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人(第2/2页)

在此之前,二青在山中,不少打柴人曾经见过它。又过了几年,二青长成好几尺长,有碗口那么粗,渐渐地出来追赶起人来了。因此行人旅客们都相互告诫,不敢经过它出没的地方。有一天,耍蛇人经过那个地方,一条大蛇像狂风一样猛蹿了出来。耍蛇人大为惊恐拔腿就跑,那蛇追得更急了。他回头一看已经快追上来了,忽然发现蛇头上有明显的红点,这才明白这蛇就是二青。他放下担子呼叫道:“二青,二青!”那蛇顿时停下来,昂起头来停了很久,就纵身一扑,缠绕在了耍蛇人身上,就像以前表演时的样子。耍蛇人觉得它没什么恶意,只是躯干又大又沉,自己经不住它这么缠来绕去,就倒在地上呼叫央求起来,二青于是放开了他。二青又用头去碰撞竹箱。耍蛇人明白了它的意思,打开竹箱放出了小青。两条蛇一相见,立即紧紧交缠在一块儿,盘绕得像用蜜糖粘在一起似的,很久才分开。耍蛇人于是对小青祝愿说:“我早就想和你告别了,如今你可有伴儿了。”又对二青说:“小青原本就是你引来的,你可以还把它带走。我再嘱咐你一句话:深山里面不缺吃喝,不要惊扰过往的行人,以免惹怒了上天受到惩罚。”两条蛇垂着头,好像接受了他的劝告。忽然蹿开离去,大的在前面走,小的在后面走,所过之处,树木草丛都被它们从中间分开,向两边倒伏。耍蛇人站立在那里望着它们,直到看不见了才离开。从此以后,行人经过那一带地方又恢复了往常的安宁,也不知道那两条蛇到哪里去了。

异史氏说:蛇,只是个蠢丑的爬行动物,也还恋恋不舍地有故人之情,而且听到劝告就会迅速地接受。我唯独奇怪的是有些看起来人模人样的家伙,对十年亲密来往的好朋友,对几代都蒙受人家恩德的恩主,动不动就想落井下石地进行陷害。又有一些人对别人良药苦口的劝告,毫不理会,而且还怒气冲冲地把人家当仇人相待,真是连蛇都还不如!

  1. 【注释】

  2. 东郡:秦置郡名,洽所在濮阳(今河南濮阳县西南)。汉时领有今山东及河南两省部分地区。隋开皇九年(589)废。隋大业初(605),又改兖州(今山东兖州县)为东郡。清时东昌府、曹州府,即个山东聊城地区及菏泽地区,为秦汉东郡故地。
  3. 期(jǐ几)年:一周年。
  4. 影兆:形影迹象。
  5. 丛薪错楚中:草木错杂之处。《诗•周南•汉广》:“翘翘错薪,言刈其楚。”薪,草。错,交错,杂乱。楚,牡荆,泛指灌木丛。
  6. 窸窣(xisǖ悉苏):形容声音细碎。这里指蛇行草丛中的声音。
  7. 拱璧:大璧。《左传•襄公二十八年》:“与我其拱璧。”《疏》:

    “拱,谓合两手也。此璧两手拱抱之,故为大璧。”

  8. 逝:往。这里意思是逃走。
  9. 小侣而所荐耶:这个小伙伴是你引来的吗?而,你。荐,荐引。
  10. 瑟缩:蜷缩。《吕氏春秋•古乐》:“民气郁阏而滞著,筋骨瑟缩不达。”
  11. 止以二尺为率(lǜ律):只以二尺长为标准。止,只。率,标准。
  12. 委蛇:也作“逶迤”。曲折行进的样子。
  13. 踽踽(jǚjǚ举举):独行的样子。《诗•唐风•杕杜》:“独行踽踽。”朱熹注:“踽踽,无所亲之貌。”
  14. 随在物色:随时随地访求。
  15. 天谴:犹言天罚。
  16. 故人之意:老朋友的感情。《史记•范雎蔡泽列传》:“然公之所以得无死者,以绨袍恋恋,有故人之意,故释公。”故人,旧交,昔日的朋友。
  17. 从谏也如转圜(yuán圆):意思是听从规劝像转动圆物那样容易。

    《汉书•梅福传》:“昔高祖纳善若不及,从谏若转圜。”颜帅古注:“转圜,言其顺易也。”圜,通“圆”,圆的物体。

  18. 把臂之交:亲密的友谊。把臂,挽着手臂,只有极亲密的朋友间才如此。
  19. 下井复投石:即落井下石,喻乘人之危加以陷害的卑劣行为。韩愈

    《柳子厚墓志铭》:“一旦临小利害,仅如毛发比,反眼若不相识;落陷井,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

  20. 药石相投:投以约物、砭石,以治疗疾病。喻苦口相劝,纠正人过失。详见《劳山道士》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