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明修栈道(第2/2页)

有这么好的平台,这也是柳若依为什么有底气让极光传媒在内地进行大规模人才收割了!

现在柳若依的这个套路,极光传媒的高层和李二少基本上都知道了。

正因为这样,赵大少和李二少这俩个简直佩服得要死,他们完全没有想到柳若依竟然有着这样异想天开的主意,而是仔细推敲后,这个主意尽管有难度,但是并非真的完全没法实现。

卫星天线在内地的推广是有一定的政策风险,但是打击程度并不是非常坚决,至少对赵大少和李二少这俩经常去内地的人清楚,即便在城市中,内地都经常能够看到不少大型的卫星锅存在。

当然大城市这一点要少些,但是在中小城市,那真是没有什么人在管。

柳若依现在的策略就是往农村和中小城市去普及,价格上虽然比起村村通这种有补贴的稍微贵一些,但是架不住柳若依要求研制的这种卫星天线系统使用简便,而且收看的台要多得多啊。

村村通卫星接收机顶多是内地卫视台加国家电视台频道,柳若依让易视科技开发的却在看到这些内地卫视台之外还能看到香江台,当然为了鱼目混珠稍微混淆一下目的,无线和火鸟台也放进去了。只不过调试效果最好的还是ATV,最重要的是这个香江台还只放娱乐节目。

不管是综艺节目也好,音乐节目也好,还是电视连续剧也好,全部都是娱乐性的,让各种口味的电视观众都有选择到自己喜欢的节目机会。

毫无疑问,柳若依的这个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计是有一定风险,时间一久,内地也不是谁都看不出来这边做的事情。

不过只要ATV在播放内容方面自我克制,不要做得过火,确保节目老少咸宜,柳若依的这个事情就算后面有人看破也不会有什么问题了。

砍掉容易出现不可描述问题的新闻版块,走纯娱乐化路线的ATV,未来就算拿不到内地落地的机会,只是也不会列入被打击的名单之中。

赵大少和李二少这些家学渊源的人精,别的事情看不到柳若依那么远,那么精确,但是这件事他们却有自己非常确定性的看法。

事实上,AST销售公司的成立,已经让这俩个人非常明确地摆明了态度,就是不行一切代价促成柳若依的这个构想。

亚洲东南亚和东北亚的推广,相对内地推广来说,更多是看销售的渠道能力,以赵家和李家渠道人脉,现在香江还真不敢有几家跳出来说比这个更强的。

产品拿出来后,AST可以同步推广到这些国家,根本不会缺钱扣扣搜搜一家家推广起步,而是高举高大直接全面铺开,只要产品质量过关,易视科技这种一锅三星的产品在这些市场就是大众的神器!

至少可以收看到一百多个免费电视频道的东西才卖他们几百块钱,实在是太便宜他们了。只要ATV的节目质量能够在这些电视台中占据上风,显然ATV的收拾人群就会快速扩大。

柳若依的这个套路,同后世把智能电视机作为生态流量入口产品套路如出一辙,自然比现在这些卫星电视台更加高明。

注册smartTV后,未来柳若依就算在智能电视技术相对成熟的时候插足这个领域也不稀奇,届时将卫星电视接收系统和网络电视系统集成进去,再进行大规模廉价销售,成就网络时代的新媒体神话也不会突兀了。

当然这些就扯远了,在手机都还是按键的时代,有线宽带才刚刚起步,现在如果同别人说十多年后的这些黑科技产品,恐怕就算大家接受能力再强,也会认为柳若依无稽之谈了。

全媒体这条路,在柳若依补上了终端接收这个环节后,基本上就暂时补全了。

前端内容制作有自己的电视剧团队和艺人队伍,后端有播放卫星电视台和接受装置的支撑,整个生态上面,现在放眼整个亚洲区都没有别的媒体比柳若依的这个布局更加完善。

虽然说现在看起来要花不少钱才能将这个生态链打造起来,最终形成一个雄厚的媒体新势力,有柳若依选择电影和电视剧前瞻性极强的眼光,能够抓住这个时期的爆款影视剧,那么内容端就没有亏本的可能性,过了几年将各方面人才网罗到位,那就基本上什么都不怕了。

想想未来内地三分之一甚至二分之一顶尖艺人都归属在极光传媒旗下,每年出产三分之一左右的的影视剧节目和音乐产品,这样的内容制作端已经可以让所有竞争对手望而生畏了。

偏偏极光传媒还有自己的渠道,无论是电视剧播放的卫星电视台,还是电影发行渠道,甚至接下来在进行极光传媒的二次融资后,利用新融资的资金,柳若依就会进军内地的院线市场,届时利用宽裕的资金组织一条面向内地主要城市的院线,全媒体最后的环节真的就齐活儿了。

以后随着技术的发展,在智能手机出现的时候,顺势切入到移动互联网上,携强大的内容资源和渠道资源,柳若依想不出十多年后谁家还有这么强大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