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翠溪镇一日游(第2/3页)

薛娘子认真考虑,“当然行。但是咱们刚一开始也得卖些常见的,还有,这自创的点心得多少人做?工序复杂么?要请了人,多久能上手?还有,有没有秘方?秘方怎么才能保住不叫人学了去?最重要的一条,这点心能一年四季卖吗?”她是见过些世面的,知道有些点心到了冬季是没法做的,比如方才那奶酥,需要用鲜奶和鸡蛋。她虽没养过鸡,但也知道鸡到了冬天下蛋很少甚至不下蛋,至于牛羊奶,倒不知牛羊到了冬季还产奶不产。还有些要用鲜果的点心,什么樱桃酪、青团之类的,没了那点鲜果清香,也就不足为奇了。

瑶光将薛娘子提到的几点一一写在她的随身笔记本上,两人又商讨一会儿,决定明天再来一次,这次带上吴嬷嬷。她是经年的厨娘,饭菜汤水烧得都好,白案面点也做得好,还会做药膳,若论做吃食,还是得请教吴嬷嬷。

两人叫来店娘子会钞,瑶光又将每样点心的价格细细记上,那店娘子一看,小声问,“两位炼师,可是想开个店面自己卖糕饼点心?”

薛娘子一听便知有戏,“只是想想,倒没当真。镇上如此繁华,也不见得有店面租卖。”

店娘子笑道,“炼师,我姐姐就在镇上做中人,镇上虽繁华,可每年都有好些炼师还俗,倒有一多半人愿意将手中店铺门面转让了重新买田置地,或是在京中租铺子做生意的。若是两位有意,待我叫了姐姐过来。”

瑶光和薛娘子相视一笑,这可真是正瞌睡了有人递枕头。于是和店娘子约好明天午后再来。

瑶光又叫了四样两人一致认为不错的点心,叫小二仔细包好,送去灵慧祠献给老郡主、张师姐和两位师侄等人吃,其他的点心一并包了,给婢女们吃。

出了松鹤楼,店娘子还叫了一位“向导”娘子陪着她们。

在翠溪镇上,这样的向导大多是活泼善言的中年女子,有些是贫穷的女道士。

凡有想要出家的女子必先来打听,或是来亲自看一看,这些向导娘子都是镇上人,对梨溪山上下几百个道观熟得很,哪家道观院子里花园好,哪家师父管得松散,哪家规矩严,她们全清楚。

想要出家的女孩子们让向导娘子们领着,到心仪的观中走一走,上个香,便能知道些底细了。待女孩子出了家,平日来镇子上走动,也可以由向导娘子陪着,听听趣闻和京城的消息。

老郡主便有两三个相熟的向导娘子,一个月总要来灵慧祠四五回,陪她说笑讲八卦——讲的是谁谁家的小姐最近出家到某某道观了,大约待个三四年就要还俗的,谁谁家的小姐却是被父母送来的,许是做下了什么丑事,不知道还能不能还俗了,谁谁又于谁谁结了道侣不到两年和离了,此时正在争夺财产……等等。

店娘子帮薛韩两人请的这位向导娘子姓高,人如其名,又高又壮,三十多岁,黑红脸庞,笑得十分讨喜,既不让人觉得巴结市侩,又很热情。她不管自己肤色如何,硬是穿了一身天水碧掐月白牙子的对襟长比甲,里面是珊瑚色窄袖纱衫和水绿裙子,头上戴着几支精巧的小金簪,襟口别了一支珠兰,香甜馥郁。

瑶光在现代时经常旅行,有了钱后,每到一地必会高价请个导游。有个高质量的导游相陪,不仅可以少走冤枉路、少排队,进店有折扣不会被猛宰,还能吃到本地特色菜肴,去到没太过商业化(人少)的一些景点,再由导游讲解各种典故趣事,快活得很。

她随着高娘子走了一会儿,断定这娘子在现代必然是个得提前预约才能约到的好导游。

瑶光和薛娘子在高娘子的带领下在镇上游逛,快意舒畅,不觉到了午饭的点儿,高娘子带她们去了一间门脸不显的小店,为她们做主点了一碗榛蘑鸡丝面。这面倒是今天的意外惊喜,吃完齿颊留香。

饭后又溜跶了两刻钟,高娘子带她们去了一家专为女子服务的汤屋。这汤屋有个极风雅的名字,叫“软云香”。

汤屋是个三层木楼,背靠梨溪,庭院中种了许多花卉,分成许多间独立浴室。瑶光对这个汤屋极有好感,觉得有几处简直像是从《千与千寻》里抓出来的,绿柳庄虽然也有温泉,但远不及这里热闹——这里婢女们全都只穿着半臂短衫和短裤子,露着手臂和小腿,赤脚捧着木盘在木地板上轻快跑来跑去,欢快应答招呼客人。

这里不仅能喝茶泡汤,还能按摩捏脚修指甲修眉,当然也少不了各种美食。

瑶光她们和高娘子一起享受了足浴按摩,又叫了不少点心汤饮。

这一次,两人十分一致地选了一味玫瑰卤奶皮羹作为优秀点心。

瑶光见这一天中吃的点心中不少有鲜奶做食材,问高娘子梨溪山附近是不是有什么牧场专门养牛羊卖奶的。

高娘子正由一个婢女按摩头顶,闻言眯着眼睛微笑:“炼师好眼见。”随后讲起梨溪山周围的情况。

梨溪山高万仞,方百里有余,地势起伏。如果将梨溪山看做一个七层宝塔,最上面是上清宫,其下是灵慧祠和诸多女道士的道观,再下是翠溪镇,这之下还有好几层呢。

翠溪镇之下有片山谷,风景秀丽,名叫“翠谷”,建着许多有钱人家的别院;山谷另一侧,隔着一条溪水是原先梨溪山上的山民村子。这些山民早就没几个种地为生的,或在镇上置了产业做买卖,或在别处买了田地,自己家妻女镇上做雇工。

再往下走,从前是几个荒山包,地里净是石头,除了村民盖房子时没人去的。后来有了上清宫,富贵人家来山谷盖别院,也都从这里取石头,地也渐渐变平了些,成了一片草坡,其中虽有溪流经过,但还是有一道一道的石头坎和若干巨石,放马放牛是不行的,村民们就养了些山羊绵羊。

从这里再往下走,才是开垦好的一片片旱田水田,几个村落。

风水轮流转,从前山上的姑娘要往山下村子嫁,自从出家业繁荣昌盛之后村子的人不少人卖了田地搬到山上,也有自己留下将女儿送山上指望她能学门手艺的。

薛娘子听到山谷中有别院,就留心起来,等高娘子讲完这“七层宝塔”忙问,“那些别院,可有买卖租赁的?”

高娘子又笑了,“自然有的。待明日见了陈三嫂,两位炼师可向她打听。别院有大有小,有的精致极好,有的却只得个落脚的地儿罢了。”她小声说,“小姐们出家,有些也在翠谷中租个小别院,不在观中修炼时到在家院子消遣,岂不比在观中更逍遥?翠谷中的澡堂子、戏园子比这镇上的还精致呢,小姐们到了谷中也都穿俗家衣服……”她说到这儿忽然停住,有些不自然地笑了笑才说,“炼师们若想去瞧瞧,咱们定个日子一起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