心改革的百官,成功的出台了一系列的限制权贵们权利,惠及百姓们的律法。

因为有包阎他们在,更有舆论打底,虽然执行起来有些磕碰,但是还真的慢慢的执行下去了。

往常百姓们不注重律法,是因为他们不懂,也无法参与。但是一旦给了他们接触的机会,更是关乎自身利益的事情,谁都会在意的。

当实惠到手之后,他们有怎么容许自己的利益失去呢。

就是为了子孙后代,都得拼一下啊!

自然就是继续关注并了解更多了。

这一场改革就这么在双方的辩论争论,然后在皇帝的第三视觉,全程监控下,双方都各退一步的立法,开始了。

因为有水泥这么一个神器,路铺起来之后,谁与争锋!

政通,先得路通,路通了,消息、人流、还有商业就通了。

有汴京作为模板,正在试验中。

立法成功后,再一步一步的蔓延出去,全国实施,只是时间问题了。

如果不是要死命的握着水泥配方,尽量延缓着外泄,皇帝都想一下子将路铺遍大宋了。

“太子回来了?见了梓童了吗?”

一项项的事务摊派下去,待百官离开后,皇帝总算用空理会他,许久不见的唯一的儿子赵昀了。

对于太子的归来他虽然欢喜,但是一点都不意外。

“阎学士果然没有说错,他的消息传开后,皇儿果然会很快归来。”

“没有呢,等父皇一起去好了。”赵昀嫌弃:“那包阎那家伙,有没有猜到,我这次回来之后,就不会再走了?”

皇帝听了,满意了,在儿子心目中,还是父亲最重要。

话是这么说。

真相却是,赵昀他现在到皇后的宫殿,也是找不到皇后,他母后啊!

母仪天下的皇后娘娘,自从岚提议创办女学之后,就仿佛开启了新的大门一般,整天想着折腾女学那一滩事情了。

特别是颜立本提议皇后,以一国之母的身份,建立起妇科医院后,皇后几乎所有心力都放在了妇科大夫的培训上了。

为了显示重视,她还时不时地亲身前往妇科医馆,一同学习呢。

后宫的几个新妹妹……

都是母后亲自动手接生的,简直了……

嗯?!

惊喜来得太突然,后知后觉的皇帝一下子还真接受不了。

看着已经和他一样高壮,却比他年轻的儿子,一时间百感交集。

他的儿子,终于活下来了!

赵昀则是得意的:“我是回来摘果子的,父皇,你说我……咳咳,本宫将包阎在军队中理顺了的那一滩东西都抢过来怎么样?我可是知道,他在军队里面,如今可是风头一时无两,我去把他换回来,顺便带兵将西夏平了吧!比起他那弱鸡的身体,我的武功和打仗功夫,可是比他厉害多了。”

皇帝:……

“一国的帝皇被俘虏,怎么也得要一个有身份的人将他押解会汴京的,我觉得包阎大学士就不错。父皇觉得呢?”

“而失去了皇帝的西夏,如今正在内乱之中,机不可失,父皇只要切断了那群脑子被水泡了的蠢人,给那边送消息,我就有九成的把握可以为我赵家再添一块土地!”

赵昀说的可是理直气壮了:“我已经很期待,看到包阎那家伙憋屈的表情的。”

眼前这脸皮挺厚的,心也挺黑的,看着十分欠揍的小家伙,莫名的,竟然有几分和包阎重合了。

皇帝愕然一下之后,立马开心的裂嘴大笑:“哈哈哈,不愧是我的皇儿,你回来得太及时了!哈哈哈……”

我老赵家的!

别看包阎神憎鬼厌的,可是说实话,大家都挺羡慕老包的。

有这么一个包阎在,即使老包退下去了,绝对还能替家族掌舵几十年。

包家要兴起的节奏。

现在,老赵家,也有一个差不离的,皇帝能不开心吗!

“什么老赵家的。”赶回来见儿子的皇后十分看不上皇帝那傻笑样:“不是老赵家的还能是谁家的!”

“哈哈哈哈……”皇帝继续大笑。

这边其乐融融,回到开封府的林岚就有些无聊了。

现在大宋,最忙的就是皇帝和官员了。

他们要处理的事情太多太杂了。

只是,很有追求的官员们,做事却是十分的踏实有章法的。

再这样的标准下,自然就更加忙了。

加班,似乎已经成为了常态了。

身兼数职的包拯也是最忙的人中的其中一个,自家的兄长虽然也有了正式的官职,但是也还是包大人的副手、下手,依然做着师爷秘书类的工作。

林岚知道,公孙策不是不想科举的,他的才华学识都不差,问题是,他有考场综合征,平时的学问知识,只要一上到考场,就无法发挥。

当初知道,自家兄长有这个毛病的时候,兑换了金手指给公孙策的,还在年幼时期的林岚也是呆了。

几番折磨后,实在不想再折磨自己了,公孙策才放弃正规科举,选择去做师爷的。

他的运气也是很好的,第一任上司,就碰到了和他十分合拍的包拯,如今可以说是知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