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第2/2页)

“入京不到四个月便将罪恶累累的十常侍拉下马,”一见到糜荏任嘏便夸赞道,“高,糜仙师实在是高明!”

就连荀彧也惊叹地看着糜荏,墨眸澄净,流光溢彩。

他们着实没有想到,糜荏居然闷声不吭地又干成如此大事。这些日子,送往荀府的文章看的他们俱时澎湃不已,恨不得亲自回到祭祀之时。

“能使出这等仙神手段,糜子苏果真非寻常之人啊!”荀爽这般感叹,“文若你跟着他,我也能安心了。”

他前几日已经知道荀彧决定留在京洛,跟随糜荏谋事。原先还不大放心,现在总算是能安心了。

与京中追捧的人不同,任嘏与荀彧当然知道糜荏不是仙使,只是这等手段着实闻所未闻。

“不过在下真的很好奇,”任嘏恭恭敬敬给他倒了杯茶水,谄媚道,“仙师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

糜荏接过温茶,浅啜一口微笑道:“其实很简单。”

“还请昭先兄去将这些东西取来,”他装腔作势道,“本仙师这就给你们表演一个白纸生字,无中生有。”

任嘏很快回来了。他从仆人那儿取来一碟葱汁,一根蜡烛。

糜荏微抬下颚:“两位请看好了。”

他提笔蘸上葱汁,刷刷在随手扯来的白纸上写下几个字。因为写的太快,两人并没有看清那是什么字。

等白纸上方的葱汁彻底干涸,糜荏才将纸递给任嘏:“这便是我那日使用的‘仙纸’。”

任嘏接过白纸与荀彧细细翻看,两人都未觉察到半分端倪。

荀彧道:“子苏又是如何让上头的字显现出来呢?”

糜荏道:“用火。”

他点亮油灯,将白纸放到火上去烤。不过几息时间,白纸上便浮现出四个大字:荀彧,文若。

任嘏与荀彧满面震惊。

他们惊奇的看着这四个字,半晌哑然失声。

糜荏解释道:“很多草木中存在着一种东西,它比纸更容易烤焦,会在纸上留下痕迹。不仅葱汁,蒜汁、白米醋……甚至于米汤都可以。”

不过米汤用火烤没用,得用海带浸出的碘液才能显色。

“当日我便是这样准备好仙纸,再请陛下放到祭台上。祭台被摆放的满满当当,陛下只能将纸竖在蜡烛边上。”糜荏道,“等温度升高,纸上的字迹也便显示出来了。”

“原来如此,”荀彧只觉大开眼界,“那惊雷与暴雨呢,可与子苏有关?”

糜荏闻言笑了一下:“这个倒是无关。”

“我只是猜到陛下不会重罚十常侍,是以特意选择在下雨前祭祀。等祭祀仪式结束天下起雨来,好叫百官认为是上天不满这一结果而发怒。”

完全没有想到运气居然这么好,遇上难得一见的秋雷,彻底坐实十常侍邪崇身份。

两人听罢问天经过,又是一阵失语。

半晌,荀彧方才回神道:“子苏这一局布棋当真精妙绝伦!明明处处看似匪夷所思,其实又都在情理之中。这等神机妙算,也只有子苏能够做到!”

他紧紧凝视着糜荏,明亮的双眸中唯独倒映着糜荏的身影,年轻的脸庞上满是钦佩与心悦诚服。

他已彻底为糜荏折服。

糜荏与他对视片刻,心念微动。

“不对啊,”一直注视着“仙纸”的任嘏终于发现了一点端倪,“为何子苏只写文若的名字,不写我的呢?”

荀彧闻言微怔。他看着纸上属于他的名与字,眸光闪烁、两耳渐渐染上一分嫣红。

“你的名字笔画太多,”糜荏义正言辞道,“写起来太麻烦。”

任嘏:……

任嘏与昭先,对比荀彧和文若,好像确实是这样的。

但是吧,总觉得又有哪里不对?

“昭先不必在意这些小事,”糜荏若无其事略过此事,“我们来谈正事吧。”

“天师道张角,不知两位对此人了解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