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解危(上)(第2/2页)

听得这般言语,沈延忽而神色一振。

“我记得当年,元初病重时,府上为他找了一个辅弼之人。”他对大长公主道。

我一愣。

公子亦露出诧异之色。

大长公主看我一眼,道:“是倒是,可须得方士算过生辰,那方士……”

沈延立刻道:“那方士再寻不迟。我记得逸之与元初虽非同年,但生克八字甚似。那人既可为元初解难,或也可为逸之抵挡抵挡。”他说罢,声音已经带上哭腔,“公主,不佞唯此一子,他若去了,我如何面对列祖列宗……”

未等他说完,大长公主忙道:“便如君侯之意。”说罢,她的目光落在我身上。

“霓生,你便留在表公子房中,好生伺候。”她吩咐道。

虽然我觉得淮阴侯跟大长公主夫妇当年一样蠢,不过倒是正中我下怀。

我一礼,道:“奴婢遵命。”说罢,走入房中。

*****

宫中的事想来还未安定,大长公主等人探望过沈冲之后,便又匆匆离开,回宫去向太后覆命。

而经过一番折腾,我终于看清了沈冲的模样。

他躺在榻上,面色比方才在窗外所见更是不好,已经没有了多少血色,额头却是烫手。

我翻开被褥以及遮蔽之物,看了看伤口。太医毕竟是太医,外伤处理得甚为熟稔,已经将伤处缝合,只是还有些渗血,只能敷以伤药。

真乃天妒红颜。我心叹。

“如何?”沈延见我查看一番,问道。

我说:“奴婢不识医术,只可察看一二,待神灵赐佑。”

沈延露出失望之色。

我说:“挡灾解难最忌人气杂乱,君侯与夫人操劳一夜,可暂去歇息。”

沈延和杨氏皆露出犹疑之色。

杨氏道:“可逸之……”

“君侯与夫人既将表公子托付于天命,便已经尽力,再多留亦无济于事,不若且养足精神,以待后效。”我说。

二人相觑,少顷,亦觉有理,向左右交代一番之后,离开了房中。

我又十分善解人意地,以同样的理由,将房里的其他人也劝去休息。可当那些仆婢离开,我发现还有一人坐在角落的榻上,却是公子。

“公子怎不去歇息?”我问。

他淡淡道:“我不累。”

我看着他眼睑下淡淡的青黑,知道他在说谎。他昨夜因得宫中之事,一夜未睡。后来闻得沈冲遇刺,他又匆匆赶来,一直待到了现在。“公子,”我说,“太子果真薨了么?”

公子似乎不曾料到我问起此事,浮起些许讶色,颔首:“嗯。”

我说:“因由为何,公子可问清楚了?”

公子说:“未曾。我赶到时,已是尸首遍地。荀谅身首异处,谢蕴亦因太子之死被羁押。”

我并不意外。

皇后动手果然利落,只怕要对皇太孙下手的那个内侍也跟她撇不开关系。

“霓生。”公子神色不定,“昨日逸之来问我对策,是我教他保护皇太孙,不想……”

“公子并未做错。”我打断道,“表公子此举,亦无可指摘。”

我知道他在内疚,又问:“可知皇太孙如何了?”

公子道:“不知。”

我鼓动道:“公子不若先去查问此事。”

公子一怔。

我说:“公子但想,表公子如今最大的心愿是什么?他若醒来,最想知道的是何事?”

公子目光凝起,看了看沈冲:“可……”

“表公子有我照看,公子大可安心。”我说。

公子沉吟片刻,深吸口气,道:“此言甚是,我这便去查问。”说罢,他起身离去。

就在他要出门之时,我想起一事,忙将他唤住。

“公子若查问到关于太子和皇太孙的事,无论如何,皆不可声张。”我叮嘱道。

公子看着我,神色微变。

“为何?”他目光灼灼,“你可是听说了何事?”

我摇头:“只是觉得太子薨于乱军,乃事关重大,公子须得谨慎才是。”

公子沉吟,片刻,道:“我知晓。”

“霓生。”他正要走,忽而又回头道:“我留了人在门外,你若觉不好,便即刻让他告知我。”

我愣了愣,觉得好笑。公子平日对我那些神神叨叨总是不置可否,就算我在遮胡关显灵一把,他也不曾变过,如今倒是担心我给沈冲挡灾会丢掉性命。

“可我不在此辅弼,表公子怎么办?”我故意道。

这话大约正中公子心事,他眉头皱起。

我看他纠结的样子,不再打趣,道:“公子放心好了,我必无事。”

公子却似不大相信:“怎讲?”

我说:“我与公子生辰契合尚且不死,又怎会因表公子而遭遇不测?”

公子想了想,似乎觉得有理,思虑之色终于缓下些许。

“如此,逸之便交托与你。”他说。

我颔首,莞尔:“公子放心便是。”

公子注视着我,少顷,终于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