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第2/3页)

鱼奶奶作罢,惆怅道:“你什么时候才能吃的像你玉嫂子那样圆润?”

鱼阿蔻望天,这辈子都不可能了,这是骨架问题,玉嫂子就算瘦下来,也比她看起来大只。

“蔻囡,你这身可真好看,我都不敢相信是我做的!”鱼溪眼睛发亮,衣服做好的时候她偷偷试过,穿在她身上一点都不好看。

她都快急哭了,这是阿蔻上学时要穿的,她要做砸了怎么办?

阿蔻却保证一定好看,现在看来果然好看。

原来衣服也认人这句话是真的。

鱼阿蔻笑眯眯的说:“这下你放心了吧?你做衣服的手艺是最好的,姐你要有这个自信。”

“恩恩,回头我褂子也这样做。”

哪怕试时,觉得自己穿不好看,这会看妹妹穿着这么好看,又忍不住心动起来。

鱼阿蔻挠脸,她要小堂姐做衬衫时,特意要求做了娃娃领。

但娃娃领这种偏可爱风的衣服,并不适合小堂姐。

小堂姐气质温柔,更适合穿一些凸显女性柔美的衣服。

“小堂姐,我觉得你穿别的款式更好看,等我放假回来带给你图纸。”

“恩恩,我听你的。”

鱼奶奶无情的拉开亲亲热热,即将手挽手的两姐妹。

“吃饭,吃完咱们进城,蔻囡你东西都收拾好了没?”

“收拾好了。”

早饭吃的肉包子、大米粥,小菜是咸鸭蛋和清炒白菜。

鱼阿蔻怕自己上学,奶奶舍不得吃,提前腌了咸鸭蛋,昨天才刚出坛。

“阿蔻,我给你剥咸鸭蛋,”鱼河忍着口水,拿起个咸鸭蛋放在桌边敲。

哪想到刚敲了两下,鸭蛋壳裂缝里就渗出了金黄色的油,顺着手指往下流。

鱼河连忙去舔手指上的蛋油,舔完咧嘴笑,“好香!”

鱼阿蔻笑,“看来腌的挺好,你吃吧,我自己剥。”

鱼奶奶把剥好的咸鸭蛋给孙女,“吃这个。”

“奶奶你自己吃,我喜欢另外种吃法。”鱼阿蔻拿起鸭蛋,只揭开蛋头的壳,用筷子伸进去夹蛋。

吃过咸蛋黄后满意,蛋白微咸,流沙的蛋黄往外冒着汩汩的红油,咸香鲜俱全。

配着粉丝肉包和米粒略弹牙的大米粥,让人吃的心满意足。

吃过早饭,鱼奶奶把包子、肉酱、泡菜坛都装进一个带盖的竹篓里,边装边嘱咐小孙女到时别忘了吃。

鱼阿蔻乖乖应下,待奶奶转身去打包被子,立马把包子拿出来放在空锅里。

她就说奶奶怎么舍得用白面做,原来是想让她带去学校。

鱼奶奶忙活了好一阵子,确定洗脚盆都带了后,锁上门出门。

鱼阿蔻觉得此刻的几人特别像去取经的师徒。

她和小堂姐挽着奶奶的胳膊。

小堂弟拎着吃食的竹篓。

小堂哥挑着扁担,扁担两头的筐里装着被褥、盆子热水壶。

不禁笑眯了眼,真好,她也有被人送去学校的一天。

出了村口,碰到了等着他们的张校长。

张校长提前就找宋钧打听好了入学事项,就是怕鱼阿蔻去了学校两眼一抹黑,什么都不懂。

所以一大早的就等在这里,他得带着学生去报名。

汇合后,大家一起去城里。

众人脚程快,不到一个小时就到了位于城北的一中。

一中门口的人此时挤得满满当当,都是来报名的家长和学生。

张校长见此,带着几人从学校后门进去,在一栋连排砖房处停下了脚步,“这是女生宿舍,你们去找201号房,蔻囡被分在那间宿舍。”

鱼奶奶几人从进了学校,就保持着束手束脚的状态。

眼睛紧盯着脚下的路,不敢东张西望,怕旁人看出她们没见识而笑话。

走路亦是缩着身子,怕自己碰到旁边那些衣着光鲜的家长。

这会走到人少的宿舍旁,心下不约而同的松了口气。

鱼奶奶万分感谢道:“谢谢张校长,今天多亏了你,要不然我们肯定像无头苍蝇一样,遍地摸不着门路。”

“张老师谢谢您。”张校长在鱼阿蔻的心里就是恩师。

张校长笑,“这有什么好谢的,我巴不得领着她在全校转一圈,告诉所有人,这个跳级考上初二的学生是我教出来的。”

鱼奶奶听到小孙女被夸,拘束瞬间不翼而飞,笑的露出大槽牙。

“还是张校长您教的好,要不然我蔻囡也不能考进来。”

“哪里哪里,是蔻囡这孩子聪明又好学,不然我教过的那么多学生里,怎么只有她能考上?”

“那也是张校长您用心教了,要不我家蔻囡再聪明也没用…”

两人真情实意的互相互赞了一番,张校长见鱼奶奶越说越感激,都要弯腰鞠躬了。

忙打断这个话题,“我得去找一中的老师去报名,鱼婶你们先帮蔻囡整理床铺,咱们等会再汇合。”

“好好好。”

众人目送他远走,鱼奶奶感叹,“张校长是个大好人。”

几人点头认同。

鱼河压抑着激动,小小声的说:“奶,城里就是不一样,教室是平房就算了,宿舍都是红砖房,这宿舍比王支书家的房子都好,跟大队上的学校比,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鱼湖两兄妹无比的同意这句话。

他们大队上的学校,教室是用泥胚和青砖盖起来的,只有两小小的窗户。

课桌是黄泥垒成的四方泥台,右台角挖了个小圆坑,用来放蜡烛,因为窗户小,天气不好的时候室内昏暗,必须用蜡烛照明。

至于坐的凳子,是学生每天早晨从自家带来的小马扎,放了学再把小马扎带回家。

哪像城里的学校,教室用的是水泥盖的平房,墙面上开着三个大窗户,红木棱为框架,镶嵌着折射着五彩日光的玻璃。

透过玻璃能看到室内,摆的整整齐齐的黄色双人书桌,以及红色的条凳。

坐在这样明亮的室内读书,肯定不会因光线暗看不到课本上的字,而眯着眼把脸贴在课本上。

他们现在觉得阿蔻能考进城里读书,真的是太好了。

鱼奶奶得意,“那当然,要不怎么人人想来城里上学,还是我家蔻囡聪明。”

鱼阿蔻笑眯眯的诱惑小堂弟,“小河,其实这些不算好,真正好的是学校里的食堂,一分钱就能买个馍馍,两分钱能打到一份带肉的炖白菜。”

只是馍馍是黑面馍馍,带肉的炖白菜里,一锅也只有两片。

小堂弟很聪明,就是无法静下心来读书。

每当她押着他看书的时候,他就不服气的反驳读书有什么用,认识几个字不做睁眼瞎就行。

其实不止小堂弟,村里人都是这么认为的。

鱼河下意识的吞咽着口水,“真的?”

鱼阿蔻继续诱惑,“恩,听说五分钱还能买上个白面包子,要是有重大节日,学校还会做纯肉的菜,两毛钱就能打上满满一搪瓷缸,所以你要是想吃上这些,就得认真上课,后年也考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