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吕后(第2/5页)

总不能刚开始的时候,宗室里头的那些成员都能做诸侯王,等到之后,自己的孙子曾孙一辈,连个偏僻的旮旯角落都捞不到吧!到时候,只怕刘家那些子孙自个,就要磨刀霍霍,向着自己血脉已经远了的堂兄弟下手了,毕竟,不让那些血脉已经远了的宗室腾出地方来,他们的儿孙怎么能捞到一个好的封国呢?

到那个时候,内乱几乎是在所难免的事情,大家非得打起来不可!这么一来,老刘家在自相残杀,是不是又有什么彻侯,乃至是什么陈胜吴广之流冒出来呢?

刘邦想着都开始满身大汗了,他直接站了起来,光着脚就在地板上走来走去,看着地图,眉头都拧成了几个结,他皱眉说道:“那该如何是好?”

现在,刘邦居然觉得自己能够理解始皇帝了,是不是他也意识到了分封制之后面临的就是战乱不休,这才有了后来的事情呢?

刘邦犹豫了一番之后,说道:“要不,将来非有功不得封王?”

舒云嗤笑了一声,说道:“给自个的儿子混功劳还不简单吗?总不能那些彻侯的子弟,什么功劳也没有,就因为有个能干的祖先,就能继续做彻侯,反倒是皇家这边,对自己的子孙那么苛刻吧!到时候,一帮皇子如果争不到皇位就一无所有的话,只怕回头皇子之间的争斗就能搞出一系列的乱子来!”

刘邦皱眉问道:“那皇后你到底是个什么主意,就别卖什么关子了!”

舒云点了点头,说道:“我的主意也很简单,那就是推恩!”

以前的时候,推恩令针对的是刘家的宗室,而如今呢,舒云针对的就是封君,彻侯,还有诸侯王了!舒云说道:“同样是儿子,总不能嫡长子什么都有,其他儿子只能分到一点微薄的家产就滚出去吧!所以,不管是什么人家,最好呢,得有一个合适的继承法出来!”

事实上,秦汉时候的继承法,其实就是类似于欧洲封建时候的继承法一般,长子天然继承一切,其他儿子呢,家里有能力的,送他去军队,去读书,去学习神学,但是家里的爵位和土地,其他儿子都是无法染指的。

这个时候,朝廷天然厌恶那种大家族,也就是后来那种门阀世家,朝廷都是鼓励百姓分家的,像是授田,就是按户授田,一家三口也是一百亩,一家九口也是一百亩,所以呢,百姓想要多分一些田,那么就得赶紧分家。

而现在呢,舒云表示,寻常百姓分家也就算了,朝廷不好多管,但是呢,有爵位的人家,分家分产就得按照规矩来。嫡长子呢,分大头自然是应该的,但是其他儿子呢,也不能什么都捞不到,真要是什么都捞不到,这些就是不安定因素了!

所以,最好就是嫡长子分得一半以上的家产,其他的呢,嫡子可以按照剩余家产中的大半进行均分,而庶子呢,就只能分剩下的了!至于具体的比例该如何制定,那就得另外去说了!

刘邦本来就是个很有政治头脑的人,舒云不过就是起了个头,他也就明白舒云的意思了,分家是必须的,但是呢,要给其他的嫡子庶子一个希望,不光是家产,爵位也是一样的。

像是一个诸侯王,完全可以嫡长子承袭宗庙,其他的嫡子呢,也可以分到一些郡县,在这些郡县做诸侯王,至于那些庶子吗,摊上一个儿子比较多的诸侯,那就只能沦为彻侯了。而想要提升爵位,那么,按照刘邦的想法,也很简单,那就是立功,立下功劳,就可以提升封户,提升爵位。

当然了,这也就是吊在驴子面前的胡萝卜而已,功劳哪里是那么容易就有的,真要是功劳那么容易有,也不至于周天子的时候,诸侯国也就只有那么多了。

至于彻侯也是一样,原本秦国的时候,传承下来的军功制度就分为二十级的爵位,这里头,除了彻侯之外,其他的爵位都是要递减的,即便是关内侯也是一样的。

而如今呢,即便是彻侯,也不能永远承袭下去了,彻侯封户的底线是五百户,等到食邑低于五百户,那么自然也就落到关内侯这个级别了。

舒云冠冕堂皇地说道:“所谓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因而,爵位递减也是理所当然的道理!想要保住自己的荣华富贵,那么就得让子孙上进,不管是做一方父母,还是为朝廷开疆拓土,都能保持富贵不堕,这也是为了大家子孙后辈的前程着想呢!”

刘邦听得想笑,他这会儿也放松了许多,又坐了下来:“以前怎么没发现,皇后居然是这般促狭的性子!”

舒云轻哼了一声,说道:“陛下倒是真的了解我!也罢了,陛下觉得,妾身的这些想头如何?”

刘邦点了点头,说道:“却是有理,只是嘛,那等功臣,还是应该有些优待的!”

舒云随口说道:“不过是妾身一点不成熟的想头而已,陛下自个斟酌便是了!”

舒云自顾自地梳洗了去休息,而刘邦呢,躺在舒云身边,看起来睡了,实际上呢,已经开始盘算琢磨起来了。

刘邦在之前的时候,对于下面那些臣子,其实已经有了一些打算,但是如今呢,有些想法就要调整了!在之前的时候,对于那些异姓王,刘邦觉得是眼中钉,肉中刺,就算他们日后老老实实得比较消停,刘邦也是想要将他们给铲除了的,但是如今呢,既然可以用更加温和的手段,削弱他们的势力,那么很多事情就很好办了!这里头,儿子最少的,差不多就是张良了,就算是张良,也有两个儿子呢!

至于其他那些,有的呢,年纪比刘邦还大一点呢,还能再过几年呢,等到他们一死,几个儿子将封国一瓜分,对于中央自然也就没有太大的威胁了。至于他们联合起来,跟中央对抗什么的,刘邦对此真的想要笑了,这种事情,几乎是不可能的,人都有私心,原本一无所有的人,若是拥有了相应的权势和财富,他只会将其守得死死的,不许任何人威胁到自己的利益。

因此,刘邦呢,接下来就是开始册封几个异姓王,他们原本就是诸侯王,除了少数几个人之外,其他那几个诸侯王呢,还是让他们留在了自己的封地,至于其他刘邦觉得有威胁的,要么改了封国,要么呢,就在旁边将他们原本的属下或者是兄弟额外册封为诸侯王,分了他们的权柄,他们自然也就翻不出太多的风浪来了。

等到几个诸侯王册封好了,刘邦又开始册封彻侯,第一批一下子就册封了好几十个,然后,刘邦就直接在长乐宫设宴,一群人凑在一起,喝酒谈笑。

刘邦本来也不是什么讲究礼节的人,在场的呢,不少还是从小就认识,一块儿长大的狐朋狗友,酒肉兄弟,另外的呢,也都是老相识了,因此,刘邦呢,压根不讲究什么君臣之礼,一个个放浪形骸,推杯换盏,还不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