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9 章(第3/3页)

刚才那一碰手,她手里的茶壶差点掉了,他趁机接了过来。张廷玉抬起一双玉眸,说:“只要公主不要以为草民是趁人之危。”

“你是解美人之困。”胤祺立马接上他这话。

面前两个哥哥都是博览群书之人,说话文雅又有内涵。柔琳压力山大,赶紧找到地方坐着不要出声,否则感觉要被剥层皮。

胤祺和张廷玉见她都缩到石凳子上了,互相对对眼笑着歇住了声音。

张廷玉心里是想,她心情好像好一些了。不枉自己和五阿哥来她这里一趟。

一阵风拂过,吹起凉亭边上的杨柳,也吹起了柔琳额头前的刘海。

她微垂的眸子,此时有一种静态的宛如柳叶一般的柔美。

胤祺停了下手里摇风的纸扇,突然说起:“听说四哥去办差事了。”

柔琳立马抬起头来,想五阿哥难道得知了她哥什么新的消息。

胤祺只说:“难为四哥在中秋日间还得去办差事,不过是皇阿玛的差事,不能不办。”

张廷玉在一旁将她脸上的一举一动收进眼里。这一刻,他明白她心里担忧什么了。她是在担忧四阿哥。

胤祺也察觉到她的心情,安慰她道:“这里是天子脚下,在皇阿玛的眼皮底下,谁敢犯事是找死。四哥不会有事的。”

不是她哥有没有事,而是她哥没事都不行,必须是好好地办完皇帝的差事这事儿才能算结束了。柔琳心里很清楚这点。

见两句话安抚不了她,胤祺只好转头向足智多谋的好友求助。

张廷玉思量一番后,说:“草民以为,四阿哥是个有雄才大略的人,肯定能把皇上交代的差事办好。”

他得出这个结论是基于四阿哥之前在皇帝面前说的那四个字。当然,他不知道这四个字不是出自四阿哥,是出自眼前这个十三岁的小姑娘。

“哦?”胤祺表示惊讶,显然,他觉得张廷玉口里评价的这个四阿哥不像他认识的那个。

宜妃有一句话是没错的,论反应速度,四阿哥堪称老古板,脑子真没有转的那么快。

四爷的专长在于执行力极高,玩深沉可以,玩快板那不行。

胤祺琢磨琢磨对好友表示疑问:“你确定不是你给皇上的建言献策?”

张廷玉摆摆手:“没有。草民比不上四阿哥的才思敏捷。四阿哥说了以后,草民才想起来是怎么回事。”

柔琳听着他这话:……

两个哥哥说着说着回想起她,均回过头来看她。柔琳咽了口水,说:“柔琳也觉得是四哥才思敏捷。柔琳到现在都不明白四哥说的是什么。”

(胤禛:妹妹你——)

好在她亲哥不在现场,否则会成大型翻车惨案。柔琳事后摸摸自己砰砰跳的心口对自己说。

听完她这话好像没有什么纰漏,胤祺继续对好友说道:“听说我这个妹子非常喜欢写字。”

“今日有幸和公主去了一趟书肆,买了几本书。”张廷玉谦虚地说。

“买了什么?”

“长生殿。”

“我正想看!”胤祺拍下桌子说。

这话不是指看书,想看本长生殿的书对五阿哥来说没有什么难。长生殿是剧本,五阿哥是想看戏。

宫廷里搭戏台比较少,不像外头。有钱的茶馆酒肆请了班人马,天天轮着唱。

胤祺说到这儿很是惋惜,身为皇子有银子也无用,被束缚在宫里头。他不像老九老十他们天天往宫外跑,是个很老实的人。没有皇上让他办差事,他极少出宫。哪怕出宫也不敢逗留在外头。所以对他来说在外头看完一个戏基本不可能。

“上回吧,和你在京城里那家——”胤祺提起上次和好友看了半场的戏,更觉痛心,结局都没有看到。

张廷玉笑着回答他说:“五阿哥倘若喜欢,下次草民找那个戏班子的角儿,给五阿哥单独唱两个片段。”

“这个好!一言九鼎!”胤祺对着他竖起手指,看到妹妹那儿说,“此人不是天天这般慷慨解囊的,哥哥我这是蹭了你的福。”

这会儿的五阿哥,笑容颇有几分恰似九阿哥的狡猾流露出来。

张廷玉连忙为自己辩解:“五阿哥。草民何曾——”说着,他的眼睛像是不经意瞧到柔琳那儿。

柔琳没想多,对胤祺说:“五哥,张公子不是这样的人。”

另两人没想到她说话如此耿直,反而怔住了。紧跟着,张廷玉感觉自己脸上有些发烫:她对他的印象竟然这么好,让他都有些自愧不如了,感觉配不上她的话了。

聊着聊着,柔琳对亲哥的担忧未减,心里想着只能去找那个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