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第2/2页)

简直是有人精心设计好一样。

这个人会是谁?

程氏听完,脸上露出惊恐之色。

明华长公主可谓是本朝最尊贵、最有权势的长公主,这可不是在打长公主的脸?

“这孩子多大了?”她磕磕绊绊的问。

太夫人眉头皱的更紧了些。“今年十六了。”

话音未落,程氏不由大惊失色。

“这不是跟长公主失去第一个孩子在差不多的时候?”她忍不住惊呼一声:“长公主能咽的下这口气?”

当她看到自己婆母不悦的目光时,这才讪讪的低下了头。

“长公主倒还罢了,你以为她从出生起就有今日的地位?”太夫人冷声道:“她跟着赵太后在宫中长大,这点子事根本影响不到她,关键是妍妍。”

是了,真正娇生惯养、被捧在掌心里宠着长大的是楚妍。

“只怕为了妍妍,长公主很可能不认。”太夫人看着程氏,道:“到底是楚家的孩子,流落在外头不像话。我已经跟临锋商量过,若是长公主不松口,就认在临锋名下。”

“他名叫楚景珲,倒是个有出息的,还考取了功名。认下了他,对你只有好处。”

“你可愿意?”

程氏忙摇头,迎上婆母锐利的目光,顺从道:“既是母亲和国公爷已经商量好,我自然是没意见的。”

太夫人这才神色稍霁。

“行了,你去准备罢,只是别透出风声来,再惊动了妍妍。”

程氏答应着走了,太夫人并没有急着叫人进来。

“出来罢,”她淡淡的道。

她话音未落,屏风后头走出一个人来。

竟是楚娴。

“祖母,我并非有意偷听。”楚娴拿出一沓子纸,上头密密麻麻抄着佛经。“我想拿给您看,可听到太太来了,您又屏退了下人,便更加不敢动作。”

楚娴被拘起来抄书,后来长公主处置完府中的人,她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很快她又跟太夫人提议,说是要抄经赎罪,还要在小佛堂吃斋抄经才心诚。

她本就是试探,若是自己祖母点头同意,就说明祖母还没彻底恼了她。

果然她赌对了。

这几日她便耐着性子,日日来福椿堂的小佛堂抄经。

“外祖母您放心,我绝不会跟妍妍乱说话。”楚娴保证道。

从听到这个秘密的一瞬间,她心中就充满了狂喜。对楚妍来说是毁天灭地的打击,对她来说,却是个极好的消息。

除了她,长房别的姑娘都有同胞兄弟。

纵然她又长房嫡女的名声,可未来继承侯府的人不是她的同胞兄弟,这件事就像一根刺一样扎着她。

如今机会来了。

她稍微透出些风声,让同父的姐妹们都知道,再按时她们为了讨楚妍的欢心,就要排挤他孤立她——到时候只有她对他好,再帮助他谋取爵位,还愁他不会死心塌地的对自己?

当然,即便消息传出去,她也不怕。毕竟知道这件事的还有程氏,保不齐是她透出的风声呢?

楚娴几乎要笑出声来。

这个人,会成为她的助力。

太夫人从小看着楚娴长大,对自幼失去母亲的嫡长孙女还是疼爱的。且楚娴又温婉娴静,几乎没让她操心。

上次的事,过了几天后太夫人也消了气。

“去罢。”太夫人心中还有事,便也让她走了。

或许是佛祖真的听到了她的诚心罢!给了她这个绝好的机会。

楚娴感觉自己的步伐都轻快了许多。

还没等她回自己的院子,只见自己的庶兄楚景辰正站在甬路上张望。

正是他买进来的人出了事,他姨娘不知在长公主跟前磕了多少头、说了多少赔罪的话。

“娴姐儿来了。”楚景辰见了她,脸上堆满了笑。

楚娴微微一笑,神色骄矜。

她知道,楚景辰是求她帮忙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