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挑衅(第2/2页)

中秋过后,点心店的生意恢复日常销售量,瑶光和薛娘子挑选了六个手巧的婆子丫头,和竹叶一起教她们做包包。

她们用竹篾为骨架,选用了厚实的锦缎为面,做了十几个包,大家换着背几天,说说各自的体会,淘汰了几个,最终选定了四个包型,托特包(大号和中号),马鞍包,和风琴包。

其他的包型并不是不好,而是她们目前没找到合适的皮匠,也不想一下子发展太多副线,先这么做出来,如果“手提包”成为京城仕女们必须拥有的爱物,那自然有人跟风制作,到时候再挑选手艺好的皮匠就容易得多。

选中这几个包型作为第一批推出的产品,也是因为这几个包型简单,只要按照模板在布料上画出线,裁下来,按照流程缝制即可。

有了之前做点心时的流水线,现在工人们很快就能上手了。

流云衣的制作比起包包要复杂些,但也只是工序更多,瑶光依旧进行流水线训练,每人只要能够将自己负责的那部分工序做熟练,组装起来就是了。

最后再安排一个质检员:竹叶。由她负责验收成品。

秉承她一向的风格和理念,瑶光给包包和内衣也都准备好了漂亮的包装。

她请竹器店做了竹骨架,内衣和包包装上骨架后在放进丝绢绸缎缝制的袋子里。袋子里还放了精致的手绘小卡片,上书“碧水”两个篆字。

因为灵慧祠供奉的神仙是碧水元君,这是位掌控京城水系的女神,所以瑶光就用“碧水”二字作为她们产品的商标。

瑶光召集来手下的婆子丫头们,激励一番,叫她们赶紧加急赶制手提包和流云衣。老郡主的赏花宴定在九月初十,可客人们大约会提前几天就来。

除了普通包装,她还得准备些限量版豪华礼盒装。

芸香楼不是看不上她做的“彩妆盒”“口红盒”么?哼哼,今后要你们高攀不起!

瑶光命人买了一大批雪浪纸送去竹器店,叫师傅们糊了二三十个大纸盒,其中加上细竹篾做的网格骨架,做好的盒子沉重结实。她要的就是这种沉甸甸的手感。盒子做好之后再配上丝绸的轻便提袋。

瑶光做好员工动员,安排好各项事项,将这几十个纸盒放在筐子里,骑着豆沙回翠谷别院了。为什么呢?因为老郡主怒气暂歇之后立即不甚委婉地暗示她:你病还没好了一个月呢,今天叫你来是我着急了,你还是回你自己的地方住吧。

回到别院,瑶光再次感到人手不够。

她取出韩瑶光1.0留下的那份农庄地契和仆人的身契,用纸笔写下庄仆的年龄、性别,打算从中找些人来山上帮忙。可是,这些人要住在哪里呢?

这还得去找中人陈三嫂问一问。最好是翠溪镇或是山下有人卖院子,如此便能让人住下,她目前缺的只是员工宿舍。

下午,瑶光画了几个盒子后略感困倦,躺在床上又翻了会儿《金灵翘传》。她看著书感叹,唉,这书要是配有插图就好了。她又爬起来,跑到桌前画了几张小图,待干了之后上色,再粘在书页上,嘿嘿,咱不就有图文并茂的小yellow书了么?可惜,这个时代的印刷技术实在不怎么行,好不容易有插图的书,也都是白描插图,为什么?因为白描图只有线条好印啊!再好一点的,是把白描图印好了之后手工上色。那最后的成品效果就因上色人的水平而异了。

瑶光画图画得正起劲儿,竹叶来给她送晚饭了。

她病愈之后便令秦婆子等人回山上了,现在要赶在重阳前搞大生产,她怕竹叶年轻压不住阵,就叫秦婆子去瑞莲坊当监工。

瑶光忙将图画收了,叫竹叶陪着她在客厅吃饭。

她先问问小竹可从太清宫学堂回来了?功课还好?在哪儿吃的饭?在学堂里有没有交到朋友等等,又嘱咐竹叶,“跟那个小皮猴子说,等我回了灵慧祠,可要看她功课的。”她养病期间薛娘子把教养小竹的事儿揽了过去,瑶光看了几次小竹的功课,必须得承认,薛娘子教导小孩比她强得多。

竹叶应了,犹豫片刻又说,“娘子,今日我去漱玉街收钱匣子的时候,看见曹娘子家嫂子来了,叫曹娘子把她赶出去了。”

“嗯?怎么回事?”

竹叶转述吴嬷嬷打听来的消息:曹娥的兄嫂一直以为她会过继他们的小儿子,却不料中秋节时,曹娥下山团聚,姑嫂不知因何起了龃龉,曹娥便说待自己三十岁后去育婴堂抱两个螟蛉子养,不会过继侄子。这下可戳了马蜂窝了。她兄嫂早将她那份嫁妆中那几亩田地算作自己的了,她山上开这片铺子的进益将来也是他们的,这哪能愿意,于是纠缠不休,今日又来了。

竹叶愁道:“娘子,她嫂子只怕还要再来生事呢。到时岂不耽误咱们生意?这可怎么办呢?”

瑶光想起曹娥看观音图时说的那番话,就知她并不是一时恼怒才和她兄嫂撂狠话,而是心里早有了主意。要换做是她,也更愿意养螟蛉子。侄子再好,人家有自己的亲爹妈,真遇到什么事,曹娥肯定越不过她兄嫂。

瑶光淡淡道:“若她嫂子再上门闹事,就跟她说,这店面是我的,我可不是好相与的。”赤练仙子李莫愁之名现在怕是已经从京城传到梨溪山了。

隔了两日,瑶光正在瑞莲坊二楼指挥工匠们挂窗帘,清芷又气喘吁吁跑来了,“师叔,圣上派了特使来了!快随我回灵慧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