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第2/3页)

刀疤脸苦哈哈开口,“大人,我们不是都告诉过你们了吗?那个小孩之前逃跑。我也不知道他为什么会被朱贵阳抓到。”

刘大摸自己的下巴做思考状,“他跑了?”

既然能逃跑,证明这孩子不笨,那他为什么要到府衙去呢?

据管家交待,这孩子可是自愿卖进府里的。

他转身想要去问朱贵阳,除了这个孩子,唯一知道这孩子秘密的人就是朱贵阳了。

他转身刚要走,就被刀疤男人喊住,“大人,我突然想起一件事。”

刘大回头,“什么事?”

刀疤男人眼冒精光,“我想吃烧鸡。”

刘大抱着胳膊,抬了抬下巴,嗤笑一声,“你都这样了,还想着吃呐!”

刀疤男人毫不在意,“砍头不过碗大个疤,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现在我还活着,当时不能亏待自己。”

刘大嗤之以鼻,“好,我答应了。说吧。”

刀疤男人面上一喜,两手一伸,“烧鸡拿来,我就说。”

刘大招了个狱卒,丢了块碎银吩咐道,“你去外面买只烧鸡来。”

狱卒领命而去,过了一会儿,他买了一只烧鸡回来。

刘大也不粘手,直接让狱卒递给刀疤男人。

对方接过烧鸡,刚要开吃,刘大沉声道,“说吧。”

刀疤男人舔了舔嘴唇,迫不及待道,“我之前迷晕这个小男孩的时候,他旁边还有一个小姑娘,年纪跟他差不多,我听那个小姑娘叫他哥哥。”

刘大一愣,哥哥?

“那个小姑娘呢?”

刀疤男人咬了一口烧鸡,含糊不清道,“卖给朱贵阳了呗。他出手大方。小姑娘都往他那边送。”

刘大把事情联想一遍,大概猜出来,这个小男孩逃出来想救自己的妹妹,没想到竟把自己搭上。

他转身往外走,经过狱卒身边时,冷声吩咐,“等他吃完,记得好好招呼他。我刘大请的烧鸡,他无福消受。”

狱卒愣了一下,点头应是。这是想让他们把吃的烧鸡全给吐出来?还挺狠的。不过他对此没有什么意见,谁让这些该死的人贩子不干人事呢。

刘大往后面那个牢房走去,相比其他囚犯,朱贵阳的待遇就要苛刻多了。他被五花大绑绑在木桩子上,手脚全被捆住,就连吃饭,睡觉都不松开。为的就是担心他寻死。

死很容易,可杨置想要的是他生不如死。

朱贵阳披头散发,嘴里还绑着臭袜子,好不凄惨。

刘大进来,没有给他松绑的意思,“你地窖里关的那个孩子,为什么没有杀他?”

朱贵阳一动不动,刘大抽出佩刀,抵在他的下颚,“说,不说我割掉你的舌头。”

朱贵阳终于有了动静,他抬头,嘴里绑着东西,说话不怎么利索,但刘大很有耐心,一遍遍重复问话,终于弄明白,对方说了什么。

原来他丢了地契,他以为是那个小男孩拿走的,就想饿死他,逼他交出来。

事实上,那些地契早就被张州判使人偷走了。后来对方交出来,成为朱贵阳定案的证据之一。

刘大猜测那小男孩原本是想接近朱贵阳,找个机会杀他,没想到被朱贵阳率先发现。

哎,这孩子也真是不走运。

刘大回去后,把关于小男孩的事情跟杨置说了。

杨置点头,“我已经给他找到收养他的人家。明日你就送他去吧。”

刘大对这孩子很喜欢,这么点的孩子就想着为妹妹报仇,实在是勇气可嘉。

他忙问,“大人,我能问您给他找的是什么样的人家吗?”

杨置笑道,“这家男人是个货郎,和娘子成亲十年,也没个孩子,刚好听说我们想要找人收养,他们就找上门来了。”

刘大听到,放了心。

第二天,陆时秋来府衙找杨置。正好碰到刘大送小男孩出去。

小男孩看到陆时秋冲他拱手行了个礼,那姿势分明是学士礼。

这孩子念过书?

陆时秋怔怔看着他。

小男孩抬头,面露感激,“多谢叔叔救命之恩。”

陆时秋唬了一跳,“小兄弟,你是谢错人了,救你的人是杨大人和刘护卫,我没有帮到你好。”

小男孩抿嘴一笑,也不与他争辩,率先往外走。

刘大刚开始很惊讶,没想到他居然开了口,第一个要谢的人居然是陆时秋。

虽然他们是陆时秋的那封信招来的,但是救他的人是他们啊。

这孩子居然一点也不感激,哎,有点伤心。

陆时秋回头看了眼那个小男孩。几天没见,他脸上倒是长肉了。

陆时秋回头,转身进去。

杨置看到他来,倒是没有太惊讶,“你不来,我也要请人把你叫过来了。快坐下吧。”

陆时秋眼睛一亮,随意找了个椅子坐到他对面,“大人已经查好了?”

杨置点头,“我已经审过那些人贩子,他们也供出两个衙役。我已经让属下快马加鞭,把人压到府城。到时候一块判刑。”

陆时秋微微皱眉,“这么说方县令没有参与?”

杨置愣了一下,点头,“对。”

说实话,陆时秋很失望。这次没能把方县令扳倒,可他也知道杨置只是临时派出来的巡查御史,他没办法插手下面官员的事务。

“陆兄弟可是有难言之隐?”杨置见他表情立时变了。出于礼貌,随口问了一句。

陆时秋也没有瞒着,把方县令所犯之事全部说了一遍。

杨置倒是个嫉恶如仇的性子,听到方县令也是个尸位素餐之人,当即表示,回京后一定要参他一本。

陆时秋立刻道谢,“太好了。我们盐俭县又能有好日子过了。”

杨置点头,“马上就是春闱,到时朝廷说不定会派个年轻一点的县令到下面。新官总是充满干劲,你们的日子会好起来的。”

陆时秋更高兴了。

如果派来像顾大人一样的官员,那就再好不过了。

三日眨眼即过,犯罪之人在菜市口问斩。

围观百姓自四面八荒涌来,犯人全部被反绑,跪倒在地,刽子手手举大刀,一声“吉时已到”,斩字火签扔下。刽子手手起刀落,十几颗人头当即落地,尸首分离,百姓无不拍手叫好。

而此次犯案最重的知府朱贵阳此时已经吓尿了。他到底养尊处优这么多年,平时色厉内荏都是对别人的,眼见着刀子要落到自己身上,吓得三魂六魄都丢了一半。

杨置作为监斩官坐在台上,待刘大高喊一声“吉时已到”,杨置立刻扔下一个剐字火签。

话落,衙役将一张渔网缠在朱贵阳身上,所谓三千六百刀就是每个网眼都要割一刀,所以又称鱼鳞剐。

刽子手拿着刀在朱贵阳前大肌上割一块肉抛上天,这叫“祭天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