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挑战为名(第2/3页)

不管是比理论知识,还是比实践操作,都被全方位的辗压。

而且吧,她总是微微笑着将人斩于马下,嗯,用时五分钟,不会再多了。

被她秒杀的人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大佬,我叫你大佬,对不起啦,我走错地方了。

连翘就陪他们玩玩秒杀,蹭蹭课,还有,指点两个女生怎么做药膳,看似简单,其实很繁琐,什么时候变什么药材,都有讲究。

秦露悟性高,陈丹萍的手很巧,两人配合着,学了一个月也有模有样了。

她们亲眼看着蒋云老师从一开始的苍白无血色,面容浮肿,到现在的红光满面,心中充满了成就感,也爱上了做药膳。

连翘挑了一天,给蒋云把了把脉,“你现在很健康,药膳可以停了。”

两个女生高兴的蹦起来,太棒了。

蒋云的眼眶红了,“谢谢你,连翘同学,也谢谢你们,秦露同学,陈丹萍同学。”

要不是连翘及时发现她怀孕了,以她的渣体质,恐怕来不及查觉就失去了。

她还花了很多心思配适合她吃的药膳,帮她调理身体,这一份恩情她这辈子都不会忘。

至于秦露和陈丹萍,她们天天风雨无阻,花上几个小时给她做美味的药膳,这一番心意让她非常的感激,想将自己一身所学都教给她们。

连翘写了一份食谱给她,“多吃点核桃和新鲜蔬果,保持心情开朗,孩子才会长的好。”

蒋云眼眶红红的,这世上还是好人多。

她算是苦尽甘来了,“好好,都听你的。”

连翘忽然想起一事,笑眯眯的问道,“听说方老师孩子的血型对不上?”

“呃?”蒋云怔了怔,这话题太跳跃,都跟不上了,“是,他是A型血,他老婆是O型血,小孩是B型血。”

她前夫找了很偏远的医院查血型,但,医学界这个圈子不大,来来去去都是这几个学校出来的,关系网交错,这不,已经被扒出来了。

连翘有些好奇,“没离?”

“嗯。”蒋云的神色很复杂,那么自负的人,居然愿意戴绿帽子,替别人养孩子,真是不可思议。

天地之大,无奇不有,恶人自有恶人磨。

连翘双手一拍,笑吟吟的说道,“挺好,□□配狗天长地久,不要去祸害别人了。”

蒋云:……话虽然糙,但有道理。

秦露越想越觉得有意思,“说的好,都不是好东西,让他们狗咬狗。”

据说,方老师夫妻俩天天在家里干架,男的脸都被抓破了,女的更惨,被打的头破血流,鼻青眼肿,但就是不离,哈哈。

陈丹萍抿了抿嘴唇,“我很好奇,方老师为什么不离?”

她还没有出社会,比较天真。

连翘却能猜到一二,“生不了孩子,只能抱养,那还不如凑和一下呢,还能遮遮丑,当什么都没发生过。”

人性是非常复杂的。

秦露想了想,“这叫一床锦被盖过。”

连翘忍不住笑了,“哈哈,就是这个道理,蒋老师,你老公来接你了。”

天天来接怀孕的妻子,真的很有心。

一个男人抱着一个保温壶飞快的跑过来,笑容憨憨的,“可以走了吗?”

蒋云眉眼含笑,“嗯。”

虽然他没受过高等教育,只是一个开早餐铺的,但,对她非常好,有什么好吃的先给她吃,舍不得给自己买一双好鞋子,却舍得给她买一件好衣服。

结婚前她说不能生孩子,他也不嫌弃,只说了一句,他只想娶个好女人,有个伴,至于孩子可以领养。

正是这句话打动了她,才抛开一切嫁给他。

男人叫王一,很朴实的名字,人也特别朴实。

他将保温壶递给秦露,“这是自家做的炒肝,给大家尝尝。”

秦露眼晴一亮,他做的炒肝特别好吃,芡汁儿透亮,肝香肠肥,弄的很干净。

连翘不得不说,王一做的京城小吃特别地道,不光是炒肝,豆汁儿,卤煮都好吃。

尤其是卤煮,她以前是不碰猪下水的,嫌有味。但偶尔吃了一口王一做的,顿时爱上了。

也不知他怎么弄的,一点味道都没有,卤汤鲜美,软烂可口,耐嚼,据说是家传的。

所以,他的生意特别火爆,十几平米的小店总是挤满了人。

看着王一小心翼翼扶着妻子的背影,陈丹萍有感而发,“我觉得师公比方老师强多了。”

“我也这么觉得。”秦露以前喜欢白面书生型的,就是方老师那种,但自从爆出丑闻,她觉得自己的品味太差了。“师姐,分你一半。”

连翘拿出洗的干干净净的饭盒,“半碗就可以了。”

三个人很愉快的分享了炒肝,连翘见时间还早,准备去街上逛逛。

秦露立马跳起来,“师姐,我和丹萍也想去。”

“那就一起吧,人多热闹。”连翘这些日子跟她们走的最近,对她们的人品是认可的。

三人也没有走远,就围着学校附近转转,这个时间点,路上摆摊的很多,有各种小吃。

连翘肠胃不好,不敢碰这些街头小吃,秦露和陈丹萍很感兴趣,挑了几样分着吃。

陈丹萍要分两串烤肉给她,“师姐,你真的不吃吗?”

“我不饿。”连翘坚决不要。

学校隔壁就是中日友好医院,进进出出的人很多,在门口摆摊的人不少,人气挺旺。

陈丹萍看了一会儿,忍不住说道,“要不,我们晚上也来摆摊吧。”

她是周未出去打工,平时在学校的餐厅帮忙,赚出生活费。

秦露父母都是公务员,家里条件还可以,“要晚自习啊。”

连翘看在她们人品不错的份上,多说了一句,“学生以学业为重,晚上也不安全。”

陈丹萍有些泄气,轻轻叹了一口气。

走到医院和学校交界的地方,有一排门面房,都是小吃店,连翘看到有一家卖卤味的门口排成长龙,估计味道不错,索性上前排队,打算买几样回去给爸爸吃。

陈丹萍要回学校食堂干活,她们俩人先走了。

前面排队的都是在附近住,消息很灵通,都在小声议论,说什么这家店就要关门,再不来买就吃不着了。

“这家店的生意很好啊,为什么不做了?”

“房东要将店面收回来,可能是自己想做些小生意吧。”

“哎,以后吃不到杨婶子的手艺了,也不知他们会搬去哪里?”

“到时问问吧。”

连翘耳朵尖,听的一清二楚,原来是这样。

排了一刻钟,终于轮到连翘了,她要了一份卤猪头肉,一份卤鸡,一份卤猪蹄,回家炒一个蔬菜,煮锅米饭就齐活了。

她付了钱让店主将这些卤味切片,回去就能吃了,她站在一边慢慢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