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第2/2页)

想到赵瑀在濠州寺庙的经历,他着实后怕。

李诫慢慢向外院走着,曹无离是务必要跟他一起走的,不如把刘铭留下,最好让他寻几个会功夫的女子贴身伺候赵瑀。

这两件事情都急需和幕僚商议,就算他们睡了,也得把人拽起来。

“恩公!”有人喊了一声。

李诫没留意院子里还有旁人,突然听见有人喊他,倒是惊了下。

木梨从黑暗中闪出来,款款走近蹲了两个万福,浅笑道:“这么晚了,恩公还要出门吗?”

李诫微一点头,反问道:“你在这里干什么?”

木梨半垂着头,揉着手帕子,有点儿扭捏地说:“蔓儿姐姐去东厢房歇下了,您又没回来……我担心太太晚上没人伺候,就想着去外间守夜。我虽然没伺候过人,但端茶递水还是能做的,不想刚过来就碰上您了。”

李诫目中露出一丝诧异,随即笑道:“你有心了。不过太太身边只用得惯蔓儿,暂不用你伺候,回去歇着吧。”

“是。”木梨应了,随即问道:“恩公和太太喜欢吃什么?我提前预备下来,明早给您做。”

“内宅的事都去问太太。”李诫说罢,抬腿走了。

木梨愣了片刻,沉默着回到后罩房。

夜幕之中,这一幕没有其他人注意到。

第二日赵瑀便知道李诫要去曹州,不由叹道:“你来得可真是时候,早不塌晚不塌,偏偏一你来堤坝就塌了。”

即便不舍,也不能误了他的差事,只好千叮咛万嘱咐,叫他带足衙役兵丁,万不可涉险。

李诫笑着一一应了,“去了曹州我就是最大的官儿,你只管放心就是。我把刘铭留下,有难事你和他商量着来。”

他这一走,原本空荡荡的院子就更显得寂寥。

赵瑀做什么都觉得索然无味,懒懒地躺在塌上一动也不想动。

午后,木梨拉着妹妹过来,决心自卖为婢。

恰巧蔓儿领着牙婆进门请安,牙婆办身契办老了的,赵瑀便一同叫她承办。

能给同知太太帮忙,牙婆笑得见牙不见眼,殷勤笑道:“太太且放心,保准今天就把卖身契办妥,只是这两人的卖身银子写多少?”

赵瑀笑笑,“我头一次买人,也不懂多少钱合适,你根据行情看着写吧。”

牙婆想了想说:“这位稍大点的姑娘有门手艺,按行规要贵一些,太太,死契三十两,活契五两,你看如何?”

赵瑀看向木梨,“你可愿意?”

木梨点了一下头。

“那就这样吧,你们下去把卖身契立了。”

木梨还尚可,小花眼圈却红了,有一声没一声地轻轻抽泣。

蔓儿立时竖起了眼睛,“这算什么?分明是你们死缠烂打非要入府为奴,现在搞得好像是别人逼迫你们,好没意思!”

木梨慌忙一拽小花,赔笑道:“蔓儿姐姐别恼,她小孩子不懂事,您别和她一般见识。”

说完,拉着妹妹急急忙忙退了出去。

蔓儿不满道:“一点规矩也不懂,少不得还要从头教!”

“反正也不让她进屋伺候,就做厨房的活计,懂不懂的也就那么回事。”赵瑀懒懒地打了哈欠,“等府里进了小丫鬟,才有得你教……身上乏,我先睡会儿。”

但这个回笼觉还没睡着,隔壁府衙的潘太太就派人送来了帖子,邀她明日过府做客。

来人说,“但凡每月初十,兖州府有诰命的太太轮流举办宴席,本来这次应是李太太操办,但我家太太说李太太初来乍到,不了解当地的情况,所以她和您换一下,八月初十您再操办。”

赵瑀有些啼笑皆非,今天是七月初九,明天就是初十。

她要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一脚踏入兖州府贵妇人的圈子?

看来不止是李诫,自己来得也真是时候!

赵瑀含笑道:“多亏你家太太想的周道,不然等宾客盈门,我还糊涂着呢!你回去转告潘太太,明日我肯定早早过去赴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