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第2/2页)

张河瞪他,和贺林轩说:“你瞧,这就说上了。”

说着,他捂嘴笑起来,“且饶了他吧,阿父若真去找他叙旧,晚上他该抱枕头哭了。”

李文武拍拍他的头,“少胡说。阿父最不禁念叨,这会儿该打喷嚏了。”

张河咧嘴,李文斌想起张家阿叔被张阿么一念叨就打喷嚏的毛病,也笑得肚子疼。

贺林轩给他揉肚子,虽不知道他们笑什么,但也忍不住跟着笑起来。

好不容易一家子乐呵完,李文武想起正事,催弟婿继续说。

贺林轩无奈,只好把崩坏的谈话气氛拉回来,接着道:“给他们一个党同伐异的场所,这就是做书生生意的第一步了。不过,还有更重要的一步,那就是文斗。”

“哦?”李文武兴致勃勃,“林轩这又是什么说法?”

“说起来很简单,文人相轻,自古而然。”

看兄弟俩又要瞪眼,贺林轩赶忙换了一个说法:“我为什么说书生的钱好赚,那是因为他们品性高洁,视金钱如粪土!既然他们把粪土给了我,我又能给他们什么呢?”

李文斌早知他要做读书人的生意,但之前贺林轩没把这种得罪读书人的话说透,便也跟着兄嫂思索起来。

贺林轩见他们绞尽脑汁也没想出个所以然,抬手沾着茶水,在桌上写了一个字。

名。

“阿兄,你觉得如何?”

贺林轩看向李文武。

“妙啊!”

李文武抚掌而笑,“虽然我不知道林轩你要如何作为,可若真的能借你的地方扬名立万,天下读书人都会痛快地把“粪土”给你。”

他喝了一口茶,道:“张夫子前日还和我说起,咱们大梁的科举是一年不如一年了。”

“舞弊成风便就罢了,先帝爷开的寒门路,早被堵住。如果没有家世,没有身家,不会谄媚巴结京中大员,空有满腹才华、一腔热血,在南陵就是一个笑话。”

他说着,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虽然山水镇上的书院办的漂亮,可如今,但凡心明眼清的学子,都冷了报效朝廷的心。”

顿了下,李文武捏紧茶碗,“去年科举便出了一场祸事。我在贺家村闭目塞听,偶然听张夫子说起来,心都在疼。”

“你们可知,这届科举出了何等的荒唐事?”

不等他们答话,他便接着道:“南安一士子落榜后,竟看到当科状元的答卷和自己写的一模一样,连字迹都不曾换过!”

“如此铁证,官府竟不接他的报案,反而给他扣上污蔑朝廷命官的罪名,毒打了一顿。”

“那士子不忿之下悬梁自尽,留下一封血书,引得同科考生愤恨交加。那些自负才学却落第的考生,看着比自己才学差的人上位,如何能忍?”

李文武说到这里,仰头喝下一大碗茶,尽力压抑心中的不快。

李文斌握紧拳头,同样郁愤难平。

贺林轩担心地拉住他的手,希望他能好受一些。李文斌回过神来,沉默地对他摇了摇头,示意自己没事。

此事虽荒唐至极,但他听说竟不觉得意外。

这,不就是最大的悲哀吗?

张河为那些学子揪着心,急声道:“后来如何了?他们可别干出什么傻事来!”

李文武苦笑一声,“还能如何?在午门跪了三天三夜,后来被人遣送出京去了。除了最激愤的几个举人在宫墙上撞得头破血流,万幸没有旁的死伤。”

李文斌和张河面面相觑。

就这样?

难道朝廷竟没有任何处置?

李文武看出他们的疑惑,想起来,他还是忍不住握拳砸了一下桌子。

他冷声道:“事情闹得那么大,你们猜那昏——一国之君在做什么?他竟还在后宫沉迷酒色,不闻不问!”

他险些连昏君都骂出口,到底憋住了,继续道:“我从来知道他是烂泥扶不上墙,不提也罢。可最让我心寒的,却是朝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