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第2/3页)

陆老头咬了咬牙,从怀里掏出五十文,“行。你明儿从镇上买只母鸡回来,让你妹给炖锅鸡汤。”

陆时秋笑眯眯接过,嘴上像是抹了蜜,“还是爹疼我。”

陆老头见他高兴,“有了孩子,你以后可得正干。不能像以前一样稀里糊涂的。”

陆时秋笑得合不拢嘴,“那肯定。我好好挣钱,将来让我儿子读书考个秀才。”

这才像话!陆老头很满意。

晚上,陈氏揪住陆时夏问,“你是不是一早就知道三弟不能让女人怀孩子?”

陆时夏是真心为三弟高兴,以前老三是没孩子,所以没奔头,现在有了孩子,也有为孩子打拼的意思,老三一家不会再拖后腿了。

听到媳妇这话,他登时不高兴了,“不都治好了吗?”

陈氏喃喃道,“原来是真的。”她扯了下陆时夏的胳膊,“你为什么不早点告诉我?”

陆时夏把衣服往床尾甩,“咱爹早就警告我了,谁把这事泄露出去,他就把谁撵出去。你想我们一家被撵走啊?”

陈氏被他凶巴巴的样子吓住了,知道他这是发了火,不敢触他眉头,岔开话题,“那他怎么会得这个病的?”

陆时夏见她没有揪住刚才的话题,简单把事情讲了一遍。

陈氏这才明白公爹为何会偏宠老三,原来是愧疚。

同一时间,洪氏也知道这事了,心思和陆时夏差不多,认为老三这次肯定能改好。

于娘子这一怀孕,家里的地位显见提升了。

她一开始还有些自在,陆时秋却道,“你就算不为你着想,也得为肚子里的孩子着想,这可是我盼了二十五年的孩子。”

于娘子还能说什么。哪怕浑身不自在,也只能歇在家里,啥事也不干。

陆时暖炖好鸡汤,陆时秋根本不让其他人碰,把鸡汤全都盛到瓮里,端到卧室,盛一碗出来递给于娘子,“先吃鸡肉,你看看你瘦得。”

于娘子抿了抿嘴,她已经很多年没吃过鸡肉了。

她嫁到于家,就是婆婆当家,她男人给她留些钱傍身,她只能买些馒头偷偷给孩子吃,像鸡这样金贵的东西,根本舍不得。

有一回,她带着二丫去镇上卖蛤蜊,二丫就站在饭馆门口,看着客人喝汤,流着哈喇子被店小二驱赶的模样,她只要想起一回,心就疼一回。

于娘子先是尝了一口鸡汤,鲜香味扑面而来,好吃到差点咬掉舌头。

陆时秋瞧着有些好笑,“慢点喝。汤还烫,你先吃肉。”

于娘子又吃了几口,这才想到几个孩子都不在,有些纳闷,“孩子们呢?”

陆时秋知道她惦记三个孩子,便道,“我让他们去东屋念书。今天谁考第一,我就奖励他一碗鸡汤。”

于娘子也知道每人一碗不现实,比赛决定也算公平。

只是她也知道二丫不可能考第一的。

陆时秋今天心情格外好,他大约也能猜到他媳妇一点小心思,“明天我带二丫去县城,到时候给她买个鸭腿。也给大丫和三丫带,你乖乖把所有鸡都吃了。别让我盯着。”

于娘子这才大口大口吃鸡肉。

陆时秋看她吃得这么香,自己也馋了,也不盯着她了,借口道,“我去盯着他们,看看他们有没有偷懒耍滑。”

回答他的是于娘子吸溜喝汤的声音。

下午,出海打渔的人都回来了,刚进院子,洪氏就猛吸鼻子,东嗅嗅,西闻闻,“鸡汤?咱家炖鸡了?”

陆时春猜到这是三弟给三弟妹买的鸡,担心婆娘待会说出不该说的话,攥住婆娘的胳膊提醒她,“嘴咋那么馋呢。三弟妹身体虚,好不容易吃一回鸡,可把你馋的。”

洪氏感受到相公手上的力道,不敢惹他,只能抿了抿嘴,表示自己知道分寸。

所有人洗好手,全都进了堂屋,这才发现陆时秋正坐到堂屋,家里所有孩子都捧着自己的沙板学写字。

沙板是老四教给他们的,陆老头给打的框架,家里孩子写字用的都是这个。不费纸,不费墨,很是省钱。

瞧见他们进来了,陆时秋就笑,“家里今天炖了鸡汤。但是不够这么多孩子分,我就想着让爹考他们,谁得第一,就奖一碗汤喝。爹,你最是公正,由你来出题。”

众人面面相觑。

洪氏和陈氏也不急着去灶房端菜。杵在堂屋看孩子比赛。

陆老头摸着胡子,露出赞赏的笑容,“这主意不错。那就由我来出。”

家里的孩子刚启蒙,陆老头从《三字经》教起的。

陆老头就按照这些日子的内容来出题目。

第一轮考的是默写,结束后,大哥家的三个孩子全部淘汰。

陆时秋看到大嫂那铁青的脸色,噗嗤一声笑了。

“四乙,我就说大哥家的三个孩子笨吧。得亏我当初没有同意过继。”

【他们智力的确比其他几个孩子低,也不怪他们,谁让他们的父母是近亲结婚呢?】

陆时秋懵了,“什么是近亲结婚?大嫂是我表姐,不姓陆啊。”

一表三千里,怎么能算是近亲呢?

【你们古人认为堂兄妹不能成亲,表兄妹可以。但后世研究证明,血缘关系一视同仁。表兄妹这种情况就是属于近亲,近亲结婚生出来的孩子发生畸形的机率比较大。智力低下不算什么,更多的是畸形。】

陆时秋听呆了,他原以为三个侄子笨是遗传大嫂,没想到是因为近亲结婚。这一瞬间,他开始同情这三个侄子。如果他爹没给他大哥找大嫂,大哥的孩子是不是不那么笨了。

洪氏见三个儿子都被淘汰,气得从外头拿烧火棍追在三个儿子后头打。

陆时春觉得儿子丢人,把人全部拎到院外,任由婆娘把他们揍得屁股开花。

第二轮考的是背诵全文,结束后,陆宏夏的女儿宏二被淘汰,只剩下陆时夏的儿子和大丫。

当然二丫和三丫没参加,这两个人,一个是脑子不好使,一个是年龄太小。

屋里,陆时秋瞧着一脸紧张的二哥二嫂。

看来他们私底下没少给宏四开小灶。要不然一个屋里读书,宏四也不比大哥家几个勤快懂事,怎么可能记那么多。

第三轮考的是释义,大丫出了一回错,宏四胜出。

陆时暖把鸡汤端过去,宏四在一帮孩子羡慕中,喝完了那碗汤。

大丫眼睛有些红,陆时秋揉揉她脑袋,夸她,“已经非常好了。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还认不了这么多字呢。”

洪氏打完孩子,看到老三对大丫这么好,阴阳怪气道,“一个丫头片子认字有啥用?又不考状元。我看你也是瞎子点灯白费蜡。”

陆时秋嬉笑,“大嫂,你这话就不对了。不考状元,认字将来也能教儿子。咱爹教一个也是教,教两个也是教。又不费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