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 章(第2/2页)

皇阿玛不过是循从先人而已。无论是商鞅韩非子皆有言,法不法古不循今。法应与时俱进。柔琳和几个阿哥此次出宫,非要说做了什么恶,无非是柔琳和几个阿哥揭穿了某个伪君子的皮,告诉了世人他骗人骗世的伎俩。”

一席话铿锵落地,出自的是一个十三岁女孩。

女孩绵绵细细的声线充斥在屋内,叫人惊诧的是,如此天生柔弱的声线并不能削弱半点儿女孩口中话里的半点气势。谁让这些话,有理有据,引古喻今,令人咋舌。

康熙眼里的震惊是清晰可见的。

不知何时,他已从龙榻上坐了起来,似乎忘记了自己是谁,一双目光怔怔地落在柔琳的头顶上。

一个十三岁的女孩子,竟然懂得什么叫法了?竟然研究法学了?竟然读懂法学了?!

一刻间,他居然一时找不出什么话来说。

其实他清楚,眼前这人说的就是你他——的诡辩!

然而,他骂不出口,原因于他这女儿如此诡辩惊人的口才,全因为背后其恐怖的文化底蕴。

可怕的滔滔不绝,一字不断,出口成章!

试问,他当下儿女,又有几人有这个本事?对法的如此博学概况,对法的深刻研究,一句话掏出法的本质根源来,这,这——翰林院的大学士做的研究不过也如此不是吗?

屋里的鸦雀无声,掉根针都绝对能听得见。一旁的太监们宫女们一点儿气都不敢呼出来了。

康熙的脸色十足的铁青,像是憋了股什么劲儿一样。

外头的阿哥们感受到了异常的气氛,越发紧张:屋内发生什么事了?

时间过了半许后,“你——”康熙的手在覆盖着龙袍的膝盖上拍了下。

柔琳一直半低着头,像是静静等待皇帝的发落。

看着她如此乖顺的样子,康熙心头里一动,忽然是想笑。然后,他真的笑出了声。

谁让聪明的孩子非得叫人讨喜。尤其是,这孩子聪明但不是九阿哥那种小聪明,而是真才实干的聪明。他康熙爱才惜才,否则不会这么努力地培养自己的儿子们读书。可现在想想,眼前这个女儿的博学,或许都要超过几个年长的阿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