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第2/3页)

若那些人狗急跳墙,对付他女儿,他哭都没地哭去。

“有些东西再便宜也不能要。我看刘氏性子软,改嫁后,这卖房钱能不能攥得住都难说。咱们何苦掺和进去。”

钱要是没了,到时候族里找上门来,这房子归属恐怕也是个事儿。

木氏见他分析得头头是道,也觉得有道理,“那行。听你的。”

第二日一早,他们刚起来,就听刘氏冲他们不好意思道,“这房子我还是打算卖两百两。对不住。”

陆时秋摆了摆手,一点也不介意,“没事。我待会就去找房子。三天之内肯定搬走。”

刘氏大松一口气,嘴上说不急。

大乱之后,县城的房价比之前要降了一些。

其实这也很好懂。虽然这次他们月国是胜了。但是金国还处于旱灾,对方吃了败仗,极有可能卷土重来。而他们盐俭县必定还要再受冲击。

老家不是盐俭县的商人担心命丧此地,就想离开这个地方。

他们不仅出售房子,甚至有些连铺面也一块出售。跟房子比起来,好铺面更加难得。

陆时秋得知,也不急着找住处,而是打起铺面的想法。

小吃街那排的铺面,有好几家都挂在牙行,但是陆时秋买不起,那都是几千两打头的。

倒是东市有不少铺子,他能买得起。

陆时秋打算开个海货铺子,他天天待在店里收钱。比去夜市强多了。

他手头还有三百两银子。

买了一间离入口最近的地方,面积不大,只有二十来平。可是流量很好。花了他两百两银子。

剩下的一百两银子也买不起适合他们家住的房子,陆时秋只能找租的地方。

牙纪刚刚从他这边赚了一两银子的佣金,心情正好。

很快按他的要求租到一处不错的房子。一进小院,有三间空房间,茅房,灶房,水井一应俱全。

这房子离东市比较近,离夜市要走一小段距离。陆时秋很满意。

他将整个院子租下来,付了半年租金,就着手搬家。

东西重新打包好,用房东的板车,一家人花了两个时辰,就全部搬完了。

二丫和三丫满院乱跑,木氏抱着孩子看着陆时秋和大丫收拾房间,时不时指点几句。

陆时秋跟木氏说起他要开海货店的事情。

木氏没想到他这么快就有想法了,她也觉得相公应该找点事做。

晚上囡囡哭闹,只要他,那是没办法,她只能接过烧烤生意。可他一个大老爷们天天待在家里,啥事不干,是不是也不太好?时间长了,别人肯定要说嘴。

只是木氏没想到他想开店,“你早上起得来吗?”

囡囡每次都到半夜才睡,他们一家都是睡到日上三竿。东市赶的是早集,他们刚好完美错过早高峰。

陆时秋嗤笑一声,“我是东家,我怎么能起早贪黑呢。”

早起是不可能早起的。他晚上要哄女儿,身体吃不消。

他早就想好了人选,“宏一不是已经十岁了吗?我打算把他叫过来帮忙。管他一日三餐。我觉得爹娘指定乐意。”

木氏心想肯定乐意啊。这么点的孩子又不能出海打鱼。每天只赶两次海,就满村乱蹿。

陆时秋笑着道,“我吃完早饭过去店里拢账和补货。这才是东家干的事儿。”

他就特别羡慕顾掌柜这一点。饭馆有专人给他看着,想啥时候去就啥时候去,偶尔去一趟也是查查账,看看账本,活没多干,挣得钱却是大头。

他老羡慕了。

等陆时春过来送海货,陆时秋就把自己的打算说了,“大哥,我想着宏一天天待在家也不是个事儿啊。给他找了个活干。包一日三餐,专门卖海货。大哥,你觉得怎么样?”

陆时春以为他在开玩笑,“三弟,宏一才十岁。谁肯用他啊?”

陆时秋拍拍自己的胸口,“我啊。我在东市租了一间铺子。想让宏一过来帮忙。你想咱宏一啥海货不认识啊。我告诉他价格,保证他卖得比谁都好。”

陆时春见他认真的,有些迟疑,“这能行吗?你别看他在家调皮捣蛋,其实很腼腆的。到县城这地方,见得都是陌生人,估计三棍子打不出一个闷屁来。别回头把你的店整黄喽。”

陆时秋摆手,“没事。我在旁边教他。如果我开了店,咱家的海货也不愁卖了。”

打完胜仗,严家食材铺就一直处于关门状态。这就是难得的机遇。

大约是这次赌对了,陆时秋对机遇这个词非常信服。认为这也是上天给自己的一次机遇。他要是抓不住,他不就成傻子了吗?

陆时春想了想还是同意了。老三再不靠谱,也不会坑自己的侄子。

送完陆时春,陆时秋让二丫把陆时春送来的海货倒腾到店里。

卖烧烤本来就需要不少海货,量也多。

而且隔天送一次,他们木桶里都会放一半的海水,许多海货都是活的。

至于他为啥这么心急呢?主要是陆时秋想赶在严家食材铺重开之前,让县城的百姓都知道陆家海货铺的名头。

至于严家食材铺重开,还要打一场价格战,陆时秋表示不急,现在能赚一点是一点。

海货运到后,陆时秋充分发挥他的口才。

他本来就对海鲜如数家珍,什么样的海鲜最好吃,他这个地道的渔民比谁都懂。

客人登门,他按照客人的需求,给予相应的建议,很快就将海货卖了一大半。

当然这也得益于,他定的价格并不贵而且东西还新鲜。

两天后,陆时夏送宏一过来。

宏一还有些拘谨,捏着下衣摆,头一直低着,时不时抬头瞄一眼四周。把好奇又害怕的矛盾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

陆时秋装作没看到他的表情,就像在老家时那样,让他到屋里陪几个妹妹玩。

吃饭时,端菜上桌,喊孩子们过来。

宏一看到满桌子的好菜,嘴巴都快张成O型了。

“好好学,将来你也能过上这日子。”

宏一眼睛抖然变得铮亮。

吃完饭,陆时秋带他到店里,手把手教他。

乡下孩子多半腼腆害羞,嘴不够甜,没啥心眼,宏一也一样,不过这小子很是好学。

大约上次跟宏四比输了,这孩子似乎一夜之间长大,拼命想要证明他比宏四强。让他娘知道他也是个本事人,不是个废物。

陆时秋觉得吧,只要肯学肯干,就没啥学不好的。宏一大约就有这么点意思。

他让宏一放手卖,不要害羞,从跟人讲话,到怎么应对客人讨价还价,一点一点教他。

乡下的孩子没学过算学,陆时秋发现宏一记不住海货的价格。他就把每样海货的价格标下来贴在木桶上,让他就按照这个价格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