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好奇宝宝(第2/3页)

那姑娘摇摇头“没地方住。来了几天跟我那个亲戚挤,本来她安排我回去了的。”

江满为难了一下,她招工告示都写了,不管吃不管住。

“姐姐,我,我可以晚上在店里,天这么热我打个地铺,有张席子就行,正好还能帮您看店呢,我再慢慢想办法。”

吴小青娘可怜巴巴地看着江满,“姐姐,我老家那么远,一来一回坐车花钱,好容易来了没挣到钱,回去跟爹娘也不好交代。”

江满叹气“那要不你就先试试”

就让她留下了,说好了试用期半个月,半个月工资二十块钱,之后再协商。

刚来肯定也没法叫她烤面包,江满就让她打杂、打下手,招呼顾客。这边说好,那边吴小青就跟着她进了里边操作间,按她的指点把月饼馅料分成一个个小球,包上江满做好的面皮,磨具里压一压。

本来也没什么技术含量,这姑娘看着干活还算利索。

江满中午接了畅畅放学,就回家做午饭了,让吴小青留在店里顾店。

时隔七八天,三口人终于又吃到了自家做的午饭,白米饭、炒莲藕、炖了个花鲢鱼头,加点儿豆腐进去跟鱼头一起炖,也不用专门再烧汤了。

“还是自家饭吃得滋润。”吃饱了,姚志华摸着肚子感慨。

“还是妈妈做饭好吃。”畅畅也摸着肚子感慨。

江满翻了个白眼“那感情是,别人做的东西都好吃。”

爷儿俩互相看了看对方,畅畅从小椅子上滑下来,笑嘻嘻把自己的小饭碗送到厨房水盆里去了。

“我洗碗。”姚志华笑嘻嘻爬起来,把其他的碗和盘子一起端走了。

然后厨房里就传来哗哗的水声和爷儿俩嬉闹的笑声。

“爸爸,妈妈店里来了个很好看的姐姐。”

“噢,真哒,有我们畅畅好看吗”

“嗯”小姑娘想了想,“她也好看。”

江满噗嗤一笑,走到厨房靠在门口说“畅畅,你不能叫姐姐,你得叫小吴阿姨。”

家庭人口简单,小姑娘貌似有一点点分不清辈分,漂亮的姐姐是小吴阿姨,有问题吗

“真挺漂亮的,放在咱们店里都养眼。”江满跟姚志华闲聊,“深山出俊鸟,不信你明天去看看,长得跟林妹妹似的。”

姚志华嘁了一声“你呀,得亏不是个男的。”

看看拿着小花碗玩水的闺女,话题没敢再继续,小姑娘现在学习能力超强,偏偏还啥都不太懂。

结果这个吴小青总共在江满店里干了七天,就跟江满说要走了。

江满寻思了一下,这七天,双方也没哪儿不愉快啊,吴小青每天三顿饭,大概能有至少两顿在店里吃面包,晚上就在店里打地铺,偶尔出去吃碗面、买个包子。她看这姑娘初来乍到,总是怯怯的,说实话还挺照顾她。

于是江满就说“你干了七天,咱说好了试用期半个月,我呢也不说别的了,说好这半个月工资二十块,我给你十块。”

吴小青两手抓着来时的布袋子,怯生生低头不吭声,江满就问她,是打算回老家去了,还是有别的工作了

“姐姐,你别生气,我也知道这样不太好。”吴小青嚅嚅说道,“我,我去芳菲美发厅了,就在前边那条大街不远,他们管吃管住,一个月工资答应给我六十块呢,我寻思,也能学个手艺。”

江满一听,沉默了一下问“你去他们那里看过了吧,女学徒工都是干啥的”

吴小青低头老半天道“老板娘说了,给客人洗头,学理发。”

“那行。”江满说,“那你要去就去吧,我这儿肯定给不了你一个月六十,也不管吃住。”

店里只剩下江满自己,晚上姚志华放学,便自觉到店里来了,一看,江满正在忙碌,后天就是中秋了,又恰好是放学和下班时间,来买月饼的客人排队结账。

“来帮忙。”江满一看他来了,忙把他拉过来,叫他在柜台里收钱,自己只管包装,

“畅畅呢”姚志华赶紧问了一句。

“接回来了,在那边玩呢。店里当时有顾客,我这儿实在走不开了,瞅见他们陈弯弯妈妈从门口过,就拜托她帮忙接回来的。”江满说。

没法子,越到放学接孩子的时间,店里越忙。

“哪个陈弯弯别随便让旁人接。”姚志华接过顾客递来的钱,一边找钱一边问道。

“陈弯弯家就住前边那条弄堂,认识了的。”江满说,“这不今天特殊情况吗。”

天色将黑,江满加班烤制的月饼都卖光了,三口人关门走人,路上买了些菜肉包子,回去快手快脚烧个米汤,凉拌洋葱木耳和小葱炒鸡蛋,才吃上晚饭。

“这个小吴,看着挺好一小姑娘。”姚志华摇头感慨,“过了中秋节,赶紧再招人。”

“可不是吗,干什么都怯生生的,我刚开始看着她其实也不太合适,还是心软了。” 江满道,“人各有志。这都八十年代了,不理发的洗头房只会越来越多。”

毕竟,这是一个社会和思想急剧变化的时代。

中秋节前,江满给江谷雨寄去一些钱,嘱咐她送节礼帮她也送一份,跟江老爹说她就不回去了,叫她尽量买点老人能吃的能用的,或者再给他买件衣服之类的。

江满算是看出来了,把钱寄给江老爹,他只会转手就交给儿媳妇,指不定还觉得自己这个公公当得真好。

各家有各家的日子,娘家就是这么个模式,姐妹俩反正也习惯了。

至于姚志华会不会给老姚家他爹娘寄钱,还是怎么安排,江满也不问,也不管,毫不关心。

姚老头、姚老太再不好,也是把姚志华养大了的,姚志华要真能不管不问,他就不是姚志华了。

一码归一码,他跟他爹娘那边,只要别牵涉她,江满只当跟自己无关。

八月十四,江满只在一早晨去烤了两炉月饼,除了周围熟客邻居来买,别的就没怎么卖,有客人来问,她就说临到跟前儿没做,寻思大家早该买了的。

她把两斤一包分好,中午就让姚志华拿了几份,去送给他几个熟悉的教授,还加了包茶叶。

“这样能好吗”姚志华拎着月饼问道。其实八九十年代社会还真挺尊师敬长,可尊敬归尊敬,这年代淳朴的人们,大约很少有给老师送礼的做法。

“一共才两斤,你就说自家做的,带来大家尝尝,我连四斤都没敢给。”江满指指另一包,“这一包多些,你拿去给你那几个同学分,过节他们肯定也回不去。马秋汝她爸妈都来过,估计不少人都知道了你家里开面包房、卖月饼,你都不送两斤,你才不好意思呢。以前你读本科,不也经常请宿舍同学吃东西,我辣豆酱做的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