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第2/2页)

此事就此沉寂,但各州的州牧、刺史却都将目光聚集在朝堂之上。或有心思浮动,或是准备支持糜荏。

作为汉室子弟,刘表自然是坐不住的。他写了信件交给丁原、袁绍、曹操等人,希望与他们见一面。

曹操看过信件,连着几日彻夜难眠,最终在月圆之夜长叹一声。

看啊,那又圆又亮的明月,岂非就是身在朝中的糜荏;而他们,与零落在地上的萤萤火虫,又有什么区别?

萤火之光,安能与皓月争辉?

大概要令刘表失望了,他现在不打算与糜荏为敌。

官渡之战后,他被朝廷封为兖州牧,如今正忙于平定州中叛乱,屯田、开设学校医馆、招募人才等事务。

说句实在的,官居刺史、攻打袁绍之时,他是有过上位之心的。

可是这心还没有被养大,糜荏已在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中把持朝政、扫平匈奴。

还有令人震惊的“震天雷”。

当时糜荏的人看的很严,他没能在使用前拿到震天雷拆开瞧瞧。只在打扫战场后寻回几个炸了一半的,知道它的外壳是铁制的,里头装的是一种黑粉,却无法确定那黑粉究竟是什么。

不仅是他,袁绍、袁术、刘表……所有人,都在寻找制成震天雷的办法。他们各用手段收买、逼问糜荏麾下将士,询问震天雷的配方。

不过令人失望的是,至今无人知晓。

或许只有糜荏本人,以及他信任的谋士、武将才能知道罢。但这些人的嘴,他们撬不动。

所以曹操暂时歇了起事之心。

毕竟在没有强大的实力与绝对的把握前与糜荏为敌,董卓、公孙瓒等先例在前,他还真不想步他们的后尘。

他是安定了,想不到袁绍会有如此动作。

不,其实可以想到。

早在他们联军讨伐董卓时,袁绍就有不臣之心,与韩馥一起想要推举刘虞上位,自己做那“开国功臣”。至于上表奏疏请求糜荏称帝的举动,不过是这个计划失败,又想到的另一个计划罢了。

想不到今日时局已定,他还在打这个主意。

——倘若糜荏称帝,那他就是第一个从龙之人,所得功绩可以完全抹去他与糜荏之间的龃龉;

——倘若糜荏不能,百官对此十分抗拒,他也能挑起糜荏与士族官吏的矛盾,将他们对立开来。

曹操思及此,对一旁沮授叹息道:“他这是要把糜丞相架在火上烤啊。”

沮授躬身未言。

很显然,离开袁绍两年,他终于彻底看清袁绍的为人了。

当年董卓迁都长安,他与田丰连番劝说袁绍出征攻打董卓,倘若成功便可“奉天子以令天下不臣”,袁绍犹豫不应。当时他们不懂,如今看来,袁绍本来就不打算再侍奉汉帝。

倒是他与田丰,瞎了眼的认为袁绍是可以倾尽全部心力侍奉的良主,结果落得如此下场。

袁绍想要以糜荏为刀试探天下人的反应,也不怕自己根本握不住这把刀?

沮授敛眸,掩去其中嘲讽。

……

十月霜降时,尚书令杨彪在出行时不慎摔伤了腿。

他以不能行动为由向糜荏提出辞官请求,糜荏准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