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弘昼(第2/2页)

她怎么就这么倒霉啊。

耿太太瞅着丫头们不注意,拍了耿氏一把:“快别说这话。你去平常人家看看,大房要抚养孩子,哪个又轮到姨娘说话?这几年福晋不管你们,就是养着心大。再说了,就是宫里,一般二般的主子们也没有自己养阿哥的,三爷、四爷、五爷他们,哪个又是在生母膝下养大的呢?”

耿氏知道额娘说得都在理儿,但毕竟是自己的亲生阿哥,又养了这几年,心中还是过不去那道坎儿,只管低头不语。

耿太太语重心长道:“福晋叫我过来同你说说话,也是叫你别再犯傻的意思。你要知道,福晋没有孩子,五阿哥既能养在福晋膝下,就是嫡子,日后被册为世子的把握也就更大一些的。偌大的王府,谁人不眼热?只要五阿哥好了,不管将来福晋待他怎样,还能忘了你这亲额娘不成?”

更是终于有些被说动了:“额娘说得是。”

耿太太不便久坐,又劝了耿氏几句不可再跟福晋硬犟便告辞了。

耿氏抽空去福晋那里坐了坐,跟福晋在弘昼的抚养权一事上达成了一致。

福晋挑四爷心情好的时候把事情提了。

四爷没有驳福晋面子,痛快答应了福晋所求之事,并嘱咐福晋安抚好耿氏情绪。

福晋也是上道儿:“爷的意思,我都知道。我只不过是日子长了,闷得慌,想替爷分忧罢了,母子天性,我的本意不是叫弘昼不认生母的。若是耿格格愿意,来我这里日日帮我看着弘昼都行,倒也省了我不少事情。”

这雍王府就这么大,人口又多,八卦传播爱好者也不少,不过半日功夫,李氏也听说了弘昼被福晋抚养的事情。

都说女为母则强。

早先年刚开府时候,福晋强势把持,同李氏针锋相对,很大一部分是原因是因为两人都有儿子,福晋想给嫡长子弘晖争取更多的权益,稳固四爷子嗣当中第一人的地位。

从个人情感上说,李氏不大愿意福晋抚养弘昼,但就这件事情而言,四爷根本不用考虑李氏的意见。李氏再是不喜,也只能备上几样给弘昼用的东西去福晋那里走一趟,权作贺喜。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换额娘的事情给刺激着了,弘昼结结实实地病了一场,

福晋急得嘴上都起火泡了,将手上的不少琐碎家事交给了年氏和李氏,就连晨起时候的请安也给免了,同耿氏在弘昼床前忙了小半个月才得以放松下来。

这日四爷照例过来正院看弘昼。

弘昼病了一场,神色当中有些倦怠,但身上看起来没掉多少肉,脸上还是肉嘟嘟的可爱。

四爷勉力了弘昼一番,福晋适时提出一个不算要求的要求:“弘昼和弘历是一年生人,而今弘历都已经入学了,弘昼还是在府里头跟着先生念书。爷是不是该去宫里上书房走动走动?毕竟这孩子也五岁了呢。”

弘晖年幼时候读书写字都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比家中这几个小的要强多了。

四爷不是不能理解福晋望子成龙的心情,当年福晋以前对于弘晖就是这样子。那孩子本来就要强,又被福晋逼得紧,不管做什么都对自己要求很高。但弘昼不是这么个性子,不要求自己什么事情都比人强,况且又赶上换了额娘后大病一场,的确不是入宫读书的好时机。

四爷道:“这孩子生日本来就小,身子又一直不好,这个时候离家读书种下病根儿可怎么是好?再等等吧。”

福晋也就应了。

静仪已经三岁了,说话挺溜的,汉语说得尤其好,满语学学也不差。远的弘晖弘昀先不比,据说弘时说话就挺晚的,静仪可比这个哥哥强多了。

李氏变成了祥林嫂,不管见了谁都要旁敲侧击说一番自家姑娘聪明能干。

对于弘昼被福晋抚养一事,据说耿氏没怎么闹,而是很平静地接受了这个事实。福晋那边也的确把弘昼照顾得很好。

福晋抚养五阿哥固然要比记在耿格格名下更有前途,这是不争的事实。就连静仪身边的丫头们议论起来,也说五阿哥是个挺有福气的,比四阿哥要强呢。

只有静仪觉得福晋眼力劲儿不够,看上乾隆带回家抚养,明显赢面更大。

不单弘昼今年多灾多病,静仪入春后也反复病了几次,折腾得李氏这边人仰马翻。

古代医疗条件真心不敢恭维,这点不光静仪知道,失了几个孩子的李氏更是知道。

李氏寸步不离地守在静仪身边,静仪有时睡一觉醒来,看到额娘的眼睛都是红的,不知一个人在那里瞎想了多久。

李氏一门心思扑在幼女身上,对弘时的课业就更不管了,却也正中了四爷下怀。弘时没课的日子,四爷就把他留在前院调丨教,相处久了以后,四爷终于发现,这个儿子也不是完全的朽木不可雕,而是一个没有自知之明的朽木,不愿意让人雕。

弘时对四爷的论断很是不以为然,对着额娘委屈道:“额娘,阿玛说我是一根不可雕的朽木,既然是朽木,它就根本不想叫人雕。那些想要雕木的人,为什么不去找根栋梁好好雕,偏要在我们这些朽木上下功夫呢?”

做个富贵闲人有什么不好?

李氏气得打了弘时脑袋一下:“你这孩子怎么说话?你要不是你阿玛的儿子,他才懒得管你呢。”

静仪坐在一旁握着银勺子自己用膳。

病了这么久的日子,她越发坚定了要更加努力吃蔬菜,均衡饮食,加强锻炼的心念,绝对不能被这坑爹的古代医疗所打败。

穿越三四年功夫就早夭的话,大概就是史上最惨穿越女了吧?

静仪突然想起来了。

康熙克老婆,雍正他额娘德妃克闺女,雍正自己也克闺女!

史书记载德妃膝下没有活过二十的公主,雍正登基时候,女儿们都挂了,才会收养那么多义女。

静仪拿手指头戳戳李氏:“额娘,生病真是太难过了,您一定要叫二姐姐珍重保养。”

李氏扑哧一笑:“自己身子骨这样,还操心你姐姐什么?你姐姐打小身子就好着呢,轻易不病不痛的,我只担心你。”

静仪:……,那也要防患于未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