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朝纪事之我主沉浮 第二卷 凤凰浴火隐于朝 第十七章 日落几时归(第2/3页)

于是只怔怔地跪在当场,甚至忘了为自己辩驳。

可是她的反应更激怒了太后,“啪”一声响,一本小册子重重地摔在若微的脸上,若微更是蒙了,那朱红色的封皮和那封皮上的字,让她仿佛明白过来,她立即叩首说道:“母后是误会了,这本《女训》是若微用来修身养性,对照着以修妇德用的!”“妇德?谁的妇德?武则天的妇德?”张太后大怒,她声音微微有些颤抖,显然是动了真气。

脸上再也不见了数十年如一日的端庄娴静之态,冷峭峭的寒光四溢,逼得人有些喘不过气来,“别以为你背后做了些什么哀家都不知道。只不过是为了保全皇上的体面所以哀家才一直隐忍不发。可是你也太变本加厉了,如今再不治你,恐怕不仅是皇上,就是大明也要让你给毁了!”“母后!”若微越听越糊涂,她索性抬起一直低垂的头径直对上张太后的眼眸,“母后,儿臣何错?”“何错?”张太后不可抑制地一阵冷笑过后一字一句说道:“女人的大忌,七出之条,你都快占尽了,竟然还要问哀家你何错之有?女人的名节何其重要,可是你呢?永乐十五年至十七年在栖霞山玉清观清修时,你做了什么?与朝臣勾结,屡屡进出未婚男子私邸,又与秦淮河妓女称姐道妹纠缠不清。哀家问你,许彬和你是什么关系?羽娘又是何人?你跟这样声名狼藉的妓女混在一起,为的是什么?”若微面色立即变得通红,心中狂跳不已,只觉得马上就要从嗓子眼跳了出来。

她现在才知道自己对于面前这位大明朝的第一位皇太后,自己的婆婆是一点儿也不了解,甚至觉得极其陌生。

一直以为她是外冷内热的,虽然态度中总是透着一种疏离,那也是为了平衡后妃与嫡庶之间的关系。

她是那样高洁出尘不食人间烟火,在她的身上你似乎永远找寻不出半点儿错处来,可是如今,就像一片无痕的雪地上突然被倾倒了一整车乌黑的煤炭,黑与白这样强烈的对比,让若微一下子乱了方寸:“母后,您,在监视我?”张太后未置一词。

若微却着实有些恼了,她挺直颈背坦然答道:“许大人是学富五车、六艺皆精的江南才俊,深得皇上信赖与倚重,与越王殿下也相交甚厚。若微与许大人是君子之交,清明如水。不错,若微的确曾有三次夜访许大人府第,其中两次有咸宁公主相伴,另外一次是路遇弱女子被劫受辱,因许大人医术精湛,所以才送至许大人府第救治的。至于羽娘,她虽然出身秦淮河畔,是一名青楼女子,却可称得上是位侠妓。若微与人相交,不问出身,只问良心!”“好个巧舌如簧,怪不得把皇上引得是非不明,偏听偏信,真凭实据在此,你还如此为自己巧言相辩?”张太后脸上蕴含着阴冷的笑,目不转睛地盯着若微,像是一柄利刃要硬生生刺入她的心头。

张太后突然站起身向亭外走去,一边走一边说道:“走吧,引哀家到你的长乐宫去坐坐!”仿佛满天阴云悉数散去,刚刚还是咄咄逼人似乎要置于死地,而转眼间又风淡云清不留半点儿痕迹,仿佛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一般,若微心中惊讶连连,只觉得哪里有些不对劲儿,可是一时片刻之间,她竟然无从应对。

沿池畔缓缓而行,经过一片林苑,穿过东花墙,从西角门入内就进了长乐宫后院,远远地看到常德公主朱锦馨在花架子下面弹琴。

朱锦馨看到张太后与若微一前一后在侍女的簇拥下经过自己的居所立即乖巧地跑过来向她们行礼问安。

张太后见到孙女,脸上又换了副神情立即笑容可掬起来,似乎也不着急离开,她站在亭院里细细地问了随侍在朱锦馨身边的女官和宫女关于小公主的饮食起居,随后又嘱咐了好一会儿,才又起身向前边长乐宫的正殿走去。

长乐宫正殿门外,湘汀与紫烟、司音、司棋等人看到张太后走在前面凤仪肃然,若微跟在后边沉静的神色中带着几许不常见的忐忑,不由都是十分惊讶。

她们刚待迎上前来行礼请安,只见张太后锦袖一挥免了她们的礼,只说让她们在殿外候着。

进入殿阁之内,环顾着室内的陈设与装潢,张太后不由叹道:“倒把个严谨肃穆的宫殿弄成了江南女儿的绣楼。好一处‘梨花似雪草如烟,粉影照婵娟’的温柔之乡!别说是皇上流连忘返,就是哀家到了你这儿怕是也忘了归处。”“母后!母后请入座,喝口茶润润喉吧!”若微也不知她此语是褒是贬,只得更加小心翼翼亲手奉了香茶呈上。

太后坐在碧纱窗下铺着冰蚕凉席的填漆床上,细细地看着这用来盛茶水的碧白两色相间的荷叶形茶盏。

她用手轻轻触及杯壁,心中更是不悦,这茶盏竟然是用上等的羊脂白玉琢成的,于是也无心饮茶,将这茶盏放在梅花式的几案之上,开口竟然只有一个字。

“搜!”“是!”就在若微的诧异之中,太后身边的宫女和嬷嬷们立即四散在各处,有去书房的,有入琴室的,还有直奔寝殿的。

不仅若微诧异,殿外候立的长乐宫内十二名宫女及太监们都面面相觑。

好端端的太后居然会驾临长乐宫而且进门之后一语不发竟然突然会令人搜宫,她想搜些什么呢?就在众人如坠云端之际,只见太后身边的一位管事嬷嬷手里抱着一个锦盒跑到太后身前耳语片刻,众人的目光都齐刷刷地盯在那个盒子,仿佛那里面藏着天大的秘密。

只是若微心中再清楚不过了,那里面装着的不过是一副珍珠耳坠儿,这耳坠说不上贵重,只是对她和朱瞻基来说意义深厚,因为小小的耳坠儿记录着他们两小无猜的青梅之意和情比金坚永不相负的誓言。

“贵妃可识得此物?”张太后问。

若微点了点头。

“是你的吗?”张太后又问。

若微依旧微微颔首。

“打开!”张太后把盒子丢给她。

若微心无旁骛自然无所顾忌,她双手稍稍用力,盒子便被打开,只是目之所及里面放的不是那对珍珠耳坠,居然是……若微的脸立即涨得通红,“母后,这……”“你想说这不是你的,对吗?”张太后凤目怒睁,指着若微说道:“你可知当年成祖爷为何会冲冠一怒血洗宫女三千?就是因为那个朝鲜贤妃喻氏以此物惑君;你可知你父皇为何登基不足十月竟突然撒手而去?就是因为此物……”张太后眼中悲愤相加,她身形微颤指着若微恨恨地说道:“哀家实在没有想到你竟然能做出如此无耻之事!瞻基对你如何,你心知肚明,这样的厚爱与隆宠你还不知足吗?皇上已然为你将整座后宫变为冷宫,独独青睐于你,可是你竟然还要以此等春药春具侵害龙体媚惑君主?”若微亭亭而立,她没有跪地求饶更不想开口解释,此时她才恍然明白,原来不知不觉之际她已落入一张早已为她编织好的密密麻麻的大网之中,对方自然是处心积虑,如今抓住时机奋力一击,自己真的无从招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