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貂蝉与赵云天生一对!(第2/3页)

百姓们在渴求解放,寒门在渴望着谁来打破现有的僵局。

貂蝉说:察举制到头了!

于是寒门与豪门全都沸腾了。

诸葛亮低头去摆弄自己腰间的木牌,心中各种情绪在转动,他感觉到自己先有的观念遭受到了非常大的冲击。

司马懿犹如炸毛的小猫,犀利质问貂蝉道:“你所做的事情,不也是在培养自己的亲信吗?扶持的是新的豪门,却也触及了旧豪门的利益。”

“小家伙头脑还挺灵活,”貂蝉点点他的额头,柔声说道:“与时俱进,世事变化,没有什么是不变的,旧豪门要么顺应着变,要么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这是物竞天择的自然规律!”

司马懿睁目结舌,竟无言以对,这其中的冷酷无情,需要多少人的性命去填啊!

“新豪门诞生,后来者再碾压新豪门,不断的有新鲜血液融入这个国家,来改造它,让它变得更好,直到在未来,迎来真正的大同之世,孔圣人的幻想,终将在百年、千年后成真!”

诸葛亮惊问道:“孔圣人的幻想?天下为公吗?!”

他可以做到自己为公,也能做到让身边人,日后的子嗣为公,可是多的,让天下为公,何其艰难!

“对,不是先周那种大同,亦不是返祖,而是真正的天下为公,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这难道不是儒学‘仁’之一途的最终归途吗?一人仁,百人仁,乃至万人仁,千万人仁,四海之内都仁,这不是孔圣人提出最美好的幻想吗?若我说,它是能够实现的呢?”

“孔圣人的大同幻想,是能够实现的?”诸葛亮喃喃道:“这怎么可能,那么州牧又在为了什么而去做这些。”

“不为己身,而为天下,就能做到这些不是吗?”貂蝉笑容灿烂:“至于忘了初心,得权势后想要弄权之辈,至少在我有生之年,我能把他给按在地上好好洗脸让他清醒过来。”

“不为己身,为天下,这才是天下为公吗?”荀谌感到不可思议。

貂蝉拿下三州发展迅猛,日后问鼎天下都是可以的,她当真是为天下吗?!能够做到真正的为了天下啊!

可是想到徐州的火/药炸山,想到眼前的辩论盛会,印刷术,还有那些被收拾得噤若寒蝉的徐州豪强们,荀谌又有几分相信了。

荀谌有个疑问不适合在此时问出口:难道她以后打下了天下不打算做皇帝吗?

想想现在幽州、青州、徐州的政治模式,逐渐在向着不需要貂蝉就能自主运转而转变,一旦如辩论盛会的考核制推广开,官场的新鲜血液也将能够自主循环往复,貂蝉在做什么,荀谌隐隐有了些预感,他心绪起伏,只想高喊一句:这太疯狂了!

可天下大同,想想那大同的幻想胜景,若有生之年能够看到万人之仁,千万人之仁的盛况,那将是多么激动人心的事情!

哪一位儒家学者不以“仁之终极”、“大同盛世”而奋斗?他们修己身,报国家,前行在未知的道路之上,为了得到统治者的认可而改变自己的原则,为了生存而采取迂回手段,到头来谁还能记得孔圣人当初设想的理想世界?

修身、齐家大部分人能做到,治国,平天下,少部分人能做到,可天下大同,没有人!至今没有人能够接触到理想乡的影子,而现在貂蝉告诉他,这些在未来是可以实现的!

万人仁,千万人之仁!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

荀谌念及《礼记·礼运》之大同篇,眼眸中在时光里沉淀的灼热火花再次复燃起来,他连连追问道:“人人平等,天下为公,这是能够实现的幻想?!”

“即便我们有生之年不能,留下了那么多的萌芽,那么多的基础,天下后来者数不胜数,还愁没有人能够将我们留下的痕迹发扬光大吗?传承啊!只要我们薪火相传,来日你的子子孙孙们必定有一位能够看到大同之世出现的景象!”

“所以说,荀先生能唤我这一声主公,我很高兴啊,因为又多了一个能理解我的人走上与我相同的道路,同路人多了,路上我也就不会那么寂寞了,”貂蝉含笑说道,她看到荀谌眼眸深处的星光,就知道他已经被她所打动了。

前行的道路,不止有她和子龙哥哥,更有源源不断志同道合的人们一起奋斗,将这个世界变的更美好,做到青史留名,做到教科书上都是她与他们的事迹,让后世的学生们背诵她所说的金句,想想都超激动!

荀谌一时竟不知该说什么好,他从来都不知道原来貂蝉竟有这样的“大志向!”

敢于天下先,难怪,难怪她毫无威严却能令手下能人一一折服与信众,这样子的主公,是天底下诸侯之中变异出来的一朵奇葩,不,是瑰宝!

多么难能可贵,哪怕她不足以威慑众人,也足够看到了她身上可贵之处的有才之士齐刷刷聚集在她身侧,为她保驾护航,正如贾文和,正如郭奉孝,正如他的侄儿荀公达。

她的思想已经远超时人太多了,荀谌叹息,这样的主公,可得好好爱护着,过了这个村可就没这个店了。

“谌自当竭尽全力为主公夙愿达成出一份力,”荀谌认真说道:“没有一位有远大理想的儒士会拒绝您招揽。”

天下大同,是儒家追求的理想社会,是孔子的幻想,亦是他们心目中的“乌托邦”。

“事情要脚踏实地做,饭也是一口一口吃,”貂蝉笑着说道:“我知道前行的方向,为你们引领前行的路,而最终去实施这一切的,是你们。”

而这些人,将成为教科书上永垂不朽的先行者,为后人们所敬仰,成为后人们心目中的“圣人”。

貂蝉看向了赵云,眉眼弯弯,两人之间有默契地相视一笑。

他们一个掌舵人,一个护航人,当真是绝配,天生一对!

司马懿幼年时局势动荡,因父命随兄长司马朗返回家乡,恰逢灾荒之年,天灾**死伤无数百姓,战乱、饥荒、疾病,夺走了多少人的性命,他们在动荡的局势之中迁徙家族,随着兄长奔波劳碌,抚恤宗亲。

董卓倒了,关中乱军侵袭,他的兄长苦苦相劝,乡人们不愿离开故土,待局势安定回到家乡,那些人十不存一。

从小他的父亲与兄长就教导他不要因世道衰败而放松学业,眼睁睁目睹那么多的哀嚎与悲痛,小小年纪就已经早熟起来的司马懿求知若渴。他心中自有建功立业、济世救民的信念,但因人小力微,只得孜孜不倦地去学习,去练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