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万字章(第3/5页)

陈氏抿紧唇,想了想,这才小声道:“婆母,江家大郎是过继的,就怕以后说不清。”

施老娘不以为然,道:“江家大郎是个有本事,大凡有本事的,就不喜人拿捏他。你们看他那亲娘,哪次占了好去?”

施进赞同,道:“大郎是个有主意,不受欺的。”

施老娘笑道:“我就喜爱大郎这性子,天生属狼的,哪个敢咬他一口,他定要扯回一块肉。这样的人,才不受欺负。”

施进颓然:“可萁娘才多大……”

施老娘翻个白眼,佯装起身:“左右是你的骨肉,随你,我这把老骨头,也懒怠管这些。”

施进吓一跳,忙不迭站起身赔罪,扶着施老娘道:“阿娘,我几时说不许,我只是舍不得,我家萁娘丁丁点大。”

施老娘更没好声气,瞪他一眼:“你急慌什么,总要留萁娘到嫁龄,莫非明日定下婚约,后日就让她出门?”

施进这才醒悟过来,笑道:“我一时伤心,倒把这一番给忘了,许不许的,萁娘都还要在家两三年呢,哈哈哈。”

陈氏上次惹了施老娘生气,低声下气地讨好了这些时日,早就怕了,再者,错过江石未必能遇到更好的,只娘家兄长那,又要吃排暄。为了女儿的终身,吞吞口水,咬咬牙,道:“全凭婆母做主呢。”

施老娘见他们夫妇都应了,脸上才添了些好颜色。

过得几日,两家挑了个吉日,坐到一处,换了庚帖,又交换了信物。施家祖辈都是泥腿,哪有什么祖传的好物,只施二做商贩时,留下一块杂玉,斑杂生絮,聊充念想。

施老娘本想留给小孙儿的,想想也没甚意趣,又不值得什么钱,便当作信物并庚贴一道给了江家。江家给的却是江娘子的私物,一支嵌红珊瑚桃心簪,火红的珊瑚被打磨得圆润生晕,应是江娘子的心爱之物。

两相比较,施家的那块杂玉便拿不出手来,施老娘念了声佛,道:“侄媳,你看重我家萁娘,我心里高兴,只这簪子太过贵重。”

陈氏立一边更是没了声气,深感自家矮人一截。

江娘子却笑道:“这也是旧物,我年少时喜它颜色,常常佩戴,如今上了年纪,再不好上头。我又没有养下小娘子,不留给儿媳,又留给谁去。”

施老娘也不好再推,便笑道:“我定叮嘱萁娘好生珍藏,做个传家物,子媳相传。”

江娘子眼里多了丝丝欢喜,嘴上却道:“哪当得传家。”

施老娘笑道:“唉哟,这还当不得传家,又有哪样当得,名贵是一样,心意是另一样。”

他们坐一处换着信物,商议着亲事,说得头头是道,火热朝天,萁娘和江石这两个正主倒被撇到一边,好似不与他们相干。

阿萁托着腮与阿叶坐一处,小心抱怨道:“说得是我的亲事,里头却没我的事。”

阿叶轻点了一下她的额头,笑道:“不知羞,你在里头做什么?不在才好呢。”

阿萁叹道:“好赖是我的终身。”

阿叶一把捂住她的嘴,横她一眼:“二妹妹,你是小娘子呢,哪能将这些话挂在嘴边。”盯着阿萁见她听话地摇了摇头,这才松开手,叹道:“不曾想,妹妹这么快就有了人家。”想着早晚有一日,她们姊妹再不能在处,心中满是伤感失落。

阿萁看她忽然有些哀伤,一思量,明白过来,笑道:“阿姊只往坏处想,我却是只管往好处想,以后我们还在一个村子里呢,日日可以串门子,一道说闲话。”

阿叶一怔,想想确实如此,比之其它姊妹天各一方,她们实是有幸,当下转忧为喜。扭头看阿萁浑然如常,没羞没臊的模样,她不觉得妹妹心大,只当妹妹还不解世情,摸摸她的发鬓,道:“二妹妹还小呢,萁娘,在外可不好说这些话。”

阿萁笑道:“本就是私下许的婚事,还不一定做数呢,我哪里会说出去。”

阿叶被她的话吓得半死,握着手帕捂着心口,本想说,她并非此意。眼下要紧的是掰回阿萁的歪想,道:“既定了婚事,哪有反悔的?你哪来的怪念头?”

阿萁理所当然道:“眼下江阿兄是好的,可万一他性子歪斜了,打架闹事赌钱。”

阿叶急道:“常言道,嫁鸡随鸡,嫁……”

“那万一鸡狗不如呢?”阿萁笑驳道,抬眼看阿叶被她吓得脸都白了,忙安抚道,“阿姊,我只随口说说,江阿兄还是很好的。”

阿叶小心呼出一口气,握住阿萁的手:“萁娘,无论如何,不好生这样的念头。”心里打着鼓,小声忐忑问,“萁娘,你在江家常能见到江家阿兄,你看他品性如何?”

阿萁唇角微翘,道:“不如何,全然是个浮浪子,惹人生厌。”

阿叶不由心头一紧,再看阿萁的神色,知她言不由衷,轻拧一下阿萁的鼻子,嗔怪道:“又来胡言乱语。”

阿萁埋汰了江石,反倒羞怯起来,拎起阿叶的一方手帕,稍稍挡了挡脸,面上还是爬上了红晕,左右环顾了一下,轻咳一声:“阿豆不知跑去哪里了,我去找她回来。”说罢,丢下阿叶,逃也似得跑了。

阿豆这些时日跟着采菌蕈,常在江家往来,时不时能得一些零嘴,脆豆、梨条、枣圈儿,村中一干顽童图她的吃食,时时讨好,阿豆得了意,成日翘着尾巴在村中钻来钻去。

阿萁找了半日都没有找到她,倒有个将将说话的小儿,嘴里嚼着什么,跑过来口齿不清地道:“施家阿姊,码头那有人等你呢,阿姊,我领你去。”

阿萁挑眉,故意摇头:“不好,家中有事,我可不管码头谁在那等。”

小儿急了,一把抱住阿萁的腿,不依道:“不行,你不去,我少一块饴糖。”

阿萁吃惊,笑道:“走路不稳,倒学得无赖子模样。”她心里猜是江石使的人,又逗小儿几句,这才随他一道去村口码头。

果然,江石将小舟系在老柳树下,坐在那抱着一个小竹筐,正冲着她笑。

村中小儿又得了一小块饴糖,欢天喜地地跑远了,阿萁站在岸边,看着舟上的少年郎,想着两家已互赠信物,为他们许下了亲,她难得扭捏起来,垂着头,抿着唇,不敢拿双眼直看他。

江石笑起来,将她带上船,又递给她一个盒子,然后道:“虽然阿娘也送了信物,却不是我的份,这是我的心意。”

阿萁接过,打开一看,却是一套香具,她心下欢喜两眼晶亮,笑道:“多谢阿兄。”

江石承了她谢,伸出手:“那,小二娘拿什么回赠?”

以香为信

阿萁托着盒子怔愣不已,将江石上下左右看了好几眼,又瞪着他摊开的手,吃惊道:“哪有人生得这般厚脸皮,出口讨要信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