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36章 鏖战(1)(第2/2页)

看到这里,张越冷静的举起手来,下令:“第二梯队,顶上去!”

“诺!”郭戎立刻领命,然后敲响那面被布置在箭楼下的战鼓。

咚咚咚!

咚咚咚!

密集的战鼓声,响彻战场。

诸水小奴,带着他的部族兵马,全体站起来。

然后举着盾牌,拿着武器,大踏步向前,加入前方的战场。

这批生力军的加入,立刻就稳固了已经摇摇欲坠的防线,并生生的将匈奴骑兵,赶出了墙垣。

但,匈奴人却不慌不忙,立刻做出了调整。

张越看到,在前方的匈奴本阵之中,又一批骑兵,加入了战场。

而原本负责进攻的骑兵,则在这些骑兵抵达战场后,逐步后撤,推入其阵内修整。

看到这个情况,张越眼皮子有些跳动。

这就是骑兵的优势!

我可以休整,你不行!

照这么打下去,张越感觉,乌恒义从们,可能撑不了多久。

哪怕他之前,用近乎开挂的远射,鼓舞了士气。

但……

冷兵器时代的士气,属于薛定谔的士气。

士兵们的情绪、感受和战局的细微变化,都可能导致士气的涨跌。

故而……

“也只好学学阿瞒了……”张越叹了口气,朗声下令:“传令各部,再坚守一个时辰,匈奴必定撤兵!”

至于一个时辰后,万一匈奴人不撤?

那就只能到时候再说了!

先顶住这一个时辰再说!

再说了,乌恒人有时间这个概念吗?

……

残酷的战斗,就像是绞肉机。

持续不断的将匈奴与乌恒的年轻人的生命搅碎。

当太阳升至正午,炙热的阳光,将地表炙烤的滚烫。

匈奴骑兵,不得不撤退时。

乌恒义从们,也已经筋疲力尽。

战线前方,匈奴人与乌恒人的尸体以及战马的尸体,堆磊在一起,交织成一片修罗场。

张越带着人,走在其中,看着这片被尸体堆满的战场,陷入了沉寂之中。

过去的一个多时辰内,乌恒义从六千多人,与至少三千以上的匈奴骑兵轮番鏖战。

乌恒义从们,起码有一千人战死,负伤者超过了两千,其中失去作战能力的,至少有三百人。

而他们取得的战果,不过是最多七百的匈奴骑兵。

战损交换比例,触目惊心!

张越的眼睛,从那些在战线后面休息和进食的乌恒人身上扫过。

他知道,这残忍的战争,已经将大多数乌恒人的战斗意志与决心,消磨的差不多了。

他甚至看到了,很多人,在一边吃东西,一边哭泣。

伤员们的呻吟声与哀嚎声,尤其刺激了这些脆弱的牧民的神经与意志。

讲真,他们还能坚持在阵线前,还能坚持到现在,已经是一个奇迹了。

张越甚至觉得,若不是有着督战队的存在,加上张越亲自带着一支长水校尉的重骑兵,压阵在后。

恐怕这些乌恒义从,当场崩溃,然后全线溃逃,都是极有可能发生的事情。

毕竟,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在这一战之前,恐怕连什么是战争都不知道。

亲眼目睹了战争的残酷与可怕后,心理不出问题,是不可能的。

“果然啊……”张越看着那些在撤下去后,心理和精神,都陷入崩溃边缘的乌恒义从们的面孔,不得不感叹:“天策上将的战术,不是一般人都可以玩得起的!”

就像航母、四代机。

只有超级大国,并拥有强大的工业制造与系统整合能力的国家,才有资格将之列入自己的清单,并制造出来。

这坚壁摧锐的战术,同样也需要一个前提。

那就是拥有一支意志坚强、训练有素、作战勇敢,决心坚定,不怕牺牲,不怕困难的步兵。

并将他们武装到牙齿,拥有陌刀、长弓、重甲。

并给他们配属一直同样精锐、强大和勇敢的骑兵。

否则,便是东施效颦,就像现在这些乌恒义从们一样。

就差没有哭着喊着,要回家找妈妈了。

好在,张越要面对的敌人,也不是唐军需要面对的突厥、吐蕃、薛延陀、吐谷浑骑兵。

他面对的是一支经典的,西元前的匈奴骑兵。

所以,还有机会。

但前提是——乌恒义从们,再顶一天!

将卫律部的精力与马力,消耗殆尽!

因为,张越现在至少,还有一支可以摧枯拉朽的重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