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第2/3页)

旁边的大哥看着馋人,发了狠心:“这个煎饼果子给我也整一个!跟这小姑娘一样的。”

现在天儿早,暂时还不用排队。沈寅初点点头记下大哥的要求,好奇问了一句:“今儿夜班咋下这么早?”

矿上虽然有的时候管理松散,但是也只是针对不下井的职工。下井的可没有迟到早退那一说。

“害,那个水变油那个大师,今天来咱矿上了。矿里都要布置礼堂让大师讲课,矿上都提前下班了!”

水变油?

沈寅初手上动作一停,想起了这回事。

一九九三年,九十年代最大的一起诈骗案在这一年达到了顶峰,正是举国震惊的“水变油”特大诈骗案。

放在现在或许令人吃惊,但是在当年,这个粗浅骗局居然就骗过了那么多人。

无数人因为投资了这个“水变油”配方倾家荡产,受骗金额高达四个亿。□□十年代的四个亿诈骗金额,相当于现在的一百亿甚至更多。

而后世证明,所谓的水变油配方,甚至根本没有进行过严格的实验。诈骗犯只是利用一些化学手段,让水与电石反应放出可燃气体,并且掺入肥皂使燃烧产物变黑,看起来像是油而已。

沈寅初记得,这骗子明年差不多就要被揭穿了,结果今年都骗到上冈来了?

“他咋跑咱这来了?”

“宣传啊!这么利国利民的大好事,《人民日报》都登了!”大哥接过饭包先咬了一口,“听说矿里头也要给投资!”

是的,这样现在听起来像是天方夜谭一样的骗局。在当时,连《人民日报》也跳出来为其站台:

“十毫升该配方兑上一吨水,便可成为一种新型高效燃料。为什么如此重大、足以改变中华民族命运和人类文明运行轨道的发明,至今未能得以推广?”

沈寅初摇了摇头:“这么大个骗局,怎么这么多人上当?”

“嘿,小老板,我知道你以前是矿里头的技术员,但是这可是明星发明!”老矿工大口咬了饭包,指点了一下老四的技术然后继续讲,“这次酱少了点,下回多给我搞点。”

“听说咱矿里头准备投一千万!”

煤矿是真的有钱,但是再有钱,也不能拿出来打水漂啊!

两人正说着,小吃摊前面围的人也越来越多。沈寅初的小吃摊最近爆红,不光是工人,甚至偶尔有夏利桑塔纳停过来跟着排队买个煎饼果子。

小吃摊前头围的人越来越多,上冈市的工人多,自觉遵守秩序都是根植在骨子里头的习惯。

沈寅初手上开始忙了,他如今也熟练了,摊煎饼手速一流,看得人眼花缭乱的。

“老板,麻烦您多给个果篦儿行不行,我不爱吃香肠,嘿,我就爱这一口。我多给五毛钱!”

“哪那么贵,多给你俩,一个两毛钱,你给一块九行了,自己捡一毛钱出去。”

他正火热朝天地摊煎饼,后面有人继续刚才的话题问了。

“小老板,你怎么那么肯定说这是骗局?”

问话的人操着一口纯正的普通话,不带东北口音,沈寅初抬头看了一眼什么也没看到,摊子前面围的人太多了。

他稍微回忆着印象里头的资料,开了口。

“我没记错的话,这个王洪成从八几年就开始满地宣传这个水变油了吧?而且是只表演,不肯做实验。早就有人给他投资了,不过是到今年才开始被大张旗鼓宣传而已。”

“就算是不做实验,表演可是大家都看着的,难不成还能作假吗?我看他表演用的水,都有人喝了,绝对是矿泉水,一点不假。”

听着这人的语气,沈寅初忍不住笑了一声,铲刀极其清脆地磕开了一个鸡蛋。

“咱先不说这个水变油,我问问这位大哥。”

“假设你有个方子,又有前景又节能,赶英超美,贼牛逼。无数人求着给你投资,下一步你干啥?是不是得找个厂子把这个配方生产出来,然后不管你是去报效祖国还是去赚钱,开始销售?”

“来来来,别烫着,”几句话,沈寅初又做好了一份煎饼果子,递给前面的女孩子,“还有想多加果篦儿的也这个价格哈,两毛钱一个!太多了不给加,包不起来!”

说完这个,他才继续刚刚的话题。

“你说,这人,有个配方不肯生产,出来宣传呢又光表演不肯做实验。我也不说太绝对,这位大哥你品品,是不是这个理儿?”

听着沈寅初这话,排队的人不少人在附和。

“小老板说这话有道理,光收投资不办厂,那可不就是到处忽悠么?”

“可不咋地,要是换了我,别说是这么个厉害配方了……哪怕有个够灵验的蟑螂药,我都去找厂子生产了!”

沈寅初说到这,也就点到为止。这事情其实不光他一个人能想明白,当年这诈骗案之所以搞这么大,主要是真的有人利令智昏。

到底旁观者清。

他继续问下一个顾客:“煎饼果子?加肠加蛋?有不吃的没?”

后头排队的大哥却没这么快丢开,操着一口标准到不行的普通话开始问。

这会儿排在他前头的人走了几个,沈寅初看了一眼,嚯,这人穿的貂!

“可是他那表演呢?”

听见这句话,沈寅初品了品。

这个问话的,说不定就是矿里头的人。如果是个路人,听见上面那句早就明白过来了,后面也不会这么刨根问底。

也只有涉及到切身利益的人,才会这么执着地追问。

他这一顿,问话的人可急了。

“我说这小哥,话可不能随便乱说啊,你怎么知道人家没开厂子呢,说不定是想集中资金建个大厂!国外不都是这个……生产规模化降低成本吗?”

“这可是咱们矿里头的大事儿,你辞职之前也是矿上的技术员,咋能两片嘴唇子一沾就瞎咧咧呢?”

这人看起来是真急了,连东北口音都盖不住了。

一边排队的也纷纷侧目,有个老头不客气地给了他两句。

“我说,看你这人模狗样的,咋说话张嘴就给人扣帽子呢?小老板说那两句话不在理吗?你这人咋说急眼就急眼呢?”

老头是煎饼果子的忠实粉丝,虽然退休在家,可是每天早上不来上这么一份,一天简直像缺点啥似的!连带着给老太太也带成了粉丝,天天早上雷打不动买俩煎饼果子回去。

“我怎么就扣帽子了?就行他空口说人家是骗子?你这老头插啥嘴,玩你的核桃去吧!别掺合!”

如果这人光怼沈寅初自己,沈寅初也就笑笑过去了。可是这么大岁数的老爷子天天风雨无阻来买煎饼果子,这会儿为了自己出头,叫人一张嘴怼了一脸,他哪能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