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朝纪事之龙凤情殇 第五卷 逍遥烟浪谁羁绊 第四十六章 开口与谁亲(第2/2页)

“啊?竟会有这等事?”中年女人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

而东边墙根底下那桌儿的客人也随声附和道:“正是,正是,在下也听说了。听说那唐赛儿能知生前死后成败事,又能剪纸人纸马互相争斗,如需衣食财货等物,用法术即可得,厉害得不得了!”

“有这么玄?我不信!”西墙下一位大汉嗤之以鼻。

“听说她是在扫墓归途偶得一石匣,内藏有宝剑兵书。经日夜学习才通晓诸术,有人说那是诸葛亮遗留下来的兵法!”

“即使如此,那山东的百姓好糊涂,放着好端端的日子不过,为何要起义造反呢?”

店内的客人开始议论纷纷,只听一人忽然说道:“你们是在天子脚下,不得而知那山东百姓的苦楚。”

“哦?说来听听!”

“朝廷为营建北京紫禁城、修治会通河,再加上连年北征蒙古,耗资巨大。山东是负担最重的地区,又逢连年水旱天灾,百姓都以树皮、草根为食,卖妻鬻子,老幼流移,无以为生。这时候有人起事,劫官府放库粮,自然是一呼百应……”

原来如此,朱瞻基懂了,为何方宾会踌躇难为,他一定是知道实情所以才不忍心以刀戈向普通百姓发难,而皇命在身,所以才两难。

由此就不难得知那唐赛儿必然是深得民心,人人皆会为她掩护,若她藏匿于百姓家中,三年五载官府又如何能找得着呢?

颜青不知皇太孙为何今日兴致突起,会乔装来到这嘈杂水运码头,只是冷眼观之,见皇太孙年轻的面庞上,满目凝重,眉头微拧,仿佛藏着无尽的心事。

朱瞻基在桌上放下一锭银子,起身向外走去,颜青不敢怠慢立即紧紧跟上。他不知道朝中一场政治风波即将来临。

皇太孙府宜和殿内胡善祥懒懒地歪在榻上,用手指轻轻从案上的碟子里夹起一颗梅子放在口中含着,面上的表情十分怡然。

“娘娘!”慧珠自殿外进来,手里捧着一个妆匣,而身后跟着的两个小太监各抱着几匹纱绢,慧珠恭敬说道:“宫里赏的云霞纱绢,说是让娘娘添些夏裳。还有贤妃娘娘赐的这一季的胭脂水粉。”

胡善祥摆了摆手,随口说道:“这些东西,或是入库或是分给各院,你做主便是了!”

“是!”慧珠转身吩咐:“都先下去吧!”

众人退下,慧珠这才挨着胡善祥坐下一脸关切道:“殿下好些日子不来了,妹妹可曾想过这里面的缘故?”

胡善祥将口中的梅核吐出,轻叹着:“殿下的心思我是越来越看不透了。也许是因为现在有了身子,不便侍寝所以才……”

“妹妹好糊涂!”慧珠拿眼扫了一下殿门口,见四下无人这才轻声说道:“那边呢?这肚子都挺起来了,可殿下还不是一天两次地往那边跑?这厚此薄彼也太明显了!”

“姐姐!”胡善祥仿佛有些不悦,她用手轻轻抚着刚刚显怀的肚子,冷冷地说,“罢了,我现在是有子万事足,殿下来与不来又不是你我二人能左右的,只要腹中的孩儿好好的,我便知足了!”

慧珠的唇边浮起一丝苦涩的笑容,幽幽地叹了口气:“妹妹可曾想过,如今你与若微皆怀有身孕,若是你先产下男胎,既为长子又是嫡出,这身份自然是正之又正,管她再生男生女都不能撼动你的位子。可是若妹妹这一胎是女儿,而那边生下的是长子,那妹妹说,这情势又当如何?”

一语惊醒梦中人,沉浸在初为人母的喜悦中,胡善祥甚至已经忘记了自己这个太孙妃一直就摇摇欲坠并不安稳,也忘记了那个孙若微时时带来的威胁,此时她的脸上笼着一片愁云,喃喃地自语:“先不管男女,姐姐应该知道妹妹此胎比那边晚了一个多月,怎么可能抢先生下长子呢?况且……”

胡善祥看着慧珠,生生咽下去后半截话,在这皇太孙府中孙若微是不能出半点岔子的,要是想法子让她落了胎,恐怕世人都会怀疑到自己头上,以往积攒下来的贤名也将付诸东流,实在是进退维谷。

慧珠凑到胡善祥耳边低语片刻,胡善祥眼中竟是惊异之色,她手指轻颤,难以置信地盯着慧珠,也不知过了多久,才微乎其微地从嗓子眼中挤出几个字:“让我想想,好好想想!”说着便闭上眼睛,身子歪在枕上,仿佛睡着了一般,在她看似平静的外表下是波澜四起的心绪,久久难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