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第3/3页)

他这篇策论,把道家“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体现得淋漓尽致。太妙了。

其他教官见周知府这么激动,纷纷凑上来看。

于是大家表情都有些微妙了。

这……这好县令不就是顾中丞吗?这新县令不就是方县令吗?

这考生是吃了熊心豹子胆子吗?居然在府考明目张胆说方县令的坏话。

周知府直接给这个考生批了个甲等。

众人不敢多言,敷衍地应随几句。

改完卷,教官们终于放出来,而陆时秋几乎一夜之间成名。

方县令的恶行,百姓敢怒不敢言,但是没有人敢跟他作对,所以大家只能吃下哑巴亏。

突然听说有人在府试卷子上讽刺他,大家暗暗叫好,于是一传十,十传百,等方县令知道的时候,连街头巷尾的大娘大婶都知道这事了。

方县令在后院发了好大一通火,也把陆时秋的名字牢牢记在心底,想着让他找到机会,一定要把人除掉。

而陆时秋对此事却一无所知,他闭门读书,休息的空档,突然想起一事,“天皇不是御驾亲征了吗?怎么一直没动静啊?”

【他从太原府走的,现在已经攻下金国一半城池了。】

陆时秋倒吸一口凉气,“什么?这么厉害?”

他心里嘀咕,天皇那么厉害,当初那些皇上公主怎么会被金人掳走呢?

1111嗤笑一声,【根据史书记载,当初天皇被皇上派去江南安抚灾民。得到消息,赶回来的时候,金人已经把人掳走了。】

陆时秋拧眉,“你笑什么?这有什么好笑的。”

1111用平淡无波的声音反问,“这话你信吗?”

“为什么不信?史书不都是真实发生的吗?”

【谁说史书一定是真的。告诉你,史书是由胜利者书写的。】1111淡淡道。

陆时秋不想跟它争辨,就算天皇是为了皇位故意不救奉元帝,那也是他活该。谁让他不务正业,整天只知道吟诗作画呢,活该被人抢走皇位。

就在这时,有人急促敲门。

“爹?爹?”囡囡在外面急得不得了。

陆时秋愣了愣,这个点,她不应该在隔壁念书吗?怎么跑回家了?

陆时秋打开房门,囡囡脸上全是细汗,他拿了帕子给她擦汗,“什么事这么急啊?”

囡囡喘了口粗气,一把握住他的手,“爹,你府试考了第一名。”

她眼底全是星子,嘴角一直翘着,“爹,你太厉害了,居然考了第一名。”

陆时秋不信,“怎么可能,我上次考了四十七,这次怎么可能考第一。别是谁忽悠你的吧?”

囡囡见他不信,急了,“才不是。是先生说的。他早上经过县衙的时候,听人说的。”

陆时秋这才想起今天是发榜的日子。

陆时秋感觉自己好像中了大奖,惊讶极了,同时一股喜悦之情涌上心头,“我……我真的考了第一?太不可思议了。”

1111倒是一点都不惊奇,【县试的时候,考的都是基础内容,许多人都能答对,考官会根据考生的字来排名。你的字不怎么样,所以才排到四十七名。而这次府试,说实话,你是占了个奇字,敢为别人不敢为。才得了周知府的赏识。】

陆时秋听它分析头头是道,心里更高兴。这意味着他是靠自己的真才实学考上去的,至于奇不奇的,他觉得不是个事儿。

所有人都知道方县令是个贪官,可那么多人没一个人敢揭发。别人知道,也只会佩服他的勇气,而不是酸他。

当然陆时秋并不是那种傻大胆,他这样做是有目的。

就算他一路顺风顺水考中进士,但是以他的年纪,没什么稀罕的。

他想成为天下名师,就得另辟蹊径,为自己扬名。

这世上还有比“不畏强权”更好的名声吗?

照杨置的说法,只要殿试结束,朝廷开始安置新科进士,天后就会把方县令治罪。

殿试六月就能结束,新任县令最迟九月就得到任。现在已经是四月,他提前五个月把方县令的恶行公布出来。还能捞个好名声。

一举两得,他怎能不赌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