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六十五 狙击梅家 上(第2/2页)

小七也不傻,自然知道他是为自己好,点头应下后,并交代他外出一定要小心行事,晋王是储君,常言道伴君如伴虎,将来是要在他手下吃饭的,别性子上来不管不顾的。

小两口躲在内室嘀咕了半天,天快亮了,李楚才整装出发。

他离开的七八天后,梅家老太爷抵达京城,一行人在东府西南的空院子里下榻。

没收到大太太黑氏的指示,小七也就没过问,只是梅婉玉派了丫头来问她能否过去拜访,这种事她自然不会拦着。

正月十五元宵佳节时,黑氏在后园办了几桌酒宴,除却自家女眷外,也请了梅家女眷过来,小七在席上认识了梅家嫡系那一脉的几位夫人,以及两个嫡出女儿,一个出阁了的叫梅思玉,另一个尚未出阁的叫梅吟玉。梅思玉正是当年想嫁给李楚做正房的那个,如今嫁去了仰川陶家。

酒宴之后,一众女眷在后头园子里赏花灯。

小七和大房、三房跟在黑氏身边,与梅家几位太太、奶奶门一起聊天喝茶。

梅家几个小姊妹则躲在角落的亭子里说悄悄话。

梅思玉作为梅家正统嫡出的姑娘,心气儿自然比旁人高,当年若非李楚抢先一步得了李家太爷的话,如今西府就是她的天下,榆州吴家算哪根葱,敢在他们梅家面前装蒜?!

“凭她长得再妖娆多情,也是个小门户出来的,能有多大本事?你都进门快两年了,竟连男人的身都沾不着,说出去岂非让人笑话!”梅思玉望着远处笑靥如花的小七,恨铁不成钢地鄙视一眼梅婉玉。

梅婉玉在闺中时就以“温婉”著称,自然不会跟自家堂姐一般见识,倒是她身旁的兰珍趁着给三位姑娘添茶的功夫接了话,“姑奶奶不知道,她虽是小门户出来的,听说是跟在莫家人身边长大的,理家掌事十分老道,进门早,又惯会在人跟前讨巧卖乖,如今又生了两个哥儿,谁能撼动她?如今我们娘子竟连她那院儿都进不去,爷们的地方也不方便过去,还能如何?”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嘛。

梅思玉撇撇嘴,“两个哥儿又能如何,想想当今圣主的头位皇后,还生了三个呢,最后结局如何?”子以母贵,母亲折了,儿子再多也不过是别人的垫脚石,瞧眼下几位得势的王子,哪个是初代皇后所生?

梅婉玉瞅了瞅周围,提醒梅思玉一句,“姐姐喝多了吧?”

梅思玉白她一眼,心道真是个没用的东西,说两句就吓成这样,指定是个成不了事的。

此时恰巧黑氏派人来寻她们,说是一众女眷正商量着行酒令,让她们过去一块玩乐,三姊妹便没再继续刚才的话题。

这一晚,东府后园子一直闹腾到亥时末才算消停。

隔日又派人来传话,说是梅家老太太这个月二十要回请黑氏,想着两家子人往京畿汤泉去玩,问小七可愿意随行,小七亲自去见了一趟黑氏,言说轩哥儿太小,身边离不开人,这回就不去了。

黑氏也不为难她,嘱咐她几句,便答应了下来。

由此,正月二十,李家女眷都去了京畿汤泉——除了西府。

正月二十二,恰逢陆苍书院的几位老师来太学开坛讲课,一应官学、家学都在受邀之列,李宅自然不在话下。

陆玉峰本打算今日放蒙学的孩子们一天假,李旭觉得机会难得,干脆让几个小的也跟着一道过去,听不懂无所谓,重要的是感受一下那种氛围。

于是一大早,小七就起身帮恒哥儿准备一应物品,小家伙知道要跟族中的大哥哥们一块上学,兴奋地不得了,早饭都没心思吃,生怕赶不上时辰,别人不带他去。好不容易在娘亲的“关爱”注视中把饭吃完,背着她娘特制的小书包一路飞奔向学堂。

因在外头没法控制,小七特意让周城多带了两个人跟着,直等外头来人说孩子们安全上了马车才安心——李家那边的护卫还是值得信任的。

恒哥儿既出去了,中午也不必再安排他的午饭,小七便让人去库房装了几盒药材,坐车去了趟吴宅——吴家老太太近来身体不大好。

吴家本来早该回榆州,却因吴家大爷去岁进宫觐见时,老圣主见到他竟想起老县公在北伐时杀生成仁的气魄,不知怎地,突然怀念起来,因叫吴家大爷多往宫中走动走动,他老人家既开了这个口,哪有不行的道理,故此吴家至今还没能返回榆州。

到吴宅后,小七先是拜会大房和二房,最后才到老太太屋里,陪着她一块吃午饭,又伺候她用药,言语之中聊到羊城今冬遇上了几十年不见的大雪,老太太担心孙子和曾孙。

小七因在羊城久住过,拿话安慰她,正聊着,忽有李宅人来禀报,说是恒哥儿走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