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十年之约(第4/4页)

萧何那些年防着刘元不是一般的防,夸刘元的事,绝对不可能是萧何做的。

难为听到萧何当着那么多人的面前承认且夸赞刘元一句,曹参没能忍住地捅心提起。

“那又如何。”萧何一点没有不好意思,曹参撇撇嘴,“行啊,你脸皮厚,我不如你。”

引得一旁的刘元笑起来,“两位先生的教导,元永不敢忘。”

笑归了笑,刘元却是朝着他们郑重作揖而说,如果没有萧何和曹参,绝对没有刘元。

“都是你自己争气。”曹参说的也是真心话,他们虽说教了刘元读书识字,萧何却是一天到晚生怕刘元走了歪路,对刘元非一般的严厉,曹参一直都是放养。

因他从来不觉得刘元的品性有什么问题,他只需要教她读书识字,让她自己管束自己。

比起萧何处处担心,曹参倒更显得心大,一直都不曾多管刘元想做的事。

所以曹参对于刘元所说的谢他们管教,他是受之有愧。

“要不是有两位先生教我读书识字,我无论如何也不会有今天的。”曹参似是受之有愧,但是在刘元的心里,曹参对刘元的助力甚大,没有曹参的支持,她连第一步都走不出来,自然绝对不会有今天。

“以后,保持你这份初心,永远都不要变。”萧何认真地与刘元叮嘱,这不是萧何第一次和刘元提起,却是再一次的郑重,刘元同样严肃地站住,应下一声是。

“留侯,往后公主殿下也得靠你规劝。”萧何先前觉得刘元和张良的结合会让大汉失了张良如此英才,反过来又想以张良的禀性,想来就算没有刘元也绝对不会久留于朝,倒是可以看着点刘元。

张良道:“丞相多虑了。殿下并不需要我的规劝。”

想当年他在刘元的年龄时是什么样子?张良自问若是他那时候拥有刘元如此大的权力,只怕是舍不得放手的,然而刘元总是想尽办的为自己上套,不断地框住自己,或许也是为了管束自己因为权力越大可能会生起的野心。

可是刘元愿意管束自己,不想让自己改变,难道不难得?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刘元都做到了!

从前的张良一直者都想成为那一样一个知斯三者之人,但他一直觉得自己不够,遇到一个能做到的人,张良也是由衷的佩服刘元,他何其有幸,能得她倾心,能娶她为妻。

想到那一日若不是琼容来了,与他问明他的心,他只怕要错过刘元。

“我府里的纸用得差不多了。”曹参听着他们在那里互夸的,也不说其他,反而把自己的另一个来意与刘元挑明。

“明日我会让人给先生送一些去。”纸嘛,刘元手里最不缺的就是纸了,想当年曹参为她费尽心思的寻书,那个时候有多难,再难曹参也没说过一个难字。

现在只是让刘元做一件没有任何为难的事,刘元想都不想便应下了。

“往丞相府上也送一些,他是不好意思说,我帮他说出来,你听着照办就是。”曹参对刘元答应得爽快极是高兴,他就喜欢刘元无论怎么样长大,站得有多高,手里握有多大的权利,依然拿他这个先生敬之一如当年的样子。

每每看着刘元的时候他都在想,自己当先生的也要学学徒弟,万不能徒弟一直没有改变,他却变得面目全非。

刘元自然还是应是,与曹参应是,余下的人,如陈平等见着刘元止不住地点头,“殿下甚好。”

虽说刘元握住大权,但是同样刘元也在想如何让自己受到监督约束,并不让自己脱离大汉的管辖。

“戚触龙一死,接下来陛下不知是何打算。”陈平就是提醒刘元一声,放了一个戚触龙过去盯着刘元,接下来刘邦不可能全无动作。

刘元却是不以为然地道:“无妨。”

一个戚触龙她都不担心,再送来旁的人刘元就更不担心了。

陈平瞧着刘元的笑容,想到刘元都提出了十年之后交回封地,她还会怕一个来盯着她的人。

“是平想多了。”陈平立刻明白刘元话中的意思,最终不再作声。

有了彭越自请交还封地一事,刘邦的心情自是变得好极了,对于其他诸侯完全没有这个意思,他也无所谓。

朝见之后各诸侯都麻利地赶回封地,一个个好似逃出生天的样子,刘元摇了摇头,接下来该到刘邦想办法收拾他们。

至于接管梁地的兵马,刘邦思来想去还是决定让刘元去,所以刘元是又得离开了长安。

也好,不留在长安,梁国与刘元的封地相临,刘元恰好回去办事。

只是刘元再一去却是两年,因为收了梁地的兵马后,本来以为不会再进犯的匈奴,却发了疯一样在北境四处为祸,刘元派去的探子道是匈奴现在各部都在约定,谁若是能取了刘元的项上人头便可以成为他们新任的单于。

刘元比较好奇的是,到底是什么样的人能想出来把矛盾转移到她身上的办法,不会是再出了一个如项庆那样的人?

此念一起,刘元让人查,最后查清楚是一个匈奴人,而且是冒顿的小儿子,此子自小聪慧,本来是最得冒顿喜爱的儿子,若不是冒顿死在了刘元手里,或许下一任单于就是他。

刘元让人将他的全部信息送到她手里,聪明的孩子她倒不怕,再是一个杀伤力极大的主儿,若不是杀刘元一个措手不及,刘元都不怕。

信息很快送到刘元的手里,刘元看完之后倒是相信这仅仅是一个聪明孩子罢了。

因着冒顿一死,再到丘顿以绝对的实力整合匈奴,领兵十数万而来,本以为云中唾手可得,结果却一来不回,同行十几万的大军也全都尽亡,那如何不让匈奴震惊。

刘元让人送回丘顿的头颅,还让人放了话,确实是一度让匈奴不再敢进犯,比起夺取大汉的城池来,必须是成为匈奴的单于离得匈奴手里有兵的人更近。

故而匈奴再起内斗,恰恰都是刘元想要看到的。

没想到就刘元回长安一两个月的功夫,竟然有人喊出话来,打自己人算什么事,有本事杀了刘元,谁要是杀了刘元,大家都会认他是匈奴的单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