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心意(第2/3页)

程子阳丝毫不停直接去了县里,先去与夫子见面又把自己铺盖放下,又去找学监请假又去街上买了条麻袋便匆忙回到镇上。

到了镇上的时候天已不早,路上行人也没几个,程子阳静静的蹲守在钱玉堂往日胡闹的那条街上。

天擦黑的时候钱玉堂才晃晃悠悠从酒馆出来,到了僻静地方程子阳飞身扑过去将麻袋直接套在钱玉堂头上。

“谁敢打小爷?”

程子阳默不作声,提着拳头闷头将钱玉堂打了一顿,再提了袋子往路上一扔,趁着天黑赶紧往县里走去。只不过到了县城的时候城门已关,程子阳无奈之下只能在城外对付一宿,第二日一早急忙进城去了县学报道开始读书温习功课了。

迟梅宁倒是没空关注程子阳了,更不知道程子阳为了她将钱玉堂偷偷打了一顿,买了笔墨纸砚回来当天就将自己关在房里开始练字。

手生了这么久用了好长时日才熟悉起来,练废几张大纸后迟梅宁开始罗列框架,构思自己要写的话本子。

之前去书铺的时候她就特意看了看如今卖的话本,然而看完她便觉得无趣,与她上一辈子看的那些相差甚远。回来之后她也研究了原主当宝贝藏着的话本子,仍旧兴致缺缺。只不过看的时候是一回事,自己拿笔写又是另一回事,写的好自然能赚钱,写的不好废时间不说还把自己的存款废的一干二净。尤其如今笔墨贵重,她就更不敢轻易下笔,非得在脑中构思的差不多了才开始写。

然而即便是这样,写起来的时候也很艰难,开了两次头都觉得不好,便弃之不用。而且她不想写如今市面上那些故事,反而想写一些不同的,可如何写的吸引人又是个难题。

迟梅宁写的烦了出门晃悠这才听说程子阳去县里读书去了,接着又有人来特地找迟老太说,“钱家有个少爷听闻被人打了一顿,腿都打折了。”

迟老太一听顿时高兴的拍大腿,“好啊,老天爷有眼啊,老天长眼啊!”然后又兴冲冲的问,“说没说谁打的?打成什么样了?要我说这样的人就该打的断子绝孙才好。”

迟梅宁听的汗颜,心道哪那么容易。

就听来人道,“哎呦,你个老太婆咋这么会想,听说那钱少爷真的被打到命根子了,本来还没事,谁知好的差不多的时候他跑去大伯家里调戏堂哥的丫头,被他堂哥一脚踢中命根子,当时就疼的不行,找大夫看过,说是命根子往后都不能用

了。”

迟梅宁听的正起劲儿,迟老太一扭头瞥见她那副八卦的模样顿时冷了脸,“大姑娘家的听这个干啥,屋里去。”

“娘,我啥都没听见。”迟梅宁睁眼说瞎话,觉得这古代日子本来就无聊再不让人听点八卦还让不让人活了。

可惜迟老太不上当,直接戳穿她闺女,“瞅瞅你一脸的兴奋劲儿,赶紧的,回屋去。”老娘们说点这种话也就罢了,她闺蜜这么单纯的小姑娘哪能听这些肮脏事。

迟梅宁撅嘴耍赖,迟老太干脆站起来对来人道,“走,大妹子,咱上你家说去。”

迟梅宁眼睁睁瞧着俩老太太走远了,无奈之下跺了跺脚准备回屋继续构思她的话本子大计。可惜她心里存了看热闹的心事,写了没两行就写不下去了,干脆撂了笔数去转转看看能不能听点八卦回来。

不过她显然忘了她是什么名声了,别说去听听八卦,说八卦的人一瞧见她都跟见鬼是的就跑开了,更别提说八卦的人说起钱家的时候还顺带说了迟

梅宁了。

八卦没听成,把迟梅宁郁闷的不行,在村里转了一圈就回了家,然后她又不禁感慨,这原主人品忒差连个之交好友也没处着。

晚上吃饭的时候迟老太明显的很兴奋,还主动拿了铜板给马氏道,“明儿去割刀肉,好好庆祝庆祝。”

马氏不由奇怪,“这离着八月十五还有两日,要不十五一块做?”

迟老太瞪眼,“咱家还差这刀肉?八月十五的到日子再割,先把明日吃的割来再说。”

老太太发了话,马氏也不再推脱,心里却不由嘀咕到底出了什么事让婆婆这么高兴。

村子就这么大,当初钱家来提亲的时候阵仗也大,虽然后头说被人坑了,来相看的是钱少爷的堂弟,可好歹是个乐子,大家伙秋种白天忙完傍晚也不耽误闲聊,这一闲聊不过两日就满村都知道了。

马氏听了这事儿也痛快,心道怪不得婆婆这么高兴。

过了两日便是中秋,迟梅宁趁着这几日写了话本子的开头,写的是人穷志坚的农家子通过自身努力考取功名,又娶得朝中大臣爱女最后却在朝廷开海禁后随船远航发现新大陆的故事,书名还定为《青云路》。这书她也不确定会不会受欢迎,所以这几天也只写

了几章,想着写的差不多的时候再拿去县里书铺找掌柜的瞧瞧,能卖出去最好,实在卖不出去,她往后也只能歇了这心思瞧瞧能不能研究出点美食出来让哥哥去买卖。

八月十五这日早晨,迟长山便带着大包小包的东西回了村里,要说迟家在村里过的好,老太太没人敢惹,与迟长山自然有关系。虽说小吏不是大官,可在外办差的时候也被人尊称一声官爷,在乡下地头已经是厉害人物。加上迟长山寻常拿回一些俸禄还有外面的孝敬,迟家的日子这才兴旺起来。

迟长山是孝子,回家第一件事便是给老太太交钱,老太太捧着银钱乐的笑开花,当场给几个媳妇一人发了一百个铜板让他们自己零花,媳妇们忙了这么一阵子得了铜板自然高兴,再瞅迟梅宁,眼巴巴的瞅着她娘希望她娘也能给她补充一下小金库,可惜他娘给媳妇们分完就把钱锁起来了,根本没提给迟梅宁的事。

迟梅宁觉得委屈极了,连黄二花这个作精都有偏生她没有,眼泪一咕噜就差点掉了下来。

迟老太只当看不见,招呼大家伙儿吃饭,迟长山见小妹不高兴,从袖子里掏了一把铜钱偷偷塞给她,“哥给你的。”

迟梅宁略微估计一番,大概也就十来个,聊胜于无,当即给大哥咧嘴笑了笑。

看着她笑,迟长山就叹气,十来个铜板就高兴成这样,当初要是应了刘家的婚事,还能差了银钱?可惜妹子是个目光短浅的,竟生生错过了。

饭后迟梅宁回屋继续构思她的青云路,迟老太突然推门进来,见她坐在桌前拿着毛笔发呆,老太太哟了一声,“我闺女写上大字了?还怪好看的。”

迟梅宁撅嘴,“娘找我啥事?”

“你这孩子,没事娘不能过来了?”老太太摸摸她脑袋,笑道,“还在为刚才的事生气?”

迟梅宁知道她说的什么,故意哼了一声,委屈道,“娘偏心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