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山王(第2/3页)

到了顺治初年,山里出现了许多强盗,聚众万馀人,官府没有能力抓捕他们。李秀才家人口多,天天忧虑发生离乱。当时正好村里来了一个懂星术的人,自称“南山翁”,给人预测祸福,说的如同亲自耳闻目睹一样,因此名声大震。李秀才把他请到家里,求他推算生辰八字。南山翁掐指一算,吃惊地站立起来,恭敬地说:“这是真命天子啊!”李秀才听了大为奇怪,认为这是胡说八道。南山翁一本正经地坚持说这是真的,李秀才半信半疑,说道:“哪有白手起家当皇帝的?”南山翁讲:“不对。自古帝王,大多是起于平民,有谁天生就是皇帝呢?”李秀才被迷惑住了,向前请求出谋划策。南山翁便毅然以卧龙先生诸葛亮自命,叫李秀才先准备好盔甲、弓箭各几千套。李秀才担心没有人归附,南山翁说:“臣请为大王联系各路山寨,深入交结。再派人到处扬言大王是真命天子,那么山中的士卒都会响应。”李秀才听了很高兴,派南山翁去执行,自己挖出埋藏的银子,制造盔甲、弓箭。

南山翁过了几天才回来,说:“借大王的威福,加上臣的三寸不烂之舌,各山寨都愿意牵马执鞭,跟从大王旗下。”十天左右,果然来归附的有几千人。于是拜南山翁为军师,制造帅旗,设立密如林的彩旗,又依山建筑营栅,声势浩大。县令带兵来讨伐,南山翁指挥众匪大败官兵。县令惧怕,向兖州告急。兖州兵马远道而来,南山翁又埋伏匪寇突然袭击,州兵大败,许多将士被杀被伤。李秀才的势力更加壮大,党徒数以万计,于是自立为“九山王”。南山翁嫌马匹少,正巧京都往江南运送马匹,他就派遣一支部队拦路抢了过来。由此,九山王名声大噪。九山王加封南山翁为护国大将军,自己高卧山寨之中,自以为了不起,以为黄袍加身指日可待。山东巡抚因为马匹被抢,正要进军剿灭,又得到兖州的报告,于是发精兵几千人,分六路合围进击,军旗飘扬,弥满山谷。九山王大惊,召南山翁商量,却不知哪里去了。九山王毫无办法,登上山顶,望着如潮的官军,说道:“今天才知道朝廷势力的强大!”山寨被攻破,九山王被擒拿,老婆孩子都被杀死。这时他才明白南山翁就是老狐狸,原本是以被灭族的冤仇来报复李秀才的。

异史氏说:一个人闭门在家,闲散随意,陪着老婆孩子过日子,哪里会招来杀身之祸?即使被杀,又有什么缘由引来灭族之灾呢?狐狸复仇的计谋也真是够巧妙的。虽有土壤而不下种子,就是浇水灌溉也不会生长。那个李秀才干出杀害狐狸的残忍行为,他那内心深处就已经隐伏着做强盗的种子,所以老狐狸能够助长他萌发,而最终得以报复他。如果现在你试着拉住一个过路的说:“你要做皇帝了!”没有一个不会被惊跑的。明明是引导他干出灭族的事情,而他还愿意去做,结果老婆孩子被杀,又有什么可说的呢?不过,人们听到狂惑之言,往往开始时发怒,接着再听就变成疑虑,再继续听下去就会相信,等到身败名裂时,这才知道上当受骗了,大都类似这样吧。

  1. 【注释】

  2. 曹州:州名,治所在今山东菏泽县。
  3. 荒置之:荒废而闲置。
  4. 税屋:租赁房屋。
  5. 直:同“值”。租价。
  6. 庇宇下:受庇护于屋宇之下,寄居的谦词。
  7. 草创:初设。《汉书•外戚恩泽侯表》:“庶事草创,日不暇给。”
  8. 客子:旅居异地的人。
  9. 幸一垂顾:希望能屈驾下顾。垂,由上施下日垂。
  10. 荐:进。
  11. 甘旨:泛指美味佳肴。甘,甜。旨,香。
  12. 市:买。
  13. 亘:直达。
  14. 如黑灵芝:烈火腾空,黑烟弥漫,如蘑菇状,故云。灵芝为菌类植物,蘑菇状。
  15. 燔臭灰眯:焦臭刺鼻,烟尘迷目。燔,焚烧。
  16. 阅视:检阅,查看。
  17. 族灭:诛杀整个家族。
  18. 顺治: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年号(1644—1661)。
  19. 啸聚:号召聚合。旧时一般指聚众造反。《后汉书•西羌传论》:“招引山豪,转相啸聚,揭木为兵,负柴为械。”啸,彼此召呼。
  20. 星者:星为古代以星象占验吉凶的方术,星者即指行此方术之人。此指算命先生。
  21. 休咎:犹言吉凶祸福。休,吉庆,福禄。咎,凶灾,祸殃。
  22. 名大噪:名声大扬。噪,喧嚷。
  23. 推甲子:推算生辰八字。甲居天干(甲、乙、丙、丁……)之首,子居地支(子、丑、寅、卯……)之首,干支依次相配,称为“甲子”。星命术士以人出生的年、月、日、时为四柱,配合于支,合为八字,加以附会,用来推算命运的好坏。
  24. 真主,即俗称真龙天子。
  25. 正容固言之:面色严肃地坚持这样说。
  26. 类:大致,大都。
  27. 前席,古人席地而坐,向前移动坐席,表示为其说所倾动。《汉书•贾谊传》:“上(指汉文帝)因感鬼神之事,而问鬼神之本……至夜半,文帝前席。”
  28. 卧龙:即诸葛亮。《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载,徐庶对刘备说:“诸葛孔明者,卧尤也,将军岂愿见之乎?”诸葛亮曾任刘备的军师,因以“卧龙”喻指军师。
  29. 甲胄:铠甲、头盔。事:件。
  30. 哗言者:喜好传播浮言的人。
  31. 藏镪(qiǎng强),蓄藏的金钱。镪,钱贯,引申为钱。
  32. 三寸舌;谓善辩的口才。语出《史记•留侯世家》。
  33. 执鞭靮(dí敌):为人驾驭车马,意为乐意相从。《礼记•檀弓下》:“执羁靮而从。”靮,马缰绳。
  34. 戏(huī挥)下:同“麾下”,部下。戏,同“麾”,旌旗之类,借以指挥。语出《汉书•项籍传》。此据青柯亭本,原作“戟下”。
  35. 浃(jiá夹)旬:十日,一旬。浃,周遍。
  36. 归命者:归附而接受其命令者,即归顺的人。
  37. 大(dào道,又读dú毒):大旗,为古时军中主帅所在地的标志。
  38. 栅(zhà炸,又读shān山):寨栅,垒栅。以木栅栏为营墙,以防御敌人。
  39. 兖:府名。治所在滋阳(今山东兖州县)。
  40. 党:同伙的人。
  41. 解:押解。
  42. 一旅:犹言一支部队。旅,军队编制单位,古时五百人为一旅。也泛指军队。要路篡取:拦路夺取。要,遮留。要路、犹拦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