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第2/3页)

他正炸着,天天来光顾的老爷子不知道从哪晃悠出来了。这老爷子已经退休了,天天悠闲得很,每天都来沈家小摊整点吃的。前段时间痴迷于酱香饼,每天早上必定来拿上两份,这几天吃够了,又开始返璞归真吃煎饼果子了。

别看这老爷子头发都白了,鼻子可灵得很!

“寅子,整啥呢?做这么香?”

买得久了,顾客也都熟悉了起来,不少人知道了沈寅初的姓名,有年纪大的干脆直接叫寅子了。这老爷子的姓少见,姓“史”,叫出来怎么都不太好听,沈寅初干脆还叫大爷。

“哟,大爷来了?您老不是嚷嚷着我一直卖的都是素的多,没有解馋的吗?这回解馋的来了!”

沈寅初刚把一个大鸡架炸得色泽金黄,特地用夹子夹出来,在史老爷子面前晃荡了一圈,才放进沥油的篮子里头:“炸鸡架,咋样?”

鸡架外头裹着调配好的面糊,看起来蓬松香酥,散发着诱人的炸鸡香味。这个是拿来做样品的,沈寅初炸了两遍,看着金黄微棕,诱人极了!

再把调配好的调料粉在上面洒这么一层,白胡椒粉被热油这么一激,那股子香气在小摊门□□炸了起来,倒把几个买煎饼果子的都馋得直流口水。

“炸鸡架,两元一个!”

史老爷子有点想买,可是又犹豫——那鸡架便宜,他家老婆子也买过,炖了点土豆,那汤连点油水都没有,没味儿!

“这玩意闻着是挺香,可是鸡架也没啥肉啊……不顶饱,回家我老婆子该念叨我了……”

现在的人们平时吃得比较素,还得是大鱼大肉比较满足胃口。不过,这鸡架闻着真香啊,要不试试?

看着小摊前头围着的几个人都有点犹豫,沈寅初放了大招——他用两把大竹夹子开始把炸鸡架撕开来。

外头酥脆的面皮中加了泡打粉,夹子微微一夹住的时候,能够清晰地听见面皮破碎的声音;而这一撕开,里头白嫩的鸡肉也立刻暴露在空气下面,鸡肉的味道从小摊子冲了出来,一个劲儿地往人鼻子里头钻进去。

“大爷,不是我说,你吃个炸鸡架你还惦记着什么顶饱啊?我可没少看见你老爷子去打老白干儿,哪个礼拜不得来个二两?平常吃什么下酒?”

史老爷子下意识地回答:“炸花生呗,花生下酒,越喝越有啊。”

“炸个花生你都能下酒,炸鸡架咋不行了?骨头多,啃着香啊!再说,我这可是炸了两遍的,酥!牙口好的连小骨头都能嚼着吃了,您老试试?”

沈寅初这么一说,史老爷子立刻豁然开朗。他天天嚷嚷着让小老板别做主食了,这咋好吃的做出来了,他自己还跟顶饱不顶饱较上劲儿了呢?他去饭店买炸花生,一盘子还得五块钱呢!

“来一个!我就要这个撕开的,回去吃省事儿!”

“好嘞!”

接了老爷子的两块钱,沈寅初手快地又给炸鸡架上撒了一层白芝麻,装在塑料袋里头递出去。

李子也嬉皮笑脸地过来了,天天在小摊子买吃的这些人,差不多彼此都认识了。

“老爷子!给我尝一块儿?”

“一边去!”

都说老小孩小小孩,史老爷子一把把炸鸡架往胸口一护,还掏出一块放在嘴里,馋李子!

他掏出来这块,正好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炖鸡肉的时候谁也不爱吃。那肋骨上你说有肉吧,吮溜半天才能啃干净,但是说没肉吧,扔了又怪可惜的。

可是裹上面糊炸得金黄酥脆再往嘴里头这么一放……那可就不一样了!

史老爷子牙口好,索性直接全嚼了,那骨头炸得都不觉得是骨头了,酥脆得轻轻一咬就在嘴里变成一嘴碎末渣,炸得酥透了!

“哟嘿,这个好!”

老爷子高兴了,还有比这个更合适的下酒菜吗?

有带大骨头的地方,就慢条斯理地啃着,先吃了那酥脆的面皮,再慢慢悠悠啃软嫩嫩的鸡肉,滋溜儿一口老白干……

美!

李子被馋得不行,赶紧也买了一个,特地跟着小丫嘱咐:“萍萍,多给我搁点辣椒!”

沈寅初:???

他负责炸鸡架,小丫在那摊煎饼果子,这小子对着他妹子说给鸡架加辣椒是怎么回事?他出去就一个礼拜,这小子连小丫大名都知道了?

只不过,看起来都是单方面下的功夫,小丫连头都没抬:“没看我正忙着呢吗?你跟我哥买鸡架,给我捣啥乱?还有,别叫那么恶心,港台剧看多了啊?舌头捋直再说话!”

沈寅初窃笑,狠狠地给这小子下了一大把辣椒,整个鸡架都给抹得泛着一层红光。

“够多不?”

李子看着塑料袋底下一层红油,咽了咽口水,这才反应过来自己居然当着小老板面前撩人家妹子:“够……够多了……”

在史老爷子身体力行地推广下,一中午,鸡架买了七八个出去。暂时不多,但这也只是刚开始第一天,鸡架更适合买回去加菜或者做下酒菜,销量还是要慢慢发酵才行。

而鸡排,暂时还无人问津,有几个看见小摊外头贴着的问了问,听说鸡排四块钱鸡架两块,不约而同都买了鸡架。

看着没人买,沈寅初准备先炸一个带回去给闺女吃。苏鲤也来帮忙了,正好叫苏鲤带回去给俩闺女做晚饭加餐。

“媳妇儿,你等会儿再走,我炸个鸡排给闺女带回去。”

正是晚饭档口,苏鲤帮着去买了些白芝麻炒香,在家装好了小瓶方便洒,这才拿过来。

“鸡排是啥呀?”

苏鲤还没应声,排队买煎饼果子的顾客已经探头看了过去,然后就看见沈寅初从下面的塑料桶里头拿出来了一块饱满的肉。

那么大一块肉!

鸡胸肉先片好再锤松,放在腌料里头腌制了一晚上,不光是散发着扑鼻的香味,连颜色也变得粉扑扑的讨人喜欢。这么一大块拎起来颤颤巍巍的,简直让人忍不住去想象做好了之后放在嘴里头的口感。

“喏,就是这个,大鸡排,嘎嘎香,比脸都大!”

腌制得喷香的鸡排先放进盘子里裹满生粉,用手压实,拎起来抖一抖,再沾满鸡蛋液,最后在馒头糠里头滚上一圈,就变成了白白的一片。

沈寅初用竹夹子拎起鸡排,往烧热的油里头这么一放,一层小气泡翻起来,几下鸡排外头的颜色就变成了金黄金黄的。

一排顾客都下意识地咽了咽口水……

光听小老板说鸡排四块钱一个的时候,大家都觉着贵,谁也不想买。可是现在看见这么大一块肉的时候,这想法可就变了。

这年头虽然物价还很低,可是饭店的价格可不低,一盘尖椒干豆腐就五块钱,一个醋溜土豆丝也得三块钱。带着肉的菜基本上八块钱往上,纯肉的没有十块更不用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