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七章 冰释前嫌(第2/2页)

郑氏看秦宜宁欢喜的像个孩子不由得也失笑起来,孩子过的好,她这个长辈也就放心了。

欢笑了片刻,郑氏忽然想起一件事来,正色道:“王爷现在已经掌握了军中的控制权了吗?”

她已经听人说了,今天是逄枭带着兵马进城来才震慑住了那些灾民,同时也逼迫着杨知府解决了这一次的民乱。

逄枭点头道:“暂时已经掌握了。”

他将回程时与秦宜宁说的军中情况坦然的与郑氏说了。

郑氏摇了摇头,道:“我有一个忠告,不知王爷是否能够听我一言。”

“外祖母请讲。”逄枭认真的道。

郑氏的颜色十分严肃,也同样认真的道:“这个平南军,王爷还是能不沾染就不要沾染,尽量将权力交出去吧。”

秦宜宁惊讶的眨眼,逄枭一时间也不明所以。

逄枭恭敬的行礼道:“还请外祖母指教。”

郑氏摆摆手,道:“你们这一次来旧都来的突然,许多情况你们还都不了解,当初大周打下了大燕,占了都城后,又安排了流官。今上为表仁政,便宣布免除了当地的税收十年。”

逄枭颔首,“确有此事。”

“然而朝廷里国库空虚你们也都知道的,今上养不起那么多的兵马,但还需要平南军来镇住南方的局面,是以这支队伍不能解散,今上便下旨,让旧都当地自行解决平南军的粮饷问题,美其名曰,军饷自筹。

“可旧都免除了百姓十年的税收,没有税收,当地又拿什么来给平南军发粮饷?

“这个时候,便有一个叫卢樟的想出了主意。

“这人是当地地头蛇,很有办法,竟然与老字号‘四通号’拉上了关系,让四通号答应了借银子来给平南军发饷。

“那笔银子解决了平南军的燃眉之急,这个卢樟从中间赚了大笔,譬如说,只需一百两,他却在欠条上写了一千两,其中的差价都进了他自己的腰包,寻常的士兵却依旧只能温饱。

“所以,现在的平南军看起来虽然安稳,但其中危机重重,一则四通号不知什么时候来催债,只要一催债,那必定是一个你堵不上的大窟窿。二则上一次借的饷银估计用的差不多了,现在已经是新年,年初就要面临着发饷的问题。

“所以我才说,平南军的事你尽量不要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