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六零年代种田忙(第2/3页)

就是缺人,那也是从职工家属里面寻找,不会招外面的人。

除非大学生,分配过来的。

想到这里,狗子爸想起二狗子的学习向来都很好,说不定可以接着上学,考个高中,再上大学。赶明儿,他问问二狗子去,顺便三狗子也得问问。

能学就学,不

学就回家种田。

“我也就是私底下,随便嘀咕两句……”狗子妈撇了撇嘴。

“行了,我明天会跟妈说的。”狗子指的自然是不同意过继这件事。

不过这件事也得跟二狗子提提,省得蒋大爷私下跟二狗子提了,二狗子满心满眼都是想过继,结果爸妈不同意,断了二狗子的财路而怨恨上他们。

父子两得说清楚,不然到时候儿子可能会离心。

狗子爸对二狗子还是很在意的,大狗子人老实,也不怎么会读书,只能下地干活挣工分。二狗子人机灵也活泛,读书还好,只要念下去,不怕不成材。

至于三狗子,活泼好动静不下来,即耐不下心来种地,又坐不住读不了书,那就只能送去当兵了。正好三狗子眼神好,手脚快,是个当兵的好苗子。

三狗子还不知道他爸跟他奶,都想到一块儿去了呢,都觉得他适合当兵。

剩下的四狗子、五狗子、六狗子、七狗子年纪还小,得再看看,才能决定以后干什么。现在不用着急。

“唉,回村里,咱们还得张罗起房子。咱家这么多儿子,可咋办哦。”

这回起房子,肯定要多起几间的,孩子们都大了。大狗子夫妻俩就得有一间,二狗子跟三狗子的也要准备起来,其他的可以挤挤不用着急。

狗子爸听到媳妇提起这个,也是头疼。

“明儿个我问问妈,看看妈心里有没有打算。”这钱都是他妈收着,他只知道大概的数,具体有多少钱,可真不知道。

所以这起房子的事儿,还是得他妈拿主意。

狗子爸妈这边愁着,那边林雨薇也是发愁呢。

照狗子妈那话,他们是不能一直住在蒋大爷家的。

就是能住,也不能全部都住在蒋大爷家。

且不说他们家要是全部住县城,那公分赚不着,村里可不会给他们发粮食。

虽然村里有一部分粮食是按人口分,但是他们家啥都没干就想白领粮食,村里人第一个就不会答应。

所以,过了这个年,他们还是得回张家村去。

那问题就来了,他们房子已经被烧。第一个要紧的事情,就是起房子。

可以先把烧了的房子,盖个茅草顶,或者盖个类似牛棚的,暂时先住着?

想到这里,林雨薇不禁想哭,这可不是被逼住牛棚,是自己主动去住牛棚,真坑。

不过还是自己家房子暂时盖个顶,修一修,将就住着。等回村里就批地基去,家里这么多劳动力,应该很快就能盖起来。

林雨薇是不想再住泥土房子了,她想住青砖大瓦房。

这时候买砖瓦也需要票,他们压根就弄不着这玩意儿。

所以该怎么自己努力住上砖瓦房呢?林雨薇开始思考,且先不考虑钱的问题。

上外面买,几乎是不可能了。

但是,自给自足呢?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衣服都可以自己织,砖瓦又为什么不可以自己烧?思考到这里,林雨薇这才豁然开朗。

砖头,没地方买?自己烧。

瓦片,没地方买?自己烧。

她就不信了,自己还不能烧出砖来。大不了质量没人家专业的好,不过她可不会烧砖,这种活计,还是要狗子爸他们来。

她就提供个思路,后面的还是要狗子爸想办法,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

印象中,这个时期,好像好多村里都会烧些土砖来用,就是不知道他们村里,有没有专门的窑洞可以借来用。

有的话,那就最好不过了。

嗯,还有打猎不能停,等初三了,让狗子爸他们上山看看。

到时候换钱,换粮,换票,都使得,就是本来她想给大狗子弄个工作的,现在估计是很难。

张家村的马家,人人都很开心,除了马老太。

三妞妈拉着三妞到了角落里,跟三妞谈心。

“三妞儿,那咋就把自己舍出去了呢?妈其实也不是那么想分家的。”要是分家的前提是要把三妞嫁给老男人,她是觉得不值当。

三妞依恋地抱住她妈的胳膊,轻声道,“可我宁愿嫁出去,也想家里分家,让爸妈跟弟弟妹妹们有好日子过。”

“哪怕我这次不选择嫁,等过完年也得轮到我了。没分家,家里的事都是奶说了算,到时候奶又能给我说什么人家。还不是一样被高价卖给别人。”

“现在这个虽然年纪大点,单是好歹四角俱全,有钱有粮有房,前头老婆还没孩子。只要我嫁过去,好好跟人过日子,再生个大胖小子,人家能不对我好?”

“我只要嫁过去生了孩子,以后的日子绝对不会差的。”这点三妞很肯定,今天见到老赵,凶是凶了点,年纪大了的,其他也还好。

“能有钱有门路买自行车,我绝对能过的好的。妈,我是心甘情愿的,您放心,我会好好孝顺你的。以后能帮弟弟一把,就帮一把。”三妞还说了一些好话,她也是真心为了家里人着想。

当然前提是她自己也能过好。

“再说了,谁知道奶下次给我说个什么样的亲事,要是对方比这还老呢?或者缺胳膊少腿,身体有残疾;又或者喝酒打老婆,前头还有孩子留下,要做人后妈。”

“妈,我这真算不错了……”三妞劝解她妈。

三妞妈听了三妞的话,眼角湿润,说来说去,三妞还是为了这个家啊。

“唉,都是妈没用,让你委屈了。小赵除了年纪大点,其他其实都还好。你以后嫁过去,抓紧时间生个孩子。小赵这把年纪了,甭管是男孩女孩,肯定都稀罕。你也别太逼着自己,这生孩子啊,就是命。

以后跟小赵过日子,你年纪比他小这么多,他肯定得让着比你。小赵让着你的时候,你可别太拿娇,该软和软和,该认错认错。生了气也别着急发火……”

三妞妈絮絮叨叨说了一堆的夫妻相处之道,正日子可是在正月十八,女儿在家也就十八天了。

这么短的时间,三妞妈恨不得把自己毕生会的小技巧,全部传授给三妞。让三妞过上幸福美满的好日子。

其实在三妞眼里那辆大自行车,可是加分了不少。

这辆自行车,可是崭新锃亮,一看就是新买的。这年头,谁会把刚买的车子,转头就借给别人。又不是缺心眼,要是弄坏了咋办。

加上他家条件确实不错,那这辆车必然不是他借的,而是自己买的。

村里小姐妹嫁人,哪个能嫁到这样富裕的人家。家里有大房子,不用跟别人挤着。出门还能有自行车坐着,上哪儿找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