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第3/3页)

后来分家时,就因为有这个官撑腰,严氏族长全部向着严老爷说话。拿走家里大半钱财。

就冲这一点,严家这笔买卖就没亏。

段老爷一时心动,就答应见陆秀才一面。

“尝尝看。”段老爷殷切给陆时秋夹菜。

段清鸿见父亲态度变了,觉得有戏,忙道,“爹,我之前跟你说的提议,你答应了吧?”

段老爷腆着脸笑,陆时秋放下筷子,交握着手,“段贤弟,就算我们没有结亲,我们依旧是好友。”

段清鸿微微蹙眉,陆兄这是?看了眼他爹。

段老爷尴尬得笑笑,“这个……段秀才,我是有眼不识泰山。竟把珍珠当鱼目。你是读书人,别跟我一介商贾计较呀。”

陆时秋摆摆手,很是坦然,“没有,我没有跟段老爷计较。我刚刚说的都是真话,我这侄子家里就是个普通渔民,一年也就攒个十来两银子。好不容易才攒下一二百两给他娶亲。段家家财万贯,我们真不敢高攀。”

段老爷定定看着对方,何着对方是来真的。

真的只能拿这么多钱。

不是,亲侄子娶妻,怎么能只有一二百两呢?这也太少了。

段清鸿忙道,“咱爹不介意。真的。大不了,咱们家多陪些。他们小两口日子总得过好的。”

段老爷不可置信,什么?你想把你妹妹嫁给一个穷光蛋?

段清鸿冲他挤眼睛,小声凑到他耳边提醒,“爹,举人,将来这是举人。”

段老爷只好把到了嘴边的话咽了回去,勉为其难点了下头。

陆时秋到底还是没有定,“我只是叔叔,定亲这么大的事,我一人做不了主。等我回去跟我大哥大嫂说,由他们来决定吧。”

虽然段清鸿有心将两人亲事定下,但人家这理由合情合理,也只能点头应了。

接下来,陆时秋专心用饭,宏一吃得津津有味,好像事不关己。

而段老爷却有些食不知味儿,段清鸿坐立难安。白举人看了场好戏,好几次差点崩不住笑场,在段老爷看过来,他又很快压制住。

吃完饭,段清鸿让车夫送陆时秋和宏一回县城。

路上有车夫,两人不好唠嗑。

等到了县城门口,下了马车走着回去。

宏一再也憋不住了,“三叔,这家啥人呐。会变脸呐。”

陆时秋叹了口气,“这些就是商人本色呀。”

宏一有些不是滋味儿,“三叔,难道我只能靠你才能说到亲吗?”

他一个大活人,段老爷根本不搭理他。

难道不该看看他值不值得他女儿托付终身吗?

不应该考察他的人品吗?最起码问问他的年龄吧?

好嘛,一个问题都没有。

他能不能跟段家结亲,完全取决于他三叔能不能中举。

少年气性都有些大,宏一有些受不了。

陆时秋拍拍他的肩膀,“你也要理解段老爷。他们只是段家旁支,别看盐俭县有许多铺面,其实并不是属于他们,他们家只是帮忙经营。他迫切想要结门好亲让嫡支更加看中他们。他当然要挑个好女婿了。”

宏一默不作声。哪怕再理解,他也没办法接受。

陆时秋叹了口气,“其实你跟段家结亲也有好处。”

宏一抬眼,“能有什么好处?”

“可他们有经商的天赋,这是毋庸置疑的。”陆时秋点了点,“就算我给你一个铺面,你现在能把它做大做强吗?”

宏一一怔,老实摇头,“还不行。”

陆时秋摊了摊手,“可他们行。”

“你想当个大掌柜,就得跟人学习。咱们家的海货铺一直有钱赚,那是因为咱们全家都是渔民,对海货非常了解。可是换个别的铺子,你们就得抓瞎。”

这是实话。宏一和二哥都只是小打小闹,根本不会用人,更不知道如何管理手下,让他们为自己工作。

宏一思忖良久,不得不承认三叔说的是对的。

陆时秋叹了口气,目光幽远,“当初为了找囡囡,我在县衙门口敲了一天的鼓,方县令也不曾理会。找上顾家,顾永旦只是轻飘飘说了一句话,方县令就亲自出来迎接。这就是小人物的悲哀。”

宏一知道这事。这不仅仅是三叔的痛。也是他们全家的痛。就连他娘得知后,也在背地里骂那些狗官狗眼看人低。

民不与官斗,身份低微的农民就连骨头都比别人要轻贱。

三叔这是提醒他不要在意段老爷的世俗。没人甘心弯下脊背,跪舔别人,全是被生活所逼。

宏一眼圈红了,声音哽咽,“三叔,我没有怨恨。只是觉得自己太没用,让人家看不起。”

“也不能这么说。有人善于经商,有人善于读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你现在能做的,就是跟段家结亲,然后利用女婿的身份,好好向人家请教。”陆时秋拍拍他的肩膀。

宏一重重点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