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皇后(下)(第2/2页)

我说:“如此,功劳便到了皇后身上。”

“功劳?”大长公主淡淡一笑,道,“你说,荀氏倒后,皇后要如何对付太子?”

我说:“圣上既是中毒,待圣上康复,则可据实以报,行废立之事。”

大长公主笑了笑。

“这般顺遂之事,古往今来,何曾有过?”她说悠悠道,“你且看便是,皇后必不会等到陛下醒来,就会将太子除去。”

我讶然:“这岂非弑君?”

大长公主不置可否,却道:“这等脏事,由他们出头的去做,我等自守清白,岂非安稳。”

我了然。除去太子,对每个人都只有好处。大长公主虽策略不足,可在利害轻重之事上,却是锱铢必较,纯熟于心。

不过这与我无干,大长公主这计策虽是跟我买的,但已钱货两讫。至于她要如何用,是她的事,无须我置喙。

“公主高见,奴婢甚为心服。”我恭维道。

*****

我回到桓府的时候,已是傍晚。

才下了马车,我抬头,忽然望见门前站着一人,却是公子。

大长公主亦看到了他,诧异不已。

“元初怎在此?”她问。

“儿见天色已晚,而母亲迟迟未归,特在此等候。”公子道。

“不过出去久了些,有甚好等。”大长公主这般说着,却露出愉悦之色,拉过他的手,往府中走去。

二人说了一会话,公子看我一眼,道,“今日霓生也跟随了母亲整日?”

大长公主道:“正是。”

公子道:“母亲可是要将霓生收过去?”

“嗯?”大长公主看了看公子,又看看我,意味深长,“元初不喜?”

公子道:“儿见母亲近日总将霓生唤走,故有此问。”

“我要霓生做甚。”大长公主看我一眼,笑了笑,对公子道,“你放心,她仍在你院中,今日之后,我也不会总来使唤。”

公子露出疑惑不解之色,大长公主却不多解释,笑吟吟地拉着他往堂上而去。

“你们今日去了我叔父府上?”回到院子里,公子问我。

我说:“正是。昌邑侯夫人的秋牡丹开了,邀公主去观赏。”

“为何带上你?”

“昌邑侯夫人说她近来多梦难眠,想求问鬼神。”我信口答道。

“然后便回来了?”

“正是。”我说。

“可我方才问了车夫,你随母亲去了白马寺。”

我:“……”

公子道:“霓生,你可是跟着母亲在做什么事?”

我无辜道:“能有什么事?”见他不为所动,我解释道,“公主是去了白马寺,说要到小禅院去拜一拜佛。公主说她近来也心神不宁,但怕主公和公子担忧,不让我说。”

公子看着我,神色并不信:“真的?”

我看他的模样,知道今天是不能随便对付过去了。

“公子想知道,我说便是。”我犹豫着,嗫嚅道,“只是万不可让大长公主知晓,否则她必要责罚我。”

公子目光微亮,即刻道:“你告知我,我必不说出去。”

我长叹一口气:“如公子所想,我方才说那些,乃是托辞。”

公子一脸得意,紧问:“你们到底去做甚。”

“去给公子求妇。”

公子一愣。

我欣赏着他脸上变幻莫测的神色,觉得当真精彩。

“为我求妇?”公子狐疑地看我。

“正是。”我说:“公主对公子的婚事甚为挂虑,先前看好了南阳公主,后来又看上了宁寿县主,摇摆不已。近来她听闻豫章王要为宁寿县主择婿,便起了早些定下的心思,拿着公子及公主和县主的生辰求神问佛,看公子与谁人更适宜。”

公子将信将疑:“就算如此,与你何干?”

“自是与我有关。”我说,“公主唯恐那些方士贞人胡说,便带我去旁听。”

公子看着我,好一会,又道:“你不是也会问卜,让你问不就行了。”

我说:“我也算过,公主却说此事重大,要多算几处才好作准。”

“哦?”公子道,“最后算得如何?”

我忙道:“这不可说。庙里的人说此乃天机,泄露便要不灵。”说罢,我愁眉苦脸,“可我现下将此事告知了公子,也不知算不算泄露。”

公子“哼”一声,不以为然。

“若母亲再要你去,你告知我。”他说,“我替你寻故推却。”

我应下,心想,说是这么说,大长公主花了那么多钱,怎会愿意随他搅和。

公子叹口气,皱眉道:“这般情势,母亲还有闲心管这些闲事。”

我听着这话,知道他是信了,松一口气。

“以公子之见,如何方不算闲事?”我瞅瞅他,故意道,“莫非是朝中的那些事才算?”

“朝中?”公子不置可否,却道,“霓生,若母亲要你卜问朝中之事,你亦告知我。”

我说:“为何?不可卜问么?”

“朝中之事皆凶险,你莫沾为上。”公子道。

我笑笑,再应了下来。

心里明白,公子到底是嗅到了些端倪,不然不会有今日这番怀疑。

不过他发现得迟了,今日,大长公主已经将网大致布下,要着手打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