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入宫(上)(第2/2页)

众人一片欷歔。

我放下心来,给了店主人两个钱,拿着烧饼走开。

才到桓府门前,扫地的仆人看到我,即道:“霓生,你可回来了!长公主那边遣人来问了好几次,让你一回府立即过去。”

这并不出我所料,我应了声,进了门,往长公主院中而去。

长公主看上去甚为坐立不安,看到我,抱怨道:“你怎现在才回来?”

我赔着笑:“奴婢闻得慎思宫之事,往附近探听了一圈才回来。”

长公主道:“如你所言,皇后真的杀了太子妃和皇太孙。”说罢,她冷笑,“这个蠢妇。”

从这话里,我知道桓瓖没有给长公主透风。

我说:“此乃天意所示,如此一来,梁王动手亦乃定局。只是他不可再拖,否则皇后若是因慎思宫之事被逼急了先下手,大事要乱。”

长公主道:“此事我自有办法。”

我又问:“不知豫章王那边如何?”

长公主道:“豫章王率五千精兵,已在邙山中候命。一旦明秀宫动手,即可有子泉等内应接入内宫之中。留守内宫的殿中卫士约有二百,皆程斐旧部,可一道把守。”

我颔首。

“还有一事。”长公主道,“今晨,都安乡侯董禄那边也来了消息,说秦王率兵五万,已在路上,不日可到雒阳。”

“哦?”虽然此事在我意料之中,但乍一听到,还是有些诧异。

辽东到雒阳的路程,不可谓不远。这些日子,我留意打探辽东方向路上的消息,全无丝毫风吹草动。五万人的行动,竟能做到如此悄无声息,简直细思极恐。

“不知秦王如今在何处?”我好奇地问。

“已至濮阳。”长公主道。

我想了想,瞬间了然。

“秦王自海路而来?”

“正是。”长公主说着,冷笑,“只怕东海太守谢瞻亦是秦王的人。”

这自是明摆的事。自荀尚倒了之后,他那东海郡的封邑便收归朝廷,重新设郡,自然要有新太守上任。谢瞻原是河东太守,河东乃是富庶之地,且紧邻雒阳,乃是北来的咽喉。皇后掌权了以后,将皇后的族弟庞汶任为河东太守,而把谢瞻踢去了偏远边鄙的东海郡。想想也知道,谢瞻不会毫无怨言。加上谢氏江夏郡公族灭之事,以及谢浚是谢瞻的堂侄,谢瞻会让秦王悄无声息地借道东海郡,简直理所当然。

我素知秦王甚有本事,但一直觉得不过尔尔,如今这意外之举,倒是让我不得不将他重新审视。

许是见我皱眉,长公主问:“可是有甚不妥之处?”

我敛起神色,道:“无事。不知圣上那边如何?”

长公主叹口气,道:“我忧心的就是此事。圣上服药之后,确实有了起色,可恢复缓慢,连蔡太医亦无法说清往后会如何。就算他可恢复康健,若不得及时,恐怕亦只有下策……”长公主说着,神色深深忧虑,靠在凭几上,闭目揉着额角,“秦王一旦入宫,岂会留圣上。”

这自然是实情,当初议定下策之时,我就已经与长公主言明,让她早做取舍。

不过我看她此时说这话,似乎另还有别的意思。

等了等,果然,长公主睁开眼,看着我:“霓生,你到太极宫去。”

我一愣。

“你既然可为元初与逸之辅佐,圣上面前当亦可有些用处。”她说,“虽圣上乃天子,其命有定数,不为凡人左右。然如今已是危急之时,你既有通天之能,想来亦可为寻常人不可为之事。”

我忙道:“公主明鉴,奴婢虽可辅佐公子和表公子,然不过命格相符,万一奴婢与圣上相冲,岂非……”

长公主冷冷道:“就算相冲,最坏之事亦是龙御归天。横也是死,竖也是死,不若拼上一拼。”

说实话,我觉得长公主有这般破釜沉舟的魄力,着实可嘉。

要是不用我来破就好了。

正待再说,长公主挥挥手:“此事我意已决,你去不必多言。”说罢,她神色和缓了些,对我道,“你放心,无论圣上如何,你都是有功之人。我从前说过,桓府必不会亏待于你。此事你自去做便是,不必忧虑。”

我当然知道她这般说不过是空头许诺,好让我安心卖命,而皇帝万一不好,我会如何,那便是不好说了。

“奴婢遵命。”我做出顺从之态,行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