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乱起(下)(第2/2页)

“哦?去荆州做甚?”

“去投明光道啊!明光道如今在荆州可是了不得,有钱有粮,听说好些豪强官府还须得上门讨好。”

“这么了不得……”

“什么明光道黑光道,你们就是嘴闲的,什么不能说便说什么。”一人打断道,“吃酒吃酒!”

那几人应和着,将话题撇开,继续喝酒吃菜。

我在一旁喝着茶,心中却是疑惑。

时隔三年,我两番来到豫州,都能听到荆州的明光道。如今看来,却是比从前势力更大。明光道的名号,我在海盐也听人提过,不过都是些我知道的旧事。当年,我以为他们不过是像所有的这道那教一般,靠着布施的善名,拉拉信徒敛敛财,过一阵子,不是被官府打压作鸟兽散,就是因财路出了问题而销声匿迹。未曾想,他们竟是有愈加坐大的意思。

蓦地,我想起了曹叔和曹麟。若无意外,他们现在应该还在荆州,做那不让我知道的生意。当年我与他们做过几回事,心里便有些隐隐的预感,他们做的事,说不定也跟着神神秘秘的明光道有些牵扯,尤其是看到老张和那个叫夏侯衷的土匪头子打交道之后。

心底转着各种念头,我让伙计将我的水囊灌满水,付了钱,继续上路。

豫州匪盗仍多,我为防生事拖累,不敢大意。纵使会因此拖慢日程,我也不敢夜行,每日都在驿站歇息,清晨跟着大队的人马一道上路。也因得如此,往北走的一路上,我听到了越来越多的消息。

除了有朝廷的和那个明光道的,他们议论得最多的却是夏侯衷和汝南王。

夏侯衷仍在豫西一带扎根,对于豫州人来说,比起冀州的乱事,他们更愿意谈论这个匪首。原因无他,乃是朝廷近来也对豫西讨伐了一次,领兵的人,是三年前那个被夏侯衷劫了田庄的汝南王。

他领着三千国兵,联合豫州都督高阳王所率的七千兵马进攻夏侯衷,可惜中途出了皇帝亲征之事,高阳王须得坐镇陈县,撤回了兵马。但汝南王却甚是好面子,不肯收手,领着自己的三千兵马硬着头皮去打夏侯衷。结果不但全军覆没,他自己也中了一箭,若非手下人救得及时,已经殒命豫西。

此事在别处,自然比不得皇帝亲征冀州更大,无人在意。但在豫州,人人都视为乐事一件,津津乐道。

“我看这夏侯衷着实了不得,若是在冀州和那黄遨合作一处,只怕连圣上亲征也拿不下来。”有人如此评价道。

我对夏侯衷毫无兴趣,不过让我振奋的事,同行的人里,不少人近期都去过司州,还有去过邺城的。他们很肯定的告诉我,公子就在邺城。

我放下心来,进入司州地界之后,随即往北。

邺城在前朝便是粮草囤积转运的要冲,有通漕船的运河延伸四方。我到了黄河边,将马匹换了钱,找了船,走水道去邺城。

“这位郎君,你去邺城做甚?”那船户见我给足了钱,眉开眼笑,将我打量着,“去寻人?”

我看了看他,道:“足下怎知我去寻人?”

“不是去寻人还可做甚?”船户摇着橹,道,“圣上亲征冀州,到处是征兵的,征到的人都送去了邺城。”

我了然。

“郎君是去寻兄弟?”船户问。

我想了想公子,不禁微笑。

“不是。”我说,“去寻我家里的。”

船户讶然:“郎君的妇人在邺城?”

我不欲多说,指了指天空,道:“足下还是划快些,就要天黑了。”

船户笑了笑:“天黑怕甚,横竖要住上一宿,我这船中吃食被褥都有,保管郎君住得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