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朝纪事之我主沉浮 第五卷 大结局之我主浮沉 第四十四章 夺门之惊变(第2/3页)

“你可知你父皇有十几位妃子,却为何膝下只有你和太上皇两位子嗣?”吴太后眼中渐渐湿润起来。

“儿臣知道,是父皇太过宠信上圣皇太后,所以才冷落了后宫诸妃!”朱祁钰缓缓说道,以前他不能理解,但是现在他懂了,就像是自己独宠杭妃一样,什么汪皇后还有后宫其他的女人都被他弃于脑后。

“不错,可是为何会独独留下你?”吴太后步步追问。

“因为父皇也是真心怜惜母后的!”朱祁钰不知怎的面色微红,是的,他有些不好意思。

他知道在很多人的眼中,自己的母亲来历不明,上不了大台面,他们都说她是父皇宿敌汉王府里的侍姬,因为美色迷惑了父皇才得以生下自己。

还有人说,母亲不是汉人……“你父皇当初留下你,只是为了给祁镇做个伴儿。”吴太后眼中噙着的泪水终于夺眶而出,“你父皇和上圣皇太后都是娘的恩人,娘虽然出身低贱,但是做事从不昧心。你能坐在龙椅之上原本就是天大的恩赐,莫要贪念过甚迷了心智,一错再错……”“母后今日召儿臣来,就是为了劝儿臣把皇位还给他吗?”朱祁钰腾地一下站起身,“还记得当初我与他在御花园里比箭吗?他输了却不认账,我们厮打起来。母后不问对错,上来就给我一记耳光。可是上圣皇太后呢?她会安慰我,会逼着他把云驹牵到我手上。她说得对,输了就要认。就像如今的局面,这皇位不是我抢来的,是他输了,他输了……”说完,朱祁钰一甩龙袍大步而去。

“痴儿,逆子,总有你后悔的一天!”吴太后心中是说不出的悲与怨,她恨这突如其来的战事搅了她平静的晚年,否则朱祁钰只是一个不问世事的亲王,而她则会守着自己的儿子在亲王府含饴弄孙,又怎么陷入这是是非非中不能自拔呢?吴太后的反对,诸臣百官的反对,甚至是枕边发妻汪皇后的反对都不能阻止他将至高无上的皇权传给自己亲生儿子。

走出寿昌宫的那一刻,景泰皇帝朱祁钰便暗下决心,自此以后再也不听任何反对意见,该是他独掌乾坤、一言九鼎的时候了。

景泰三年五月初二,朱祁钰以迅雷之势连下数道圣旨。

废皇太子朱见为沂王,立皇子朱见济为皇太子。

废反对自己改立太子的皇后汪氏,立新太子的生母杭氏为皇后。

不过,似乎是为了在世人面前表示他对上圣皇太后孙氏依旧尊重如初,他还特意颁旨大封孙氏族人,同时追封以八十五岁高龄寿终的孙太后之父孙忠为会昌侯,并由孙继宗继承其爵位。

又封太上皇另两位皇子朱见清为荣王,朱见淳为许王,并下诏大赦天下。

由此,多少给自己加了些“仁义”的光环。

可尽管如此,就在他册立亲生独子为太子后,预示不祥的天灾与祸事就纷至沓来了。

进入六月以来,刚刚竣工的黄河沙湾大堤就被冲决了七十余丈,两岸水灾泛滥,溺死者无数。

紧接着,宫廷中门又遭受雷击,连伤数人。

在整个景泰三年间,淮徐等地大水,济南蝗灾,江南水旱相继,民饥忧困,哀鸿遍野。

从景泰四年冬至景泰五年正月,山东、河南、浙江、直隶、淮、徐大雪数尺,淮东之海冰四十余里,人畜冻死万计。

这一切似乎都在向世人预示着,新太子的册立于国是不吉之兆。

景泰四年十一月,被景泰帝寄于无限厚望的小太子朱见济夭折,葬于西山,谥曰“怀献”。

痛失爱子的景泰帝大受打击,朝臣们开始联名上奏,请求复立太上皇朱祁镇长子前太子朱见为皇太子,这对于景泰帝无疑更是雪上加霜。

他除了断然否决以外,就是加紧在后宫频繁召幸妃嫔,以求早得子嗣,但天意弄人,后宫被幸妃嫔众多,却无一人再次妊娠。

景泰五年五月,礼部郎中章纶、御史钟同奏请复立沂王朱见为皇太子。

景泰帝大怒,他不信自己年纪轻轻就没了子嗣,即下旨将两人关进了锦衣卫大狱。

景泰六年八月,南京大理少卿廖庄,再次上奏请复立沂王朱见为皇太子。

景泰帝闻听怒不可遏,当即令人将其拖到殿门外施以杖刑,同时将关押在狱中一年多的钟同、章纶乱棍打死。

景泰七年二月二十一日,集三千宠爱于一身的杭皇后病逝,景泰帝大受打击,颓然之际开始提前为自己营造陵墓,并为之取名为“寿陵”。

这一年,明朝的南北两畿(今江苏、河北以及京津一带)、江西、河南、浙江、山东、山西、湖广共三十个府,因大雨不断农田受淹。

而湖广、浙江及南畿(今江苏一带)、江西、山西又有十七个府遭受大旱。

北畿(今河北以及京津一带)、山东、江西、云南、河南连遭饥荒。

朝内朝外一系列不祥之事,昭示着景泰帝已日薄西山。

景泰七年腊月二十八日,新正佳节将临,朱祁钰却突然染病,半个多月不能视朝,并下诏让群臣免了大年初一的朝贺礼仪,宫内新正庆典也一概传免。

景泰八年正月十二,景泰帝强打起精神来到南郊准备行祭拜天地的大礼,却不料病体难支,停宿于南郊斋宫。

一时之间,皇帝行将不起的传闻不胫而走,满朝文武皆人心惶惶。

正月十四日,群臣集体奏请景泰帝早立太子,景泰帝不置可否。

正月十五日,武清侯石亨、副都御史徐有贞、都督张、张、左都御史杨善、太监曹吉祥密议筹备迎太上皇复辟,并在孙太后的默许下,联合隐于锦衣卫和禁军中的孙氏族人,于十六日夜控制了北京城的关键城防。

正月十七日凌晨,徐有贞等人冲入南宫将朱祁镇拥入轿中,连闯数道宫门,终于在黎明前来到奉天殿。

这是新的一年第一个早朝的日子,天刚蒙蒙亮,聚集在午门外等候早朝的百官听得宫中钟鼓齐鸣,以为景泰帝龙体康复,个个面带喜色,待众臣依次进入奉天殿才惊恐地发现龙椅上已经换了皇上。

来不及细想,随着礼官高唱“太上皇复位,百官朝见”,众臣立即诚惶诚恐地列班跪拜朝贺,山呼“万岁”。

至此,明英宗朱祁镇复位,废景泰年号,改元天顺,史称“夺门之变”或“南宫复辟”,时隔八年之后,朱祁镇重新坐在奉天殿的龙椅上,这一年,他三十一岁。

正月二十二日,明英宗杀景泰帝宠臣兵部尚书于谦、吏部尚书王直。

二月初一,废景泰帝为王,迁往西内。

同时废除景泰帝生母吴氏的皇太后名号,仍称“贤妃”。

二月十九日,王薨于西宫,时年不满三十岁,以亲王礼葬于西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