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4章 匈奴内战(1)(第2/2页)

但张越却一眼认出了这些黑色油脂是什么?

石油!

毫无疑问的,当地应该就是后世中国第一个油田所在的石油河地区,也就是玉门油田的核心所在。

虽然以现在的技术,开采石油无疑于天方夜谭。

但关键是,这玉门油田的规模与储量虽然远远不及后世那些大油田。

但人家储存的位置很浅很浅。

浅到可与中东油田相比!

最多只要打个十几米深,就可以探到油田。

而且,产量还很高。

以当前技术,年产个几百吨或者千余吨是没有问题的,而以这个开采速度,浅表油田足以持续开采数百年!

这可真的是让张越心动不已。

当即就吩咐官吏,派人在当地寻找可以凿井的地方,试着找到油田位置。

石油这东西,虽然目前没有石化技术,更没有什么需要它做动力的地方。

但也依然相当有用。

首先,可以想办法制成煤油来卖钱,也可以将煤油拿来当成燃烧武器使用。

其副产品沥青则可以作为工程材料。

而且,赚钱不赚钱,还是其次。

关键石油这东西,可以做的文章太多太多了。

运作的好的话,甚至可以直接打下化学工业的基础。

至少也可以推动化学专业的出现。

除了石油,最让张越惊喜的莫过于他等到了新一批移民抵达了。

这批移民大约三千余人,有传统的由齐鲁地方的破产农民组成的群体,也有想来河西冒险的游侠,但移民群体中,却多了一批新的存在——大约有数百名关中来的男子,成为了这些人中的异类。

而他们之所以来河西,全是冲着张越的名头来的。

他们觉得,河西这里有张蚩尤在,那么只要等着捡钱就好了。

无论是封狼居胥的战功,还是亩产七石的成绩,都给了他们足够信心。

这让张越茅塞顿开。

他一下子就醒悟了过来——移民这种事情,不能只靠官府强制啊!

洗脑、忽悠与宣传也要跟上来。

只要宣传的足够好,洗脑的次数足够多,那么,就不愁移民来源。

只要有足够多移民,河西这里的开发建设速度,便会迅速走上快车道。

所以,张越当即便拟了方案,叫人送回长安,让司马玄来负责这个事情。

力求一年内,吸引天下郡国移民十万,五年七十万,十年一百万。

有这一百万新移民,张越就有了掌握和统治西域的人口与经济基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