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纯禧(第2/2页)

这种姑娘性子极好,活泼不失规矩,规矩却不拘谨;行事豁达,说话明白。该她说话的时候能够调动起一屋子人的气氛,不该她说话的时候,就坐在一旁安静聆听,进退有度,容止可观,是个人才。

纯禧公主年纪轻轻远嫁蒙古,一晃过去这么多年,见过不少嫁过来的公主、郡主们,对人性的理解比旁人更要透彻一些,对人的评价也相对中肯。

在她眼里,似静仪这般的姑娘,不论在富贵温柔乡还是荆棘遍地处,都能过得很好,若是将来抚蒙也能得以善终。

纯禧公主评估静仪的同时,静仪也在打量这位姑姑。

女人年轻时候看容貌,上了年纪拼的就是风华气度。这位姑姑人很宽和,架子不大,性子很是开朗豁达,对于生活中的很多令人不悦的事情也能做到相对淡然,是个什么烦心事都不往心里去的性子,这点倒是同清芷有些像。

对于这一点,静仪甘拜下风。光是一个弘时,就叫她操碎了心,恨不能写个“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给弘时贴到墙上去,叫他每日温习,时时注意。

同纯禧公主用过午膳后,几位公主各自回自己的帐篷休息,返回途中,静仪明显感知到了大家的沉默。

大家明显都并太怎么想面对抚蒙这件事情,而今见了纯禧公主,很难不想到自己的将来,清芷、嘉卉、舟舟三人的情绪明显低落下来。

倒是诺敏,额娘是蒙古人,身上有着一半科尔沁的血统,未入宫时也同几个舅舅玩得不错,相处起来起码比阿玛要好得多。可以说,诺敏是四爷所有公主当中,唯一不排斥嫁到蒙古的一个,所以情形上更是好一些。

静仪不想回帐子,一个人漫无目的地走着,不远处是四爷的御帐。

静仪停住步子,她突然好想去见见阿玛。

苏培盛守在御帐外面,看见静仪过来,上前来对着公主小心道:“奴才请公主安。万岁正约了几位大人议事,若是公主没有急事,不妨稍候……”

苏培盛的话还没说完,里面就传来瓷器碎地的声响,还有四爷怒极时扬起的声调。

苏公公是好心提醒,静仪给了苏培盛一个笑脸:“有劳公公。”

苏培盛忙道不敢。

静仪记得历史上,雍正就是在这几年里发落弘时的,心里总是有提着一块儿的感觉。可她又不能直接问苏培盛四爷究竟为何发怒,就算她是公主,不是皇子,有些事情该避讳还是要避讳。

倒是苏培盛这个人精,看出公主面露忧愁,为了讨好公主,主动解惑道:“是为着年大将军和八王爷的事情,公主不必忧心,相信万岁自有圣断。”