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第2/3页)

“我是他亲妈,我不帮忙谁帮忙呢,你说是不是?”

苏鲤也不推,也不答应,就削了皮给老婆婆吃苹果:“妈,你尝尝这苹果,红富士,水灵!”

老沈太太吃完一块又叫白露给塞嘴里一块,又不敢跟儿媳妇理论,怕吓着小孙女和小孙女的宝贝小猫。

她在大儿子家里头坐了一会儿,心里头没滋没味儿地回去了。

跟儿媳妇说不好使,她就回头去找她儿子说,自个儿家的厂子,叫个哑巴看着算咋回事?

只不过,这会儿老沈太太可不知道,她儿子还给她准备了个惊喜。

随着沈家食品厂的名气慢慢打出去,临近几个县城做烤冷面的人也不少。沈寅初跟二柱子商量着,又把鸡蛋堡的技术和工具也卖出去不少。

他把大胖的钱还上了,只不过,因为要买房子又不得不借了点。

大胖倒是不着急:“没事,你用着,放银行吃利息跟借给你有啥区别?你也不用给我二分利,就照银行利息给就行了。我媳妇儿还说请你吃饭呢,大忙人你现在啥时候有空啊?”

刘德宇的小舅子家里头不太富裕,他老给钱也不是那么回事。沈寅初去看了看,手把手教他小舅子做了鸡蛋堡烤冷面,现在家里头小日子过得还不错,大胖媳妇儿天天在家里头说要请沈寅初吃饭。

“过几天的吧,”沈寅初最近确实很忙,临近几个县城的货,他得安排好发货,“等这批冷面面皮和酱料整好的,而且我还得去趟隔壁县城,我姑姑前两天给我打电话,说商量老人养老的事儿呢。”

“怪不到你着急买房子,要我说,房子有一套够住就行,你攒攒钱换个车或者买个大哥大,那多气派啊!”

刘大胖的说法,几乎是现在人的通识,买车又气派又使用,又彰显社会地位。大哥大虽然贵,可是那也是老板标配啊。

买那么些房子干什么?租出去还得操心,又没多少钱。

毕竟,这可是个帝都跟三线城市房价都差不多的时代。大家都住单位福利房,没几个买房子的。一直到96年,沪市的房价才破天荒涨到了四千块。

“嘿嘿,”沈寅初嘿嘿一乐,等过个十来年他非得把这话翻出来给刘大胖自己听不可,“大胖,不是你沈哥埋汰你。我跟你说,这话再过个十来年,你就得后悔。你要是信我的,那就多买房子。”

“你家有个矿长,钱少不了,我要是你我就直接去帝都找房子买!甭管是什么老四合院还是什么筒子楼,是个房子我就买,买到手了,我和我闺女下半辈子可就都不用愁了。”

刘大胖不知道沈寅初哪来的这信心,不过,只要是沈寅初说的话,他一准儿相信!

当初这小子停薪留职的时候,整个矿里头怎么传的?说蒙省矿里头那个沈寅初疯了,眼看着要当小队长的技术员,居然停薪留职去摆摊。

再后来,沈寅初饭包卖得热乎着,说酸话的人少了些,可还有人嘴犟。

最后,沈寅初车买了BP机带上了,换了大房子一转眼还要多买一套。小摊开了分店,回望山屯还整了个小厂子,这些人还能说啥?

现在沈寅初叫他抓紧买房子,刘大胖立刻就重视起来了:“沈哥,你放心,我今天回家就跟我爸说!”

听沈寅初的,准没错儿!

沈寅初又跟大胖开了几句玩笑:“还有,叫你家那小子别成天跟着白露后边儿了,都叫我闺女拿大毛毛虫吓哭好几回了。挺胖个小子,哭得那个惨,我看着都于心不忍。”

刘大胖也没招:“那我有啥法,天天就跟着他白露姐姐玩,我家老头子叫我早点让孩子上学,我今年给报了中心校,指不定能一个班呢。”

他又旧事重提:“咱结个儿女亲家?”

“滚吧你小子,”沈寅初笑骂,“我跟你说,小胖敢惦记我闺女,到时候我可真揍!”

刘德宇撇撇嘴:“行了,谁不知道你是标准好男人,天天宠媳妇疼闺女的,别在我家给我上眼药,一会儿你走了我还得跪搓衣板。快忙你的去吧,我回家找老爷子商量商量买房的事儿。”

他媳妇儿出来给了刘大胖两下,热情地送沈寅初:“沈哥你慢着点下楼,不知道哪个缺德的把自行车放楼道里了,你别碰着。我老弟说了,哪天来市里头找你喝酒!”

沈寅初挥了挥手,一路下了楼,开上面包车准备去隔壁县城,去姑姑家看看到底怎么回事。

原身的父亲去世得早,老太太跟着闺女家在县城里头住,跟沈寅初这家没多少来往了。

不过,按照沈寅初原身的记忆,这老太太人其实不错,当初沈寅初上大学生活费费着急,老太太还送来了一个金镏子。卖了这个金镏子,才凑够了他一年的生活费。

老太太没太多积蓄,男人也没了,儿子也没了,住在闺女家里头手头肯定紧。能送这么个金镏子过来,已经很好了。

连沈寅初姑姑都快五十了,这老太太今年七十四,据说身体还硬实。不知道为什么突然就吵吵着不在闺女家住了,想回上冈市。

两家老九不来往,还是电话打到村长家,村长又给沈寅初打了传呼,沈寅初这才知道。

虽然没接触过这个奶奶,可是就冲着老人家那个金镏子的情义,他也得来接这老太太来。这么大岁数了,突然闹着不在闺女家住了,说不得是受什么委屈了。

“妈,你说在咱家都住了这些年了,咋还突然惦记着回上冈了?我哥都没了,我那大嫂也不是啥贤惠人儿,你回去了还不如在这住呢!”

沈寅初姑姑今年也眼看着五十了,身段富态,看着倒不怎么显老。

“没事,怕啥,”老太太精神矍铄,牙口还好,嘎嘣嘎嘣地吃炉果,就喜欢吃硬的,“我回去住,你嫂子再不贤惠,能叫我住阴面小屋?”

她在这住了这么些年了,虽然一个寡老太太没啥钱,可是之前省下的钱哪一块不是给外孙子了?

现在眼看着她手里真没钱了,那些首饰也都给出去了,姑爷态度一天不如一天。

现在姑爷升了个小科长,就嚷嚷着要整个书房,把老太太弄到原先放杂物的小屋里头去住。

偏她闺女还不向着她!她那个儿媳妇是蠢了点,至少她拿出架子来能拿得住。

“妈!咱这是楼房,暖气还足性,啥阴面不阴面的?家里头弄个书房,你外孙子以后做作业不也舒爽一点吗?”

“那我搬走!你们不是更舒爽!”

沈寅初姑父在外头哼了一声:“妈,您可别使这小性子。好好的楼房不住,回去农村睡土房?本来看你们老沈家那个大孙子还行,结果现在打电话到矿上一问,人家都说这人不干去摆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