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千里赠卿礼(第2/4页)

临徽颌了颌首,与临薇和若若行礼告别,便离开了桃花阁。

待他二人走后,若若松下一口气,举杯饮了口桃花酿,惬意不已。

“你看……”

临薇却忽然指了指东南侧,道:“那边有一群从镇北来的人。”

听得镇北二字,若若心中蓦动,飞快侧首望去。只见不远处的杨柳下,十几位衣着黑甲的男子骑马而过,神色匆匆。

临薇扬起笑,雀跃道:“他们骑的是镇北的赤马!佩的是镇北的铁剑……真好,我也想去镇北看看啊。”

若若却轻轻一叹,低落道:“镇北有什么好啊,千里迢迢的,一去就是七年。”

她有时真后悔,把谢淮送去镇北啊。

临薇侧了侧首,忽笑道:“说来,某人的表哥还在镇北呢。”

一侧静静听着的小公子眨了眨眼,糯声道:“姐姐,是你常常说的谢淮表哥吗?”

提起谢淮,若若轻快一笑,举杯道:“是啊。你的谢淮表哥剑术无双,挥剑杀敌,在镇北立下了不少军功,人人敬仰,个个爱戴呢。”

……是吗?

临薇面色微怪,心中迷惑:她怎么听说——谢淮手段凌厉,杀伐果断,镇北人人惧怕,退避三舍呢?

若若撑着半张丽容,玉眸浅浅:“还有啊,从前你谢淮表哥在鹿鸣书院,也是温和如玉,精通六艺,翩翩的一个好少年呢。”

小公子双眸亮亮,顿时崇拜道:“谢淮表哥好厉害哦!”

临薇彻底沉默:“……”

等一等,若若口中的谢淮,是哪个谢,哪个淮?

若若捧着一张清丽小脸,语气雀跃道:“谢淮他啊,如今一定成为了一位将军吧。”

而此刻,远在千里之外的镇北,匪徒窝中。温润如玉、翩翩少年、人人敬仰的将军谢淮,脚踩血河,一刀一个山匪。

血溅三尺,他神色未变,淡漠无情。

聚在一起的山匪们面色如纸煞白,两股颤颤,望着这位如地狱修罗般的人,不敢出声。

谢淮拭了拭寒光长剑,冷声道:“谁若不降,便同他们一样,做我刀下亡魂。”

渐渐的,有人哀嚎一声,将手中利刃扔下,抱头投降。也有人咬牙发狠,举刀冲到谢淮身前,高喝——

“我跟你拼了!”

谢淮侧手挥刀,从容不迫,将他手中长刀削去了一半。

而那人视死如归,竟也不惧,扔去利刀,扑到谢淮身上。谢淮避开,腰间的香缨却不经意被他扯下,掉落在地,顷刻间染上污痕。

谢淮神色瞬冷,飞快将香缨拾起,然后一脚将那人踹到地上,狠狠地踩住他的手:“谁让你……动我的东西?”

“啊——”

那人痛声哀嚎。

“少将。”

镇北的将士前来劝阻:“镇北王吩咐,劝降为上,莫要威逼太过。”

谢淮敛了敛眸,冷哼一声,抬脚离开。

待行到山崖外,闻得山风寒凉,远眺青穹高远,想起千里外的晋安,心中才渐渐归于平静。

谢淮垂眸,凝望着手中香缨,忽道:“晋安的事如何了?”

话落,夜初便如鬼魅般出现在谢淮身侧,沉声道:“回禀主上,我们的人已到了晋安,万事俱备,明日属下亦会亲自回去,定将您嘱托之事办好。”

“……”

谢淮闻言,沉默一瞬,道:“但愿那个小病秧子能喜欢。”

《礼部.内则》有云,女子十年不出,十有五年而笄。

年月匆匆,如流水而过,转眼间,若若已年至十五,是日,安国侯府中举行了若若的及笄礼。

阮连臣请来了晋安城中德高望重女夫子作若若及笄礼的正宾,一大早的,便与安罗涟上前迎接,行过揖礼。

开礼后,正宾行至席上,高声吟颂:“令月吉日,始加元服。弃尔幼志,顺尔成德。寿考惟祺,介尔景福。”便一举玉梳,为端坐在及笄席上的若若梳头加笄。

青丝绾起,雪容清绝,长长的睫毛似扇般扑下,若若端坐在席,心中恍神。

一转眼……都活到十五了。

按书中所记,她原该在一年后死去。虽今非昔比,但世事难料,她也不知道还有没有明天。

然此情此景,却教若若想起远在镇北的谢淮来。那一瞬,她暗中攥了攥掌心,浮起几分斗志——还瞧见谢淮成为将军,怎么能轻易死去?

养成,绝不可半途而废。

及笄礼十分繁琐,经过了初加,还有一拜、二加、取字、聆训等礼节。

待礼成时,若若身着大袖襦裙,云鬓簪上金钗冠,耳佩皎皎东珠,行至阮连臣与安罗涟面前,俯身作礼道:“谢恩念养十余年,请父亲母亲受若若一拜。”

小女儿长大成人,如珠似玉般。

阮连臣清容浮起几分感慨,深叹道:“你十五的生辰礼,爹爹还没送。如今爹爹答应你一个心愿,你想要什么尽管说来。便是摘星捧月,我也要应允你。”

若若恍了恍,浅笑道:“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我如今还没想好,日后告诉爹爹吧。”

阮连臣但笑不语。

安罗涟万分动容,拭了拭眼泪道:“一眨眼过去,我们若若已经十五岁了,想当初五岁时,才这么小一点……”

安罗涟容色感叹,伸手比划了比划。

一时间,匆匆的岁月仿佛便在她素手中流淌而过,朔雪院的侍女们望着她的掌心,纷纷有些感伤。

小公子阮青君歪头瞧了瞧安罗涟的手,却忽然奶声奶气道:“姐姐五岁时这么矮呀!同三岁的我差不多。”

若若:“……”

“噗——”

院中寂静一瞬,响起几声忍俊不禁的笑声,惆怅与感伤因小公子的话一扫而去,侍女们弯了弯眉,掩袖而笑。

阮连臣清眸亦浮起笑意,对小公子训诫道:“不许这么说你姐姐,你姐姐只是身量娇小了些。”

……这么说有差吗?

若若玉眸微凝,持怀疑态度。

待及笄礼成后,已是日暮时分。四皇子,五皇子与临薇正好拜访安国侯府,几人赠了若若礼,在亭中说了一会儿话。

临薇不禁叹道:“一眨眼大家都长大成人了,可最教我怀念的,却是从前在鹿鸣书院的日子。”

伤春悲秋倒不像临薇的风格,若若思量一瞬,问道:“遇到什么不开怀的事了?”

临薇顿时面露愁色,深深叹道:“我那个母妃,日日拉着我看世家公子的画卷。你说这么着急把我嫁出去做什么?嫁人有什么好,还不如去镇北从军杀敌呢……”

临御听得此话,悠悠笑道:“是啊,让皇姐嫁人还不如让皇姐去镇北从军,毕竟霍霍敌人总比霍霍晋安的世家公子来得好。”

临薇咧嘴:“你这小子……”

“我可没说错。”

“我看你是想挨打!”

姐弟二人一言不合,竟打了起来。从这一点看来,倒与儿时没什么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